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楊力州

鎖定
楊力州,中國台灣紀錄片導演、編劇,畢業於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
1997年,執導個人首部紀錄片《打火兄弟》,該片獲得第21屆金穗獎紀錄片類首獎 [1]  。1999年,執導紀錄片《我愛080 [2]  ,該片獲得瑞士真實影展最佳影片獎 [2]  、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評審團特別推薦獎 [2]  。2003年,憑藉紀錄片《新宿驛·東口以東》獲得台灣電視金鐘獎非戲劇類最佳導演獎。2006年,與張榮吉聯合執導紀錄片《奇蹟的夏天》,該片獲得第4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 [3]  。2008年,執導紀錄片《征服北極》,該片是台灣電影金馬獎的閉幕片 [2]  。2011年,執導紀錄片《青春啦啦隊 [4]  ,該片入圍第14屆台北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獎;同年,楊力州入圍第4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年度傑出台灣電影工作者獎 [5]  。2012年,執導紀錄片《拔一條河 [2]  ,該片入圍第50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 [6]  。2017年,執導紀錄片《紅盒子》。
中文名
楊力州
國    籍
中國
畢業院校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
職    業
紀錄片導演、編劇
主要成就
第4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年度傑出台灣電影工作者獎(提名)
台灣電視金鐘獎非戲劇類最佳導演獎
代表作品
打火兄弟
新宿驛·東口以東
奇蹟的夏天
征服北極
青春啦啦隊

楊力州演藝經歷

楊力州
楊力州(5張)
1997年,執導個人首部紀錄片《打火兄弟》,該片獲得第21屆金穗獎紀錄片類首獎 [1]  ;1998年,執導紀錄片《畢業紀念冊》。1999年,執導紀錄片《我愛080 [2]  ,該片獲得瑞士真實影展最佳影片獎 [2]  、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評審團特別推薦獎 [2] 
2000年,擔任紀錄片《留念》的導演。2001年,執導紀錄片《老西門》 [4]  ,該片獲得文建會紀錄像帶獎首獎 [2]  。2002年,執導紀錄片《過境》 [4]  ;同年,執導紀錄片《飄浪之女》 [2]  ,該片獲得第25屆金穗獎紀錄片類優等獎 [2] 
2003年,與朱詩倩聯合執導紀錄片《新宿驛·東口以東 [7]  ,他憑藉該片獲得台灣電視金鐘獎非戲劇類最佳導演獎。2006年,與張榮吉聯合執導紀錄片《奇蹟的夏天》,該片獲得第4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 [3]  。2007年7月5日,由其執導的紀錄片《水蜜桃阿嬤》上映。
2008年,執導紀錄片《征服北極》,該片是台灣電影金馬獎的閉幕片 [2]  。2010年,執導紀錄片《被遺忘的時光 [8]  。2011年,執導紀錄片《青春啦啦隊 [4]  ,該片是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的閉幕片 [2]  ,入圍第14屆台北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獎;同年,執導由夏祖麗林海音合作主演的紀錄片《他們在島嶼寫作:兩地 [9]  ;隨後,楊力州入圍第4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年度傑出台灣電影工作者獎 [5] 
2012年,由其執導的紀錄片《甦》上映;同年,執導紀錄片《拔一條河》,該片是台北電影節的閉幕片 [2]  ,記錄了2009年8月8日高雄風災之後的甲仙地區國小拔河隊的成長故事以及當地百姓災後的心理與生活重建過程 [10]  ,入圍第50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 [6]  。2014年,執導紀錄片《我們的那時·此刻》。2015年,在紀錄片《我們這樣拍電影》中出鏡。2017年,執導紀錄片《紅盒子》。
楊力州 楊力州

楊力州主要作品

楊力州導演作品

時間
名稱
類型
2017年
《紅盒子》
紀錄片
2014年
《我們的那時·此刻》
紀錄片
2012年
《拔一條河》
紀錄片
2012年
《甦》
紀錄片
2011年
《他們在島嶼寫作:兩地》
紀錄片
2011年
《青春啦啦隊》
紀錄片
2010年
《被遺忘的時光》
紀錄片
2008年
《征服北極》
紀錄片
2007年
《水蜜桃阿嬤》
紀錄片
2006年
《奇蹟的夏天》
紀錄片
2003年
《新宿驛·東口以東》
紀錄片
2002年
《飄浪之女》
紀錄片
2002年
《過境》
紀錄片
2001年
《老西門》
紀錄片
2000年
《留念》
紀錄片
1999年
《我愛080》
紀錄片
1998年
《畢業紀念冊》
紀錄片
1997年
《打火兄弟》
紀錄片

楊力州編劇作品

時間
名稱
類型
2011年
《他們在島嶼寫作:兩地》
紀錄片
1999年
《我愛080》
紀錄片

楊力州參演紀錄片

時間
名稱
2015年
《我們這樣拍電影》

楊力州獲獎記錄

台灣電影金馬獎
  • 2013    第50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6]     《拔一條河》    (提名)    
  • 2011    第4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年度傑出台灣電影工作者獎[5]     (提名)    
  • 2006    第4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3]     《奇蹟的夏天》    (獲獎)    
台北電影節
  • 2012    第14屆台北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獎    《青春啦啦隊》    (提名)    
其它獎項
  • 2003    台灣電視金鐘獎非戲劇類最佳導演獎[1]     《新宿駅,東口以東》    (獲獎)    
  • 2002    第25屆金穗獎紀錄片類優等獎[2]     《飄浪之女》    (獲獎)    
  • 2001    文建會紀錄像帶獎首獎[2]     《老西門》    (獲獎)    
  • 1999    瑞士國際真實紀錄片影展最佳影片獎[1]     《我愛080》    (獲獎)    
  • 1999    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評審團特別推薦獎[1]     《我愛080》    (獲獎)    
  • 1997    金穗獎紀錄片類首獎[1]     《打火兄弟》    (獲獎)    

楊力州人物評價

從根本而言,楊力州的紀錄美學是全景模式紀錄美學的延續。他根植於當下的台灣土地,將鏡頭對準不同的平民羣體:國中的足球隊員、國小的拔河隊員、甲仙的百姓、外籍留守新娘、高齡的啦啦隊員等。他關注台灣的現實問題,關注人的特性,特別是社會底層和邊緣人的生存狀態。在他的體育題材紀錄片中,超越了單純競技體育的激烈對抗和勝負結果的呈現。他要表達的,是“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觀念背後所藴含的全人類的生存發展觀,是人類面對惡劣的生存環境和現實困境如何完成自身的重建與超越。他也只是在畫面銜接上借鑑故事電影的剪輯手法,在整體結構的安排上,他從未醉心於對體育比賽關鍵賽事懸念的刻意鋪陳。在他的影片裏,傳達更多的是一種情感,一種關注。在他的敍事策略中,關注的焦點和落點都是同一個人 [10]  (《新聞研究導刊》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