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楊氏宗祠

(磐安縣楊氏宗祠)

鎖定
位於仁川鎮黃餘田村,始建於明崇禎五年(1632)。坐北朝南,佔地657平方米,由門樓(已毀)、前天井、前廳、後天井及東西廂房、後堂組成,平面呈元寶形佈局。
中文名
楊氏宗祠
地理位置
仁川鎮黃餘田村
所處時代
佔地面積
657 m²
保護級別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始建時間
明崇禎五年(1632)
前廳五開間加二弄,樑架為抬梁式九架前軒後廊用四柱,邊縫穿鬥式,前後額枋與檐檁之間置一斗六升栱二攢。後堂平面比前廳高0.64米,結構與前廳基本相同,後牆呈“八”字形,在明間設一大門,前額枋與檐檁之間置斗栱。前廳、後堂樑柱交接處用雙跳或單跳丁頭栱,梁、檁交接處用十字斗栱,柱子側腳,柱頭卷殺。東西廂房面闊各兩間,抬梁式二層樓屋,與前廳、後堂的二弄相連接。牛腿、雀替等構件雕人物、花草、動物等圖案,柱礎以礩形、鼓形為主,天井用卵石鋪砌。
仁川楊氏家族是千古傳頌的廉吏、號稱“關西孔子”楊震的後裔。1119年~1122年間,大理寺評事楊翠為避李思曩之亂,隱居於仁川,成為仁川楊氏始祖,其“清正廉潔、清白傳家”的事蹟流芳百世。1928年4月28日,仁川地下黨在楊氏宗祠進行首次入黨宣誓,現已成為金華市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2011年1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