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楊武雲

鎖定
楊武雲,男,漢族,1965年1月生,九三學社社員,博士,研究員。1986年畢業於四川農業大學,1986-1989 和1996-1999年師從國際著名小麥遺傳育種學家顏濟教授和楊俊良教授攻讀碩士、博士學位,2001-2003年復旦大學博士後。農業部植物新品種測試(成都)分中心主任,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省十屆、十一屆、十二屆人大代表,農委委員。
現任九三學社中央委員,四川省委副主委,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 [6] 
中文名
楊武雲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65年1月
畢業院校
四川農業大學
政治面貌
九三學社社員

楊武雲人物履歷

1982.09--1986.09四川農業大學農學專業學習,獲農學學士學位
1986.09--1989.07四川農業大學作物遺傳育種專業研究生學習,獲農學碩士學位
1989.07--1993.07四川省農科院作物所科研人員
1993.07--1995.12四川省農科院作物所品種資源研究室副主任
1995.12--2002.06四川省農科院作物所品種資源研究室主任(1996.09-1999.07在四川農業大學作物遺傳育種專業研究生學習,獲農學博士學位;1996.11被評聘為副研究員;1999.11被評聘為研究員;2001.03-2003.03復旦大學博士後)
2002.06--2011.12四川省農科院作物所副所長(其間:2009.11被聘為二級研究員)
2011.12--2014.03四川省農科院作物所副所長(正處級)
2014.03--2017.09四川省農科院生物技術核技術研究所所長(其間:2017年6月任九三學社四川省委副主委) [1] 
2017.10--2018.03 九三學社四川省委副主委,四川省農科院副院長、生物技術核技術研究所所長
2018.03-- 九三學社四川省委副主委,四川省農科院副院長
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 [9]  ,四川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2]  ,九三學社第十五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8] 

楊武雲職務任免

2017年10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決定:任命楊武云為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試用期一年。 [3] 
2022年4月,九三學社四川省第九屆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選舉楊武云為副主任委員。 [6] 
2022年12月,選為九三學社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7] 

楊武雲成就榮譽

主要從事小麥種質資源創新與遺傳育種研究工作,先後主持國家級、省級項目20餘項;發表論文120餘篇,其中SCI收錄15篇;獲國家發明專利3項。在研究領域,針對人工合成小麥基因資源育種應用難度大的國際性難題,建立“大羣體有限回交”高效育種技術體系,首次利用人工合成小麥育成川麥42等系列品種;突破性小麥品種川麥42連續7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推廣品種,並創造了畝產710公斤的高產新紀錄;川麥42系列品種的育成與推廣應用,使四川及西南麥區小麥產量水平上了一個新台階,創造了巨大社會經濟效益,累計推廣5000餘萬畝,節本增收30多億元,為提升我國人工合成小麥育種應用水平作出了積極貢獻。
他先後獲莊巧生小麥研究貢獻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二等獎各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6項,以及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省學術技術帶頭人、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省優秀博士後等獎勵和榮譽。 [4] 

楊武雲社會兼職

2020年5月26日,擔任第二屆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農村文化與遺產管理領域專家,任期5年。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