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森林康養

(林業與健康養生融合發展的新業態)

鎖定
森林康養是利用森林資源與健康養生融合發展的新業態。 [1]  是以豐富多彩的森林景觀、沁人心脾的森林環境、健康安全的森林食品、內涵濃郁的生態文化為主要資源的依託,配備相應的養生、休閒及醫療、康體服務設施,開展以修身養心、調適機能、促進身心健康為目的的森林遊憩、度假、療養、保健、養老等活動。 [2] 
中文名
森林康養
適用領域
林業、健康、生態、遊憩、養生、養老等

森林康養簡介

森林康養是林業與健康養生融合發展的新業態,是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推進林業生態價值實現、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 [1] 
森林康養從改善氣、光、熱、聲環境四個方面影響人們。一是氣環境。森林是天然氧吧,調節空氣流動,其中的負離子起着消除疲勞、降高壓、提高細胞免疫力等。二是光環境。樹葉的陽光過濾作用,使紅外線適度,光線柔和。三是水熱環境。四是聲環境。森林具有防噪聲功能,聲波碰到林帶,其能量被吸收20-30%,降低20-25分貝。
森林康養有功能性,比如心理養生、生理養生;文化性,“心之安處是故鄉”,看的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森林的多姿多彩文化,使其康養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藴。多樣性,多種康養方式的結合,多學科的綜合介入,使康養既注重功能,也注重過程的休閒性、體驗性、針對性和娛悦性。 [2] 

森林康養發展歷史

連續3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都對發展森林康養等康養產業提出了明確要求。2019年旅遊達到60億人次,森林旅遊達到18億人次。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有近4萬億人次進行森林康養。
2019年3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民政部、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佈《關於促進森林康養產業發展的意見》(林改發[2019]20號),提出到2020年,建成國家森林康養基地300處。到2035年,建成覆蓋全國的森林康養服務體系,建設國家森林康養基地1200處。有近一半的省級政府發佈了文件或規劃,建設了幾百個森林康養基地。 [2] 

森林康養康養基地

第一批
2020年6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民政部、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公佈了國家森林康養基地(第一批)名單,貴州省六盤水娘娘山森林康養基地、桃源河景區森林康養基地、開陽縣水東鄉舍森林康養基地、翠芽27度森林康養基地和麻江縣藍夢谷藍莓森林康養基地5家單位榮獲國家森林康養基地(第一批)稱號。 [4] 

森林康養評價指數

全國首個森林康養指數
全國“森林康養指數”,2017年12月15日-16日在中國·四川第三屆森林康養(冬季)年會開幕式上首次發佈,包括邛海濕地公園、攀枝花花舞人間、峨眉半山七里坪等森林康養基地的温度、濕度、高度、人氣度、舒適度、通暢度6項康養指數。 [3] 
森林康益指數
森林康益指數”是由2021年度浙江省重點研發計劃——“亞熱帶森林康養因子挖掘、智慧監測及功效評價關鍵技術”項目首次構建。 [1] 

森林康養研究項目

2021年度浙江省重點研發計劃——“亞熱帶森林康養因子挖掘、智慧監測及功效評價關鍵技術”項目;該項目由浙江省特級專家、浙江農林大學周國模教授主持,項目研發總經費940萬元,其中財政補助資金780萬元。由浙江農林大學、中國林科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麗水市生態林業發展中心、麗水市第二人民醫院、杭州市臨安區第一人民醫院、諸暨市人民醫院浦江縣人民醫院等11家單位參與。 [1] 

森林康養意義

第一,森林康養將成為人們提高生活質量的重要選擇。森林康養在解決人們心理、生理和體質方面的突出地位和作用,決定了在追求高質量生活中是人們的一種必然選擇。
第二,森林康養將成為低碳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低碳經濟要求,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雙贏,森林康養產生,是一種在生態保護中利用,在利用中保護的產業模式,順應潮流,大勢所趨。
第三,森林康養是創新驅動的重要突破。它將傳統旅遊、療養、運動、養生等不同產業融合,實現集羣化發展、基地化經營、規模化推進,將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第四,森林康養是村鄉振興的重要載體。良好的生態是建設康養基地的必要條件,這種指向就使得人們提高保護和建設生態環境的自覺性和行動力。具有持續性、普惠性的康養產業,帶動鄉村產業興旺。鄉風文明,生活富裕,也隨着康養產業的興起而善變。 [2] 

森林康養政策文件

2019年3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等發佈《關於促進森林康養產業發展的意見》; [2] 

森林康養研究機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