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楊思澤

(中國科學院物理所研究員)

鎖定
楊思澤,男,漢族,1947年2月出生,台灣省台北市人,1968年本科畢業於台灣成功大學機械工程系,獲工學學士學位,1970年碩士畢業於台灣清華大學原子科學研究所,獲工學碩士學位,1978年博士畢業於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工學博士學位。1978年擔任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助教,研究助理,1984年任中國科學院物理所研究員,廈門大學兼職教授。 [1] 
楊思澤主要從事真空弧結合空心陰極弧材料表面改性研究,高能量密度等離子體槍裝置及材料處理研究,管件內壁等離子體注入材料改性研究,等離子體電解沉積製備功能性薄膜,等離子體生物醫用材料表面改性及生物相容性研究,大氣壓條件下介質阻擋放電等離子體等領域研究。
中文名
楊思澤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47年2月
畢業院校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出生地
台灣省台北市 [2] 
學位/學歷
工學博士

楊思澤教育背景

1964年9月-1968年6月,台灣成功大學機械工程系,獲工學學士學位;
1968年9月-1970年6月,台灣清華大學原子科學研究所,獲工學碩士學位
1972年9月-1978年6月,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核工程系,核聚變與等離子體物理專業,獲工學博士學位。

楊思澤工作簡歷

1970年7月-1971年6月,台灣空軍通信電子學校,少尉教官,講授高等數學;
1971年7月-1972年7月,台灣原子能委員會技術處,技術專員,技正;
1972年9月-1978年6月,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助教,研究助理;
1978年7月-1979年8月,Kentex Co., Berkeley, CA, USA,高工;
1979年12月-迄今,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員;
1982年-1984年,中國科學院合肥等離子體研究所熱電子環磁鏡實驗項目負責人;
1984年-迄今,中國科學院物理所“波與等離子體相互作用”、“電子迴旋波等離子體共振加熱研究”、“等離子體與材料相互作用研究”等課題組組長。

楊思澤研究方向

1、真空弧結合空心陰極弧材料表面改性研究
2、高能量密度等離子體槍裝置及材料處理研究
3、管件內壁等離子體注入材料改性研究
4、等離子體電解沉積製備功能性薄膜
5、等離子體生物醫用材料表面改性及生物相容性研究
6、大氣壓條件下介質阻擋放電等離子體對植物種子處理的研究

楊思澤科研成果

成功地將等離子體核聚變領域的一些原理和機制用於材料表面改性領域,研製開發出許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裝置和技術。首次利用高能量密度等離子體束(PHEDP)法制備出類金剛石、氮化鈦、立方氮化硼等薄膜,在陶瓷表面金屬化方面做過許多開創性的工作。首次將等離子體源離子注入(PSII)技術應用與材料內表面改性處理,並對其特性進行了系統地實驗研究。在國際著名學術刊物(SCI)上發表論文200餘篇,獲國家專利16項,獲得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1次,國際會議邀請報告14次。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