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棘螈

(古代兩棲動物)

鎖定
棘螈(學名Acanthostega),又名棘魚石螈,是一種已滅絕的四足總綱動物,是最初有明顯四肢的脊椎動物。它出現於約3億6000萬年前的上泥盆紀,是肉鰭魚類與第一種能在陸地上行走的四足動物的中間體。
中文名
棘螈
拉丁學名
Acanthostega
別    名
棘魚石螈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四足總綱
棘螈科
棘螈屬
中文學名
棘螈

目錄

棘螈基本簡介

棘螈外表 棘螈外表
棘螈每隻腳上有八趾,趾間有蹼,沒有腕,並不適合行走陸地。棘螈的肩膀及前肢很像魚類的。前腳在肘位不能向前彎曲,不能形成承力的姿態,故似乎較適合在水中划動或握著水中植物。它有肺部,但肋骨太短,不能支撐胸腔離開水面。它亦有鰓,是在內側及像魚類般覆蓋着,而不像兩棲類般外露的。
棘螈是泥盆紀晚期大量形成的物種之一。它始於純水中的肉鰭魚類,並由有較強呼吸能力、頸部肌肉支援頭部運動及以鰭來支撐身體的物種繼承。這些特徵都在早期的提塔利克魚魚石螈中可以見到。

棘螈推測

故此古生物學家推測棘螈可能是生活在淺水沼澤中,而四肢演化來其他非行走的用途。詹妮弗·克拉克(Jennifer A. Clack)解釋棘螈是演化自從未離開海洋的魚類,四足總綱後來衍生了對陸地生活非常有用的特徵,而非以往推測的在陸地上拖行身體再演化出四肢。在棘螈生存的時期,落葉植物開始滋生及每年落下葉子到水中,吸引了細小的獵物到來。克拉克指在棘螈的下頜中,小數較大的牙齒在外列,細小的牙齒則在內列;在魚類的頜中,大量細小的牙齒在外列,兩顆尖牙及一些細小的牙齒則在內列。她認為這種改變可能是因早期的四足總綱從水中攝食改為在水上或陸地攝食有關。
根據棘螈頭顱骨的骨縫形態進行的研究發現,棘螈可能是直接在或近水邊咬住獵物。在與魚類的頭顱骨比較下,發現棘螈像陸上動物般直接咬住獵物。這個研究結果顯示棘螈是適應了陸地攝食的,進一步支持了陸地攝食是由水中動物開始的假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