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棕腹藍仙鶲

(鶲科仙鶲屬動物)

鎖定
棕腹藍仙鶲(Niltava vivida (Swinhoe,1864))是鶲科仙鶲屬的一種動物。
中文名
棕腹藍仙鶲
拉丁學名
Niltava vivida (Swinhoe,1864)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鳥綱
雀形目
鶲 科
亞    科
鶲亞科
仙鶲屬

棕腹藍仙鶲形態特徵

雄性成鳥: 上體暗藍色而具紫輝, 在頭頂、下背、腰及尾上覆羽為鮮明的深鈷藍色; 狹窄的前額線,眼先及眼周羽毛黑色;耳羽藍黑色, 翼上覆羽紫藍色, 較背部稍為鮮明;飛羽黑褐, 羽緣稍沾極深的藍彩, 尾黑褐, 中央尾羽及外側尾羽外翈為輝藍色。下體除喉部及前胸兩側為暗藍色外, 均橙栗色, 腋羽及下覆羽橙棕黃色。雌性成鳥: 上體橄欖褐色。頭頂及翕部沾染灰藍色, 覆羽及飛羽暗褐色而具赭橄欖色邊緣;尾上覆羽為更鮮明的橄欖褐色;尾羽暗褐,外面較鮮明;前額基部、眼先及眼周羽毛赭皮黃色, 耳羽灰橄欖色,而具暗黃色羽幹紋。喉赭灰黃色, 頸的兩側、胸部橄欖灰黃色, 下喉有一明顯淡赭黃色的胸斑,下體餘部淺橄欖灰色, 腹部中央白色, 尾下覆羽淺皮黃色。虹膜深棕褐色;嘴黑;跗蹠暗褐色。   量衡度: 性別 全長 嘴峯 翅 尾 跗蹠 ♂(1) 145 12.7 82,3 67.6 19.1 ♀(1) 148 12.7 84 61.2 19.1 [1] 

棕腹藍仙鶲生活習性

生態 棕腹藍鶲夏時在台灣見於 2600 m 山林地帶,喜在密林中活動,但不常見, 冬時下降到900 m 地區. 在昌都及四川,夏時見於2000-3000 m的闊葉林帶中,多成對活動。在西藏察隅曾見到它在居民點附近的菜園及電線杆上停息。用通常鶲類的捕獵方法。從棲息地追擊飛過的昆蟲。食性和棕腹仙鶲相似, 冬時兼食漿果類食物。鳴聲為清晰哨音“yiyou-yiyou” (約翰·馬敬能等, 2000)。

棕腹藍仙鶲分佈範圍

國內分佈:
昌都地區西南部、四川西部、雲南西部及南部、台灣及蘭嶼 (夏候鳥; 留鳥)。
國外分佈:
國外見於印度北部, 緬甸, 越南, 馬來半島, 蘇門答臘等地。
[1-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