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棟樑

(漢語詞語)

鎖定
棟樑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dòng liáng,意思是屋頂最高處的水平木樑,支承着椽子的上端;身負重擔的人、能擔負責任的人材;比喻擔負國家重任的人。 [1]  出自《世説新語·賞譽》。
中文名
棟樑
拼    音
dòng liáng
出    處
世説新語·賞譽
近義詞
人才、中流砥柱
注    音
ㄉㄨㄙˋ ㄌㄧㄤˊ
反義詞
朽木庸人

目錄

棟樑解釋

1、屋頂最高處的水平木樑,支承着椽子的上端。
2、身負重擔的人;能擔負責任的人材。
3、比喻擔負國家重任的人。 [1] 

棟樑出處

《莊子.人間世》:夫仰而視其細枝,則拳曲而不可以為棟樑。
晉·葛洪《抱朴子·備闕》:“擿齒則松檟不及一寸之筳,挑耳則棟樑不如鷦鷯之羽。”
《舊唐書·趙憬傳》:“大廈永固,是棟樑榱桷之全也;聖朝致理,亦庶官羣吏之能也。”
清·梅曾亮《士説》:“求棟樑者必於木,而木不皆棟樑也,其不材者,且不得與萑蒲竹箭比。”
《後漢書.卷五六.陳球傳》:公為國棟樑,傾危不持,焉用彼相邪?
南朝·宋·劉義慶《世説新語·賞譽》:“庾子嵩目和嶠,森森如千丈松,雖磊砢有節目,施之大廈,有棟樑之用。”
《南史·王儉傳》:“栝柏豫章雖小,已有棟樑氣矣,終當任人家國事。”
唐·杜甫《承沈八丈東美除膳部員外郎》詩:“天路牽騏驥,雲台引棟樑。”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七回:子龍身故,國家損一棟樑,吾去一臂也。
清·汪衡《勵志詩》:“人力不滋培,棟樑安得具。”
端木蕻良曹雪芹》第十六章:將來你們姑表兄弟,必是國家棟梁,股肱膀臂,同時出在兩府,前程真是無可限量呀!
廖仲愷《消費合作社概論》:“故工人與一般消費者,實為經濟之棟樑,缺一則不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