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棠下

(廣州市天河區棠下街)

鎖定
番禺縣鹿步司棠下,古時水月宮前面有一株高大甘棠樹,甘棠樹前面為池塘,棠下人在水月宮廟堂前面一株高大甘棠樹下開村起源了棠下人的歷史文化由此開始簡稱棠下,棠下是當時較為興盛風水結構的寶地,因北上火爐山中軸線正對水月宮,南下珠江。水月宮為棠下中心西部與東部交界處,西為豐樂大社、達善、北社、新墟。東為東北社、東南社、菱角社。新中國成立後1953年行政土改棠下村被一分為二,原屬西部的豐樂大社和東部的東北社、東南社、菱角社共同組成棠東,西部的達善、北社、新墟共同組成棠西,後來上社村從一條獨立小村劃入棠西共同組成承襲了棠下的美名,西豐樂大社與東南、菱角、龍門聯成一片世襲了水月宮廟堂建立棠東村新名共同聯合冠名豐樂社、東南、廣棠三大棠東的棠下人社區聯社。
清乾隆初年鹿步司棠下村,棠下地區位於廣州東部比鄰車陂村,棠下範圍東起車陂路,西至華師大東圍牆,北至北環高速路,南臨與珠江緊靠。棠下東南涌、棠下湧從珠江流過棠下,村莊分東村、西村,兩河景色秀美。據(天河區志)的記載,天河所在地區為古百越地,秦始皇統一嶺南後,設南海郡,郡治在番禺,棠下屬番禺管轄,古史記:棠下人不是尋常部族,棠下人先祖祭祀之神,護佑之神便是水月宮廟堂,甘棠樹便是棠下人靈魂樹,他們賴以生存在珠江母親河周圍,棠下人以農業耕種為主,棠下人窮都是在粗衣簡食中磨出來,他們在紀念甘棠樹下的經歷形成,便在棠下人長期勤勞世代相傳的傳統已經深入他們的骨髓。
中文名
棠下
外文名
Tangxia
別    名
鹿步司棠下鄉棠溪
行政區類別
行政村
所屬地區
廣州市天河區棠下街道
地理位置
廣州東部
面    積
7.42 km²
郵政編碼
510665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毛主席視察紀念館
水月宮
車牌代碼
粵A
方    言
粵語
部    族
棠下人

棠下棠下春秋

南宋初年開村,這個名古已有之(亦稱棠溪)的得名,取自“甘棠樹下”之意,其源自一美麗的傳説《開村的故事》。而“棠溪”的得名,則是源於它有三條小河叫湧、(古時“湧”、“溪”都是小河的意思),這是以生存的珠江母親河。廣州東部面積最大,這片土地飽受古典鄉村的浸潤滋養,散發着勤勞世代相傳的理性光芒,先輩的棠下人靠勤勞的雙手,披荊斬棘,開闢出一塊塊良田。此後不懈努力,世代相傳成了雞鳴狗吠,炊煙裊裊的村莊聞名於世,也曾經是以水月宮靈氣協助國軍平定軍閥叛亂的策源地,以驚人的士氣發起衝鋒,一舉擊潰敵軍。捍衞了民國時期政權,也成就了自己在舊社會時期著名的五虎村,而這一切都源於這個地方強大的集體力量,在近六十多年來,美麗與曲折歷程中這片一再讓世人驚歎的土地上,曾經上演了怎樣的各階段歷史劇。
水月宮,中心的靈魂風物,它見證了甘棠樹下的經歷和棠下跌宕起伏的命運,在水月宮的神靈,稱她為水月觀音菩薩,東、西村以水月宮為界。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古代的隸屬番禺縣鹿步司車陂堡,1952年棠下脱離車陂堡,獨立設鄉。1953年6月廣州市設立黃埔區,由番禺縣劃歸黃埔區管轄,被劃入黃埔區,成為廣州市的一部分,1953年9月土改棠下鄉被一分為二,被拆分為棠西鄉、棠東鄉。
棠下人慶祝元宵節 棠下人慶祝元宵節
1957年棠西鄉改回原名棠下,棠東鄉建立了棠東,1958年4月30日毛澤東主席來到成為西村歷史上最令人矚目一筆。1973年8月成立東圃人民公社,西村、東村隨東圃公社劃歸郊區管轄。1984年2月廣州郊區撤銷全區15個公社,東圃公社改稱東圃鎮。1985年5月24日國務院批准廣州市設立天河區為市轄區一級政權機構,棠下由廣州郊區劃歸天河區管轄。西村脱離東圃鎮,1997年12月獲廣州市文明單位稱號棠下街成立,西村劃入棠下街,2002年9月3日東圃鎮撤銷解散,東村劃歸棠下街,被拆分半個世紀的東、西村範圍再次統一,憑藉的不再是鐵與血,而與六十多年前相同的是在和平發展的環境,興建工業區,建大量標準廠房、倉庫,搞生產隊分紅股份制造福村民,經過一代人的努力這個歷經分分離離合合,它也找到了通過振興搞經濟聯社發展來壯大自己的富強之路。完整的棠下在哪裏,也許近半個世紀執着的尋找,已經有了答案,在這一漫長的尋找中,所經歷的大悲大喜,不僅成為這裏人集體記憶,也書寫了一段不可忘記的歷史。過去記述了過去棠下東村西村人曾棄舊棠下分成東西村再由西村建立新棠下中發生過的歷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歷史上各階段狀況,舊村已不存在,願歷史留在讀者心中。

棠下甘棠樹下

一顆甘棠樹下 一顆甘棠樹下
天河區原是廣州市郊區的農村,百姓們都信神佛,天河區廟宇水月宮,除建築價值外,皆因其靈氣而著名,從而保留。為古代志書志所記載的是棠下村水月宮,天河區最有靈氣的寺廟水月宮,説水月宮最有靈氣,皆因其有兩個傳奇的故事。一是古代志書記載和舉人題聯。二是信賴水月宮的靈氣,協助國軍平定軍閥叛亂。
故事一古代志書記載和舉人題聯
水月宮 水月宮
據民國20年(1931年)版《番禺縣續志》記載:“觀音廟,乾隆初棠下鄉人建……乾隆庚子鄉人李名奇有記。又相傳每年棠下收租食物必先供奉然後才散食,耕丁欠租牽牲入廟內,牲即不育,故欠租者不畏佃主而觀音之烜赫雲。”其大意是:觀音廟(水月宮)清乾隆初年由棠下鄉人所建。李名奇是棠下鄉舉人,曾在廟內柱上題有對聯:“乾隆,廟建戊辰,越廿五載重光,奇之生,同此歲、月、日、時,周甲始登科,承先祖經營,勞堪稱慰;嘉慶訟成壬戌,歷卅六載而再犯,樹之大患在庚、申、坤、未,旁門能消煞,荷靈神點庇,澤普無疆。”其意為:水月宮在乾隆戊辰年間建成,經過25年再重修,李名奇是在建廟的那年那月那時出生的,晚年才中舉人,這座廟和各項事業靠先輩經營而得,感覺滿意安慰;而在嘉慶壬戌年間,曾經和龍眼洞人因水利而打過官司。門口的大榕樹每當庚、申、坤、未之年會有事故發生。而在增開過旁門之後,得到神靈的庇護,棠下鄉便安然無恙。李名奇將自己的身世與水月宮的靈異連在一起。縣誌記載,每年棠下鄉人將收租得來的東西先供奉觀音,然後才分發給各户。耕丁。如佃農欠租不交,佃主就將他的牲口牽入廟內,牲口就不能再生育。所以欠租者不怕佃主而怕觀音的顯靈。這段記載,顯然有迷信色彩,但是否牲口因被牽入廟,受到驚嚇或巧合等原因導致不能生育也有可能。在當時一些現象不能做出合理解釋時,人們往往用神鬼顯靈來補充。
故事二信賴水月宮的靈氣協助國軍平定軍閥叛亂
棠下人拜神 棠下人拜神
民國時期天河的區深得民心的平叛戰鬥光輝事蹟,強權可以逞能於一時,但時機一到鄉民百姓則羣起而攻之,旋即土崩瓦解。史論“得民心者得天下”,在此再次得到印證。民國13年(1924年)9月,孫中山在韶關誓師北伐。11月,孫中山離穗北上,次年3月病逝於北京。廣州局勢十分複雜。民國14年(1925年)6月,駐粵滇軍將領楊希閔,桂軍將領劉震寰發動叛亂,控制廣州珠江北岸。大元帥府遷往河南(今海珠區)士敏土廠辦公,下令罷免滇軍將領楊希閔,桂軍將領劉震寰的職務,並命令在韶關的粵軍回師平叛。滇桂軍駐紮在東圃的區、瘦狗嶺和廣九沿線一帶。他們軍帽上有着一條紅色的辮帶,因此當的老百姓多叫他們為“紅頭軍”。該軍紀律鬆弛,叛亂後設防至員村、石牌、沙河附近時違紀更嚴重,經常強買強賣,找大牀當鋪板。他們性好食辛辣味,路過菜的,剛出土的姜苗也被拔光,造成軍民關係非常緊張。當的流傳着“紅頭軍,瞓(睡)大牀,揾(找)姑娘,食子姜”的順口溜。6月12~13日,粵軍東征軍回師,沿廣九鐵路(今廣深鐵路)向廣州進發,並派人到各村聯絡,要求組成農民自衞軍協助平叛為討平滇桂軍叛亂,廣州國民革命政府命令東征軍回師廣州,並派人到棠下村聯絡,要求村民協助平叛。因信賴水月宮觀音菩薩有靈,村中父老在水月宮商討,經研究決定在廟裏組織臨時救護站,同時派出村民隨部隊支援。村民按福善社、豐樂社與上社、東北社、東南社共4段,每段派25人,共100人左右,任務是做嚮導、運送彈藥、後勤煮粥送飯、組織擔架運送傷病員等。初期國軍還計劃給支援人員發放槍支,後來因從黃埔軍校發運的槍支彈藥未及時運到,村僅有幾支毛瑟單響步槍又留作治安聯防之用,最後決定這些人員準備一些鐵罐,到時在罐中放鞭炮,佯裝機槍聲,以補火力不足。軍民出發前夕到觀音廟內燒香以求神靈庇佑。在陣的戰鬥中,雙方對峙,關鍵時候,有點痴呆的村民潘有順突然站起來,大呼:“冇有怕(不要怕)!,衝啊!” 結果潘有順被敵人子彈打中,負傷,但他仍然大呼大叫,發狂似的向敵軍陣的衝去。敵軍頓時一片慌亂,軍民於是士氣大振,一齊高呼“冇有怕!”發起衝鋒,一舉擊潰敵軍。戰後評功時認為潘有順雖違反紀律,但勇敢不怕死,振奮了士氣,應當受到表揚。後來人們都叫他殺司令。但人們相信,這是觀音菩薩顯靈。討平叛軍後,廣州國民革命政府派人到棠下鄉感謝鄉民的支持。國民革命軍何彤旅長等幾十人從城裏乘搭廣九車到車陂站,下車後浩浩蕩蕩,邁着整齊步伐,打着戰鼓,奏樂進村,棠下村鄉紳父老和村民也列隊在水月宮前夾道歡迎,並在廟內設宴招待。為表彰平叛相助,密切軍民關係,何彤旅長還送來燒豬一隻,供奉神靈後分派各人。軍民再三燒香叩拜,酬謝神恩。水月宮又稱觀音廟。據佛家經典所載,觀音有33形態之説,其中民間流傳較為廣泛的是觀音看水月的形態,因此觀音又稱水月觀音。觀音以救苦救難著稱,是民間尤其是婦女最崇拜的菩薩。
水月宮位於棠下街棠東新廟前街13號。此廟屬番禺鹿步司棠下棠西、棠東各自然村共有,俗稱眾村廟。始建於南宋,修建於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重修於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1993年初,重修時填高地台。2004~2005年再次重建,大部分使用新材料。該建築坐北朝南,兩進三間一天井,通闊25米,通深30米,佔地面積750平方米。前臨街口,為兩段街(棠東與棠西)交界處,左右均為6層樓房。該宮在清《番禺縣誌》和民國《番禺縣續志》中均有記載,在天河區舊社會被人們稱為‘十八鄉總舵’,是當時較為興盛的觀音廟之一。
兩進大廳的屋頂都是硬山頂,正脊為龍船脊,脊身有一些彩色灰塑,人字形封火山牆,瓦面鋪作碌灰筒瓦。青磚砌牆,勒腳和門框部分用花崗岩。屋前有檐廊,較窄,沒有檐柱。屋檐有文字瓦當,檐下有彩色雕花檐檔。大門門額有石刻牌匾,上刻陰文“水月宮”,筆畫流暢有力。傳説是清末有“嶺南第一才子”之稱的宋湘(1757~1826年)所題。大門兩旁有石刻對聯,上聯:“蓮性聞香皆寶筏”,下聯:“楊枝垂蔭即甘棠”。門聯為本鄉舉人李名奇所題,描述觀音端坐蓮花之上,手持楊柳枝的狀態。門聯上方有浮雕的蝙蝠像。門額上方有壁畫,光鮮豔麗。頭門面寬3間,進深3間。天井兩邊有走廊,捲棚頂,有兩根四方石檐柱。後堂大廳前面有一廊,捲棚頂。靠天井處有兩根八稜檐柱。廳內有四條圓木金柱,上有對聯。神壇上供奉着觀音菩薩。

棠下豐樂棠下潘氏

鍾、潘兩姓世代友好
棠下的第一大姓是潘姓,棠下豐樂大社與上社和福善的南邊大街、迎福裏一帶是他們的聚居地。相傳他們的遠祖是中原古潘國人,其地望可能在今河南固始縣。西晉時,滎陽中牟潘氏已成名門望族,故棠下潘氏以滎陽為堂號。棠下豐樂大社建有蘭溪潘公祠,與上社潘氏同宗同源。棠下潘氏與棠下鍾氏都是中原人,本有姻親關係。潘氏遠祖潘美與鍾氏南遷始祖鍾軾是翁婿關係。宋太祖時候,潘美率兵抗遼,與大將楊業不和,導致兵敗將亡,被朝廷追究,株連九族。其族人、親眷南逃百越。鍾軾隱居番禺慕德里司馬騰堡村(今從化市屈洞村)。潘氏族人亦在廣州和珠江三角洲一帶隱居,鍾、潘兩姓世代友好,和睦相處。故民間有“凡有鍾氏聚居地,必有潘氏毗鄰”之説。這是古代傳説,本村老人在整理族譜和尋根過程中,發現這個傳説是受小説《楊家將》影響所致,潘美是宋朝開國大功臣,而且棠下潘氏是潘美后人。

棠下蘭溪潘公祠

蘭溪潘公祠 蘭溪潘公祠
位於棠下街棠東村豐樂社大塘邊街10號(棠下豐樂大社),始建於南宋,清末修建,民國13年(1924)曾做濟美小學。建國後做過生產隊隊部,1999年重修時主要是首進改蓋綠色琉璃瓦,室內改鋪粉紅地板磚,新繪壁畫。坐北朝南。三間三進,總面闊13.6米,總進深42.4米,建築佔地面積576.6平方米,三進均為龍船脊,人字封火山牆,首進為綠色琉璃瓦。第二、第三進為碌灰筒瓦。青磚牆,紅砂石勒腳。頭門面闊三間,進深兩間。前廊立有兩根方身石檐柱,檐柱與山牆之間為木蝦公梁,樑架上有雕花。封檐板雕有“回”字形紋飾,山牆墀頭上有灰塑花紋。石門額陰刻“蘭溪潘公祠”。石門聯陰刻“鳳毛欣濟美,麟趾慶蘭溪”。門聯上有蝙蝠獸面浮雕,門額上方牆上端有壁畫。大門口兩邊有石門枕。內有兩根砂岩石八稜後檐柱。中堂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十一架。有兩根砂岩石檐柱,4根坤甸木圓金柱。設有屏門,上懸木匾,書“濟美堂”。後堂面闊三間,進深三間。有兩根砂岩石八稜檐柱。眀間有一古神盒,上面有古樸的人物花卉。後牆有兩根八稜檐柱。天井放有一塊花崗石匾,上刻“啓明”二字,上款“民國甲子”。下款“季秋吉旦”。為不忘祖蔭,其玄孫爾政、爾昌、爾旺分支棠下豐樂社後,在豐樂大塘邊建了蘭溪祠堂,取名濟美堂,供奉盤蘭溪夫婦神位。潘蘭溪,棠下村潘氏二世祖。
皆因皇帝牌匾逃過清兵燒燬而保留
棠下最早的潘氏太公祠堂皆因有皇帝賜的牌匾而逃過清兵燒燬而著名的棠下豐樂大社蘭溪潘公祠按資料記載,潘達微生在鹿步司棠下鄉棠西榮街,為安葬黃花崗烈士,潘曾經將祖屋典當,祖屋數易其主,近年在村委會和文博愛好者的努力下得以保全,並在2001年定為廣州市內控文物。在祖屋不遠,有潘達微的太公知祠堂——蘭溪潘公祠,也是普通的嶺南祠堂的格局,並不格外豪華。1913年,與潘有交往的同盟會會員、警察廳長陳景華被清兵緝捕,潘也受到牽連,清兵追到棠下豐樂大社,曾準備燒燬蘭溪潘公祠,後來還是見到祠堂內皇帝賜的牌匾,士兵不敢燒,只好把祠堂封了(牌匾文革時期被燒燬)。潘的父親是清朝的武官,祖上有皇帝賜匾,至少也應該是知名的鄉紳——歷史就是這樣的耐人尋味,反清的革命者出身於官宦人家,宗祠又要靠自己所反對的皇帝的面子來保全,可見推動歷史進程的艱難。潘達微的—生,着力建設一個人人平等的平民社會,棠下人,帶着濃郁的平民氣息,如果真如文物部門和學者所願,在棠下東村建成紀念潘達微的紀念館,也應該符合潘的精神。

棠下梅溪潘公祠

又稱慕隱潘公祠,位於棠下豐樂上街,是豐樂社梅溪房的祖祠,梅溪的來孫慕隱分支豐樂,居上街。在豐樂上街建有梅溪祠堂。因只有二進,規模較小。坐西向東,長22米,寬13米,面積286平方米。供奉梅溪夫婦和慕隱夫婦神位。建國後曾作過生產隊隊址。德珍潘公祠、爾政潘公祠、爾旺潘公祠、爾昌潘公祠,棠下村潘氏蘭溪房在豐樂的祖祠。

棠下棠下傑出人物

潘達微是我國近代史上著名的革命家。他的功績已鐫刻在黃花崗上,彪炳千秋,潘達微出生於天河區棠下,他15歲就出外幹革命,常受通緝追捕。由於怕連累鄉親,非必要他甚少回家鄉,而且由於知道幹革命的危險,一旦暴露身份,便會株連九族,所以遂謊稱自己是南海人。但儘管如此,他的故鄉仍受到連累。當清兵追到棠下鄉棠西榮街豐樂大社找不到潘達微,就準備燒潘達微的太公祠堂——蘭溪潘公祠,可是當時祠堂上掛着一個皇帝賜的牌匾,士兵不敢燒,只好把祠堂封了。(牌匾文革時期被燒燬),卻燒了潘達微家族潘溢祖的花廳和爾昌祖的書房、花園。從此之後,潘達微再沒回過故鄉,他的子女也便和故鄉的親人失去了聯繫。2001年是潘達微誕辰120週年。為了紀念這一歷史名人,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廣東美術館、廣東中山圖書館主辦了紀念潘達微誕辰120週年暨廣東早期漫畫史料展,並於8月14日舉行開幕式。知道這個消息後,天河區棠下東村的鄉親父老奔走相告。開幕那天,天河區政協覃盛初、符勤兵、蔡國強3位副主席來了,棠下東村委會的鄉親父老開着車來了,潘派崧及十嬸來了,潘晶及他去了美國定居的兒子也來了……在這個特殊的時刻,特殊的場合,潘家後人和鄉親歡聚一堂,參加了這個隆重的開幕式,以特殊的方式紀念潘達微誕辰120週年。2001年10月6日,潘達微健在的女兒潘劍波和潘達微的四兒媳劉玉瓊及其一雙兒女潘經綸、潘靈君專程從香港、澳大利亞趕回廣州,參加10月9日廣東省紀念辛亥革命90週年暨省政協文史委、省美術館編的《魂系黃花——紀念潘達微誕辰120週年》一書首發式活動前,表示要回父親生活過的鄉下看看。10月7日,村委會一早就派車到東方賓館迎接潘氏一行,首先把他們送到黃花崗公園,拜祭七十二烈士和父親的陵墓後,便驅車前往故鄉棠下。潘劍波拄着枴杖,在鄉親的攙扶下,來到了棠下啓明大街6巷8號——潘達微的祖居。他們面對着這殘舊的父輩的祖居,潘氏一行感慨萬千,先後在這祖屋前拍攝留念。隨後,他們在鄉親的帶領下,參觀了正在重修的蘭溪潘公祠,遊覽了故鄉的街道。所到之處,鄉親們前簇後擁,歡聲笑語,迎接歷史名人的後代,海外的親人。中午,村委會盛情的招待潘劍波一行。潘家的族人都來了,大家頻頻向潘劍波一行敬茶,傾訴着各自的思念,暢談着潘達微的生活細節,緬懷着潘先生的革命事蹟。在頻頻的舉杯中,在絮絮私語中,在淚花與歡聲笑語中,潘達微的後人圓了幾十年的故鄉夢,而故鄉的親人也盡情的表達了他們對潘達微無窮無盡的思念。棠下人民將永遠懷念這位在本村出生的歷史名人潘達微

棠下達善棠下鍾氏

棠下維新鍾公祠

鍾姓也是棠下的第一大姓,始祖鍾維新,其祖先為宋朝將軍,鍾維新的祖父鍾永,有一子鍾洪基,鍾洪基有二子:鍾維章、鍾維新。南宋鹹淳二年(1266年),鍾維新遷居棠下。鍾維新有三子:鍾友儒(早逝)、鍾雲澗。鍾雲澗留居棠下。棠下鍾姓今傳31代。鍾維新,棠下村鍾氏始祖,北宋防禦使鍾軾的第五世孫。興教鍾公祠鍾興教,棠下村鍾氏第二世祖。(棠下村菱角社鍾氏始祖)一政鍾公祠鍾一政,棠下村鍾氏第三世祖。南溪鍾公祠鍾南溪,棠下村鍾氏第八世祖。

棠下湛川鍾公祠

該祠位於棠下街棠下村達善大街27號。建於明代,清末重修,其後20世紀80年代,1993年和2003年5月再次重修。祠坐西朝東。兩進三間一天井,通寬9.86米,通深16.20米,佔地面積159.73平方米。前面臨街,街對面是4層房,左邊臨巷,右邊為6層民房。花崗石門框和門枋,門枋上懸掛黑漆木匾金字"毛主席視察棠下紀念館"。無上下款。檐板雕纏枝花紋圖案。硬山頂,正脊為龍船脊,瓦面鋪作碌筒瓦,滴水剪邊,青磚砌牆,花崗石勒腳。第一進面闊一間9.86米,進深兩間4.4米。大廳中有花崗石柱兩條,高4.40米。第一進後的天井長4.97米,寬3.10米。天井兩邊有捲棚廊。天井中心起棚。並與前後進封閉連接。第二進面寬一間9.86米,進深兩間6.8米。共有三十七架,大廳中有花崗石柱兩條,高4.40,米。第二進大廳上有會議桌和兩長椅。1954-1956年初,該祠是棠下第一農業社社址,1956年又做棠下高級農業合作社社址。

棠下龍葵鍾公祠

該祠位於棠下街棠下村達善大街49號。始建於明代,重修於清咸豐十年(1860),1994年和2003年。坐西朝東。三進三間,通面闊21米,通進深48.70米。建築面積1022.7平方米。三進大廳都是硬山頂,龍船脊,脊身有灰塑獅子,花卉等,兩端是鑊耳封火山牆。青磚石腳牆。門前有檐廊,瓦當有文字,沒有滴水,檐下有壁畫,檐廊左右各有一個石包台,上面各立有兩根花崗石4方檐柱,其中中間兩根檐柱柱頭上有柱襯。兩根檐柱之間有木質蝦公梁,橫樑上滿是繁複的雕花,上面的斗栱上也都有雕飾,挑尖樑上的橫樑,駝峯,斗栱以及昂嘴上同樣滿身雕花,封檐板雕花精美。牆壁上有壁畫,中間的一幅是"春滿乾坤",左邊包台上方牆壁上的是"三口吉慶"。壁畫都是很精美。大門門板漆成黑色,有銅門鈸。石門額陽刻繁體字"龍葵鍾公祠",無上下款,石門聯陰刻"青山環廊北 綠水繞祠前"。落款"鍾和春"(該村清代舉人)廳中供奉"明十三世祖考龍葵鐘太老府君神位" 據族譜記載,鍾延圭(1491-1573)字應文,號龍葵,棠下鍾氏第十一世祖,鍾湛川之叔。2002年7月,毛澤東視察棠下農業生產合作社舊址

棠下世美鍾公祠

該祠位於棠下街棠東村正南大街24號。始建於明末清初約300餘年,重修於2008年。坐北朝南,三進兩天井四迴廊,寬18米,深23米,佔地面積414平方米。三進大廳的屋頂都是硬山頂,瓦面鋪作碌灰筒瓦。正廳懸掛的木質牌匾,其上所書三個大字“榮昌堂”。祠堂的牆壁均用湖藍色瓷磚鑲就,室內地面則為磚紅色地磚,兩天井處的地面則為岩石鋪就,可起到防滑作用。牆壁上有彩色壁畫磚,所繪內容有花卉、琴棋書畫、古代英雄等。
祠堂的外立面貼有湖藍色的瓷磚,從地面往上一尺有餘則是以岩石砌成。瓦當精美有花紋,屋檐上有彩色雕花,正中有一對金色龍鳳。牆壁與屋頂相交之處繪有彩色壁畫。頭門面寬2間,進深1間,平面形狀如凹字形,中間內凹的部分是大門,門口兩邊有門墩。門額掛有一塊木牌匾,上書:世美鍾公祠,下款:壬午年,無上款。室內改建較大,大部分柱子換成磚柱,梁託雕花精美。鍾世美,棠下村鍾氏祖先(棠下村菱角社鍾氏始祖)

棠下東北社棠下李氏

文翹李公祠
李祖宗
李祖宗(4張)
位於棠下街棠東村龍門路(棠下東北社),左鄰李氏祠堂。始建於明永樂年間,清康熙年間和民國期間都有重修。坐東南朝西北。三間三進,總面闊13米,總進深32米,建築佔地面積416平方米。硬山頂,鑊耳封火山牆,龍船脊上有灰塑。由於長期被雨水沖蝕,圖案已模糊不清,碌灰筒瓦。青磚牆,紅砂岩石腳,前面有小廣場。頭門面闊三間,進深兩間,十一架。前廊左右有石包台,上有八稜檐柱,柱身上部有柱頭裝飾,檐柱與山牆之間有木樑。封檐板,前廊斗栱及步梁均有雕花。牆上端有山水壁和詩詞。墀頭上有灰塑,部分被破壞。施紅砂岩石門夾。石門額陰刻 "文翹李公祠"。後堂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十三架。有4根圓木金柱。有兩根方身石檐柱,3層漏斗形柱礎。前廊樑上有十字交叉栱。駝峯,斗栱上有繁複的雕花。李文翹棠下村李氏第十世祖(今棠東村李氏第十世祖)。棠下村東北社李姓,明永樂年間,李佛觀從程界東村分遷棠下,在東北社擇地建祠,成為棠下李氏基祖,現已傳至29傳。棠下村豐樂社李氏,明朝時期,李廣居從程界西村遷棠下豐樂。現已傳至25傳。( 文翹李公祠 )公佈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棠下棠下東邊蘇氏

達孝蘇公祠
達孝蘇公祠 達孝蘇公祠
《棠下東邊蘇族譜》講述廣州棠下達孝蘇公祠蘇氏後裔的源流:原來廣州天河棠下東村(以前稱棠下東邊蘇)蘇達孝公是蘇軾的第十一世孫(軾—邁—簞—嶠—師德—萬方—日新—震誠—汝之—茂霖—達孝),距今已有600多年了。位於棠下街棠東村毓桂大街南頭(棠下東南社)始建於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1945年改做小學,1988年小學搬出時曾做過裝修,最近一次重修於1996年,門面外部保留原有柱,牆,地面,室內新鋪大理石。該祠坐西朝東(方向82度),同寬18.4米,同深38.2米,佔地面積702.9平方米。門前有空地,左右為民居。龍船脊,硬山頂,碌灰筒瓦,人字形封火山牆。屋檐有文字瓦當,青磚牆,紅砂岩。大門條石築砌,門額木刻:"達孝蘇公祠",落款:"戊辰年重修"。頭門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四廊。天井花崗岩鋪砌地面,兩側有廊,廊內有花崗岩檐柱。二進祠堂建於0.32米高的平台上,4級台階而上,紅砂岩地面。4根花崗石柱,明間寬闊。神台上供奉蘇達孝夫婦神位,旁邊還有蘇子寬神位。左側有襯祠,襯祠後邊兩進是廚房和雜物間,村民婚嫁,生日喜慶都喜歡到祠堂來擺酒。始祖蘇禮(號達孝),元代流落車陂,以補鞋為業。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定居棠下,後建有達孝蘇公祠,有千餘人。蘇達孝,棠下村東邊蘇氏始祖,蘇軾的第十一世孫。

棠下棠下東邊梁氏

振興梁公祠
位於棠下街棠東村正南大街6號(棠下東南社),始建於明代,建國後作過孵化場。1993年重建,現此祠門面已修葺一新,牆壁已貼瓷磚,木樑已換石樑,外部地面已用水泥鋪過,門框為大理石,室內四壁均貼瓷磚。整座祠堂全部採用現代建築材料,連樑架都是水泥結構。祠堂坐北朝南(方向198度),三進四廊兩天井,寬20米,深25米,建築面積500平方米,前有空地,臨街。三進大廳的屋頂都是硬山頂,龍船脊,人字形封火山牆,琉璃瓦滴水剪邊,蝦公梁。牆面全部貼了瓷磚,勒腳用水泥加石米,門框用花崗岩。花崗岩門額,上刻陽文:"梁氏宗祠",落款:"癸酉年重修"。門聯被紅門聯遮蓋。元朝時期,鐵匠梁振興到棠下謀生定居。在村邊居住,俗稱“田邊梁”,20代。梁振興,棠下村東邊梁氏始祖(今棠東)。因棠下村梁氏的基祖梁鬥端是梁振興的孫。故棠下村棠西榮街(今棠西)。梁氏後人有喜慶也會前棠東梁氏祠堂來拜祭。

棠下龍船歷史

藏龍地帶 藏龍地帶
以前當下村一共有九條龍船,福善社、豐樂大社與上社、東北社、東南社、新墟社、每年從農曆四月初八日開始,就將龍船從淤泥中挖出來,洗淨、裝修,然後採青、訓練,從五月初一至初五當下西部和當下東部的龍船都會一起出去探親,連續5日外出會友,有時還有政府或地方組織很競賽活動。之後又埋回如泥土度保存。民國19年當下豐樂大社有一隻船系新湧口翻沉,91人落水38人溺死。就是因為這樣,當下豐樂大社的人就將龍船埋了,發誓不再參加這項活動,後來還把當下新湧填埋了,當下新湧現還保留一小段遺蹟與當下湧橫至駿景花園內垃圾站處,之後當下東南社也沒再扒龍船,所以從此當下西中部與東部就沒再扒龍船,後來上社也由於歷史原因再沒扒龍船,歷史番禺縣鹿步司當下只剩當下福善、當下北社、當下新墟繼續發揚着這項傳統龍舟活動。

棠下棠下湧

棠下湧 棠下湧
是一條由珠江連接到棠下村的水鄉湧,棠下村福善社、豐樂大社與上社、東北社、新墟、龍船外出探親會友出珠江路線。從BRT棠下村站出來,就是棠下湧。平時的棠下湧行人並不多,顯得十分安靜。但每年的端午節,這裏卻熱鬧歡騰。棠下龍舟景也有着上百年的歷史。如今,棠下村已有16條龍舟,平時都藏在棠下河涌裏,每年龍船賽期間,活躍的有8條船。
棠下新湧(棠下大社豐樂)
原棠下村中心還有一條棠下新湧已填埋,棠下新湧現還保留一小段遺蹟與棠下湧橫至駿景花園內垃圾站處。

棠下棠下東南涌

又稱棠溪東南涌,是一條由珠江連接到棠下東南社的水鄉湧,棠下東南社(棠溪)龍船外出探親會友出珠江路線。從車陂南地鐵站出來,車陂路向南直走右邊就是棠下東南涌,平時行人並不多,顯得十分安靜,棠下東南涌同樣有着上百年的歷史,現還殘留存一小段遺蹟。

棠下棠下陂頭攔河壩

陂頭攔河壩 陂頭攔河壩
這是一個大型水利工程,至今仍在。270多年前的清朝乾隆時期,落後的鄉民是怎樣將它建起的?太不可思議了,於是將功勞歸於法力無邊的神仙,這樣就產生郝公和尚半夜施法築陂的神話。水利,是農田的命脈。天河地區的農村,歷史上曾多次因為灌溉爭水而發生大規模的械鬥。為了保證灌溉,鄉村都組織興修水利設施,包括築堤、修水庫、河道裁彎取直。其中最大的,並延續至今的水利工程是棠東村陂頭攔河壩。該水壩位於車陂湧上游的棠下街棠東村。建於清乾隆四年(1739年),1965年重修。壩寬50米,高8米,底座寬30米。壩下設有分水口,將水分別引向棠下東、西村、車陂3鄉。清代的陂頭攔河壩,經重修後依然發揮着抬高水位和分流的作用(2005年攝)當初這樣一個巨大的工程是誰主持興建的?為何選址在這裏?築壩石塊來自何方?這都沒有任何文字記錄,但民間卻有種種傳説。據傳,清乾隆時代,有一郝氏僧人從北方雲遊南下,路過車陂村官路邊,看到有郝氏宗祠,喜出望外。他説,踏遍江南數省,找不着本氏族人,這裏有偌大的郝姓祠堂,人丁肯定不少。於是他特地拜會郝氏長老,交談甚歡。郝氏長老詢問和尚籍貫及俗家名字。和尚説:“出家多年,如閒雲野鶴,早已忘記籍貫和名字,人皆稱我為郝公和尚。”

棠下棠下炮仗哥

棠下炮仗哥 棠下炮仗哥
擋下龍舟也是霸氣威武著名又出名,五月初五正端午,獵德湧裏蛟龍游。來自廣州各村百條龍舟到天河區獵德村“應景”中擋下龍舟最耀眼的擋下炮仗哥,帥得掉渣,手拿鞭炮,嘴吹口哨,一路火花帶硝煙,從容淡定,威鎮珠江…炮仗哥徒手拿着長串的鞭炮揮舞着燃放,濃煙、火光伴隨着轟鳴,絕壁是亮點,勇莽的徒手耍炮仗直至燃盡,一邊還比着剪刀手萌翻了,無數阿姨阿婆阿靚姐阿靚女為放炮仗英姿而瘋狂的擋下炮仗哥大叫-好野。自從擋下炮仗哥登上了廣州各媒體頭條新聞那一刻,他就像廣州龍舟一面旗幟着各村龍舟走向最輝煌的一幕。

棠下潘達微故居

潘達微祖居,又名新廳。位於天河區棠下街棠東啓明大街19號,建於清代,兩進三間,水磨青磚石腳,硬山頂,碌灰筒瓦。面寬約11米,深約18米。兩進之間的天井已經蓋上瓦。首進門官龕上的灰雕圖案十分精緻。二進廳堂殘留的屏門上還有精緻的木雕花卉。左間寬約4米,是卧室;右間寬約2米,前是廚房,後是柴房;天井與祖堂之間有門進入卧室和廚房。同盟會員,曾冒險收葬辛亥三·二九起義死難烈士遺體於黃花崗。少年時,潘達微曾在該屋居住過,後為支持孫中山革命,將該屋典賣。潘達微(1880~1929),又名心微,乳名阿忠,字鐵蒼,號景吾、冷殘、覺廬冷道人等,祖籍番禺縣鹿步司棠下大社豐樂(今廣州市天河區棠東豐樂大社)人,其本人出生於今廣州市荔灣區。父為清末武官和廣州廣仁善堂的創始人之一。潘達微晚年潛心藝術,在美術、攝影等方面很有成就,其攝影作品曾獲國際攝影沙龍獎。2002年9月1號,公佈為廣州市登記保護文物單位。

棠下棠下東土地狀況

棠東 棠東
天河區原是廣州市郊區,作為廣州東部的農業鄉村,棠下人甚至是捲起褲腳下田,揮起鋤頭種菜的地道農民。他們都沒有編寫的經驗,甚至還“拿起筆桿比鋤重”,但在歷史“號角”的驅動下,毅然拿起了筆去幹“常人不敢幹的事業”,值得佩服他們的勇氣,也讚美他們的精神。過去記述了過去村中發生過的歷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歷史上各階段的狀況。此中有歡笑,也有眼淚;有經驗,也有教訓。成功的令人自豪,奮發向上;失敗的可以作為借鑑,令後來者可以繞過暗礁,避開過去的尷尬。我們相信,善於承先啓後繼往開來的棠下人,一定能善用歷史,開拓進取,創造更美好的宏業。進入新世紀之後,作為改革開放前沿的廣州市,除了在經濟上繼續充當領頭羊角色外,在城市改造和建設中也走在前列。當前改造。“城中村”的呼聲越喊越響,隨着近郊農村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中村”即將成為歷史。等到改造的鼓聲一響,那時棠下的一切就要成為歷史,史資料記載是件功在千秋的美事,如此難得的瑰寶,願歷史留在讀者心中。村界的劃分,初時並無明確標誌,只是按土改時“耕者有其田”的原則,以田塊的主人的歸屬為依據。因此最初的邊界並不是直線,而是犬牙交錯,還有一些“飛地”(遠離本村,深入鄰村範圍的土地)。為了便於管理和灌溉,合作化和公社化時期,相鄰的村、隊曾作過一些小量的調整,“飛地”沒有了,但“犬牙”還在。因此,的棠東邊界圖還是彎曲的,象個曲背的人形,也有人説象海馬。

棠下棠東村徵地情況

棠西與棠東分村版圖 棠西與棠東分村版圖
棠東位於廣州市東部的城鄉結合部,南臨珠江,北靠車陂湧上游大坑,廣深鐵路、黃埔大道、中山大道、廣園快速公路、北環高速公路橫貫其中,形成優越的交通環境。廣州市區向東擴展,要建設未來國際大都市的第三組團,棠下正處在地段的中心。五六十年代起,剛開始向工業化邁進的廣州便在棠東征地建廠,廣州化工廠、珠江造紙廠、廣州化學纖維廠、廣州合成橡膠廠都相繼定址棠東。尤其是1956年廣州氮肥廠籌建,連續幾次大量徵用棠東田地。到了八九十年代,隨着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快,更多的企事業單位、更多的住宅樓盤開發商都相中了棠東這塊黃金寶地。目前,駿景花園、棠德解困小區、省檢察院宿舍、市檢察院宿舍、春江花園等幾十個項目均已建成,還有一批徵地項目正在洽談當中,棠東可利用的土地將會越來越少。除了國家徵用大量土地外,為了保住“財路”,棠東村還利用工業預留地在村子周圍興建了工業區,建了大量的標準廠房、倉庫,有些經濟社還集資興建了社員公寓,再加上私人建房,村子規模不斷膨脹。從中山大道到珠江岸邊,土地的使用權已全部易主,中山大道到廣深鐵路之間已沒有一塊現成的農地,只有廣園東路以北到北部台地之間仍有少量耕地可供耕作,而這些土地很多即將被徵用。
參考資料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