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楊小婷

(中國青年工藝美術家)

鎖定
楊小婷,祖籍通山陽新,1978年2月出生於湖北崇陽縣,工藝美術大師,畢業於汕頭工藝美術學校,現為中國青年工藝美術家,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高級美術師,曇華林藝術村漢繡基地藝術總監,五師雙河市少數民族刺繡基地藝術總監。
中文名
楊小婷
祖    籍
通山陽新
出生地
湖北崇陽縣
畢業院校
汕頭工藝美術學校
出生時間
1978年2月

楊小婷人物簡介

楊小婷,祖籍通山陽新,1978年2月出生於湖北崇陽縣,畢業於汕頭工藝美術學校,現為中國青年工藝美術家,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高級美術師,2011年受邀擔任曇華林漢繡基地藝術總監;2016年受邀擔任五師雙河市少數民族刺繡基地藝術總監;現任職於湖北省工藝美術研究所,專研湖北漢繡。
楊小婷肖像作品集
楊小婷肖像作品集(16張)
被稱為“楚天才女”的學院派漢繡大師楊小婷,是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刺繡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兼副秘書長,也是湖北最年輕的工藝美術大師,她鑽研多年復活了“遊針繡”手法,作品《哀悼》曾獲得第五屆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最佳創意獎。

楊小婷藝術生涯

成功首展,漢繡重回人們的視線
漢繡雖然有着兩千多年的歷史,但由於種種原因斷代了。在2001年,漢繡還很冷門,只有幾個老人在繡一些傳統的漢繡,楊小婷美術中專畢業後,對漢繡情有獨鍾,積累了四十多副作品,“楊小婷首屆繡品展”在湖北美術學院展覽館成功展出,這是千百年來漢繡的首場作品展。漢繡由此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湖北多家媒體報社做了專題報道;專訪《繡壇奇葩》專題片分別在央視四套和八套播出;漢繡重新回到人們的視線。同年受湖北美術學院邀請舉辦“楊小婷現代藝術刺繡知識講座”,大學生們表現出來對刺繡藝術高度的熱情,漢繡引起學術界的重視。 [1] 
復活遊針繡,漢繡走向藝術化
楊小婷遊針繡代表作《射日》 楊小婷遊針繡代表作《射日》
湖北有種針法叫遊針繡,如小鳥在天空飛,如魚兒在水裏遊,沒有更多的記載,也沒有作品可觀摩,為了復活這一神奇的針法,楊小婷走遍了全國但凡有刺繡的地方,拜訪各類繡種大師討教。2003年起開始嘗試,選了陳作丁大師的《山峽》為繡稿用粗針大線繡制一幅大的山水作品,在和10個學生的日夜趕製下,參加了在寧波舉行的“中國首屆手工藝精品博覽會”。榮獲了國家級銀獎 [2]  ,回來更是足不出户的嘗試用自己的感受表現各種題材的作品。經過三年的不斷嘗試出來的四十多幅作品已獨具風格,在很多漢繡專家看後都認為這就是湖北傳説中的遊針繡。
與服裝結合,“非遺”首次走上T台
秀繡 秀繡
2006年楊小婷又將漢繡運用到服飾上,服務於生活,美化生活,經過三年的籌備,設計繡制漢繡服裝,2009年發佈了《秀繡-楊小婷漢繡服飾藝術時裝秀》。
入駐曇華林,帶領漢繡走上覆興之路
2011年4月29日,“第三屆春天走進曇華林——漢繡基地暨楊小婷漢繡研究室”落户曇華林,在湖北省工藝美術研究所的指導下,在武昌區人民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在漢繡基地師生的共同努力下,三年內將曇華林打造成漢繡產業示範基地。漢繡經過三年的努力,楊小婷漢繡團隊在政府的支持下以曇華林為窗口和根據地向周邊輻射,使湖北省由當時繡友從不到五十人培養到超過一萬人,繡坊達到二十家,除武漢外,分佈到大冶、荊州、洪湖、陽新、通山、宜昌等地。
2013年主持研發的“漢繡藝術產業化發展”項目入選“黃鶴英才”資助計劃。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