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楊信

(民間奉祀的六十甲子神像之一)

鎖定
楊信大將軍,是中國民間奉祀的神靈,出自《六十甲子神仙圖譜》,是六十甲子神之一。
中文名
楊信
來源出處
《六十甲子神仙圖譜》 [2] 

楊信民間傳説

辛丑太歲相,秉筆。在漢代時降生在陝地(今陝西省一帶),名叫楊信。
元鼎年間(前116-前111年),漢武帝派楊信出使匈奴。楊信性格剛強正直,不屈不饒,忠貞不二,決不玷污自己作為漢朝使節的使命。匈奴的單于看到楊信不過是一個書生,並非貴族,因此,屢次加以刁難。單于要在帳幕中接見楊信,楊信手不離開代表自己身份的“節”,不進帳幕,於是,單于只能屈駕在自己的穹廬外面會見楊信。當時,漢武帝在東方征服了歲貉和朝鮮,在西方設置了酒泉郡(今甘肅省酒泉縣)。楊信對單于説,匈奴要同漢朝和好,就要將太子作為人質交給漢朝。單于打斷楊信的話,力圖傷害楊信的鋭氣,就稱漢朝如要和親,首先要送給匈奴大量絲綢和食品。談判自然沒有任何結果。後來,單于不得不將楊信送回。 [1] 

楊信故事出處

楊信,辛丑太歲漢,時降生於陝地,名楊信。漢武帝元鼎時楊信出使匈奴。楊信剛直屈強,忠貞不二,不辱使命。單于見楊信一介儒生,素非貴臣,屢加刁難。單于欲召入,楊信節不離手,單于乃坐穹廬外見之。是時,武帝東撥胞潰貉、朝鮮為郡,西置酒泉郡阻斷胡羌通道,並西通月氏、大夏,分裂匈奴之援國。楊信説單于欲和親則以單于太子質漢。單于欲折其詞,挫其氣,乃以繒絮食物為和親之首,終末果。後遣信歸。 [2] 
參考資料
  • 1.    李忠賢主編;高明見著. 道教海上名山[M].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18.11. 第122頁。
  • 2.    陳東湖主編. 六十甲子神仙圖譜[M]. 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2014.05. 第8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