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棕草鶥

鎖定
棕草鶥(學名:Babax koslowi)是鶲科、草鶥屬的鳥類。屬中型鳥類,體長28-30釐米。上體棕褐色,頭頂較深,背部較淡具棕灰色羽緣,尾上覆羽和尾羽棕色或棕栗色。頦、喉灰色或棕白色,其餘下體棕栗色具灰棕黃或棕白色羽緣。 [4] 
棕草鶥是中國特產鳥類,主要分佈於中國青海玉樹、囊謙、雜多和西藏然烏、察雅、左貢及昌都地區。主要棲息於海拔3700-3900米的青藏高原。常見在河流、溪谷灌叢、林緣灌叢、階地稀疏的松柏樹林、木本委陵菜和刺忍冬等灌叢中,有時也活動於農田地邊,很少進到茂密的森林。 [4] 
(概述圖參考來源: [7] 
中文名
棕草鶥
拉丁學名
Babax koslowi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雀形目
鶲科
草鶥屬
棕草鶥
亞    種
2亞種 [3] 
命名者及年代
(Bianchi, 1905)
保護級別
近危(NT)IUCN標準、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9] 
英文名
Tibetan Babax

棕草鶥形態特徵

棕草鶥
棕草鶥(5張)
雄鳥:整個上體從頭至尾棕褐色或深棕色。額至枕部羽色較深較濃,背部羽色較頭部淺淡微具棕灰色羽緣,因而使背部略呈深棕色或棕褐色羽緣;腰轉為淺灰棕色或灰棕褐色,翅上覆羽棕栗色或深棕色,外翈羽緣較淺淡;飛羽棕褐色,外側初級飛羽外嘲大都灰色或棕灰色,內側初級飛羽基部棕色。頭側灰色或灰白色,眼先黑色,頰灰棕黃色,耳羽棕褐至暗棕褐色,有的具淺灰棕色羽緣,頸側棕褐色具寬的棕白或灰白色羽緣。頦、喉棕白色或灰色微沾棕黃色,胸、腹和兩脅棕栗色或深棕色、具棕白或灰棕黃色羽緣,因而在胸和兩脅形成棕栗色或深棕色縱紋;腹中部純灰棕黃色,下腹灰白色;尾下覆羽和覆腿羽呈棕褐色,尾下覆羽具灰棕黃色羽緣,腋羽和翼下覆羽棕色或棕褐色。 [4] 
雌鳥:雌鳥和雄鳥大致相似,但上體較多褐色,幾純為深棕色或棕褐色,兩翅和尾羽色亦較雄鳥深暗,頸側為濃棕栗色。其餘似雄鳥。 [4] 
兩亞種的區別主要在於指名亞種尾羽下面棕褐色,外側初級飛羽外翻灰色,其餘翅表面棕褐色,下體縱紋細而明顯;而玉曲亞種尾羽下面為濃棕栗色,外側飛羽外翈灰棕色或棕紅色,其餘翅表面棕栗色,下體縱紋寬而不明顯,多栗色。 [4] 
虹膜暗褐色,嘴、腳黑色。 [4] 
大小度量
性別
體重
體長
嘴峯
雄性
100-118克
275-295毫米
28-30.5毫米
115-117毫米
146-155毫米
39.5-42毫米
雌性
100-107克
285-293毫米
26-29毫米
109-110毫米
145-160毫米
40.5-41毫米

棕草鶥近種區別

矛紋草鶥與該種無論在體型大小和羽色上都非常相似,野外不易鑑別。但矛紋草鶥體羽較灰褐,縱紋較著;而該種羽色較棕,縱紋不明顯。野外亦可與之區別。 [4] 

棕草鶥生活習性

主要棲息於海拔3700-3900米的青藏高原。常見在河流、溪谷灌叢、林緣灌叢、階地稀疏的松柏樹林、木本委陵菜和刺忍冬等灌叢中,有時也活動於農田地邊,很少進到茂密的森林。常單獨、成對或成3-5只小羣活動,主要為地棲性,多在地面和灌叢中地上活動和覓食,有時也棲於樹上灌木上。性機警,行動敏捷,一般不甚嗚叫,但受干擾時常嗚叫不已,並不斷飛到樹上,當人接近時,又迅速飛下落入灌叢中,並迅速逃竄。食性主要以葉甲、鞘翅目成蟲、鱗翅目幼蟲等各種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也吃草子、青稞等植物性食物。 [4] 

棕草鶥分佈範圍

棕草鶥是中國特產鳥類,主要分佈於中國青海玉樹、囊謙、雜多和西藏然烏、察雅、左貢及昌都地區。 [4] 
指名亞種主要分佈於中國西藏昌都地區瀾滄江支流雜楚河流域,往北達青海南部囊謙、雜多、玉樹、昂欠一帶。玉曲亞種主要分佈於中國西藏東南部怒江支流和雅魯藏布江支流帕隆藏布江上游以及八宿、然烏、左貢、察雅等地。 [4] 
棕草鶥分佈圖 棕草鶥分佈圖

棕草鶥亞種分佈

2亞種
中文名
學名
命名者及年代
Babax koslowi koslowi
(Bianchi, 1905)
Babax koslowi yuquensis
D. Li & Wang, 1979 [3] 

棕草鶥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近危(NT)。 [5] 
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第471項)。 [6]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2021年2月5日 [8]  )——二級。 [2] 
已被鳥類生活國際(Bird life International)列入全球瀕危鳥類名錄。 [4] 

棕草鶥主要價值

棕草鶥中國特有種,具有科學研究價值。嗜吃有害昆蟲。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