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條斑副緋鯉

鎖定
條斑副緋鯉,(學名:Parupeneus barberinus)又稱單帶海緋鯉,俗名秋姑、須哥,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須鯛科的其中一個種。
中文學名
條斑副緋鯉
拉丁學名
Parupeneus barberinus
二名法
Parupeneus barberinus
動物界
脊椎動物門
輻鰭魚綱
鱸形目
亞    目
鱸亞目
須鯛科
副緋鯉屬
條斑副緋鯉

條斑副緋鯉概況

命名者:(Lacepède, 1801)
是否有毒魚類:是
經濟型魚類:是
食用魚類:是
觀賞魚類:是
英文俗名
Dash-and-dot goatfish
Dot and dash goatfish
Dash-dot goatfish
Dash & dot goatfish
Dash and dot goatfish
同種異名
Mullus barberinus
Parupenaeus barberinus
Pseudopeneus barberinus
Pseudupeneus barberinus
[1] 

條斑副緋鯉分佈

世界分佈: 印度太平洋
地理分佈: 西起非洲東部,東到萊恩、馬貴斯及土木土羣島,北起琉球羣島,南至澳洲。
台灣各地皆有,但多分佈在南部海域 [1] 
其他分部: 包括東非、亞丁灣馬爾代夫科摩羅毛里求斯、塞舌爾羣島、印度、斯里蘭卡馬來西亞安達曼海泰國菲律賓、印尼、中國南海、東海日本、台灣、越南、新幾內亞、所羅門羣島、澳洲、馬里亞納羣島馬紹爾羣島密克羅尼西亞帕勞瑙魯斐濟羣島東加基里巴斯圖瓦盧、萬納杜、法屬波里尼西亞、墨西哥加拉巴哥羣島厄瓜多爾等海域。
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摩鹿加羣島附近。

條斑副緋鯉深度

棲息深度:水深5至100米。

條斑副緋鯉特徵

體延長而稍側扁,呈長紡錘形。
頭稍大;口小;吻長而鈍尖;上頜達近吻部2/3處;上下頜均具單列齒,齒中大,較鈍,排列較疏;鋤骨與齶骨無齒。
具頦須一對,末端達眼眶後緣下方,或稍後方。
前鰓蓋骨後緣平滑;鰓蓋骨具二短棘;鰓膜與峽部分離;鰓耙數6-7 + 20-25。
體被弱櫛鱗,易脱落,腹鰭基部具一腋鱗,眼前無鱗;側線鱗數27-28,上側線管呈樹枝狀。
背鰭兩個,彼此分離;胸鰭軟條數16-18(通常為17);尾鰭叉尾形。
體銀白或粉紅色,由吻部經眼睛至背鰭軟條部下方具一黑褐色縱帶;尾柄近尾鰭基部有一大圓形黑斑;背鰭棘部灰色具淺粉紅斑,軟條部與臀鰭淺紅褐色;腹鰭與尾鰭紅褐色;頦須淺紅褐色。
體長為體高4.0倍,為頭長2.9倍。頭長為吻長1.7倍,為眼徑5.8倍。體稍長,圓棍狀,略側扁。口小,前下位。吻鈍長,吻長為眼徑3.3倍。上下頜齒單行,犁骨與齶骨無齒。頦須1對,末端伸達鰓蓋下方,體被櫛鱗。側線完全,位高,兩背鰭分離。尾鰭深叉形。體背紅色,腹部色淺。體側沿側線有1條黑色縱帶,尾柄兩側各有1橢圓形斑。各鰭淺黃色。 [1] 
本魚體為淡黃褐色,背部顏色較暗。體側有一條起自吻端經眼部而達第二背鰭中央下方的黑色縱帶及尾柄盡末端處有一相當於眼徑的黑斑。第二背鰭及臀鰭上有一些細黃紋,臉頰有若干黃色、藍色斑紋。尾鰭分叉,下葉略長於上葉,背鰭兩個。背鰭硬棘共8枚、軟條共9枚;臀鰭硬棘1枚、軟條7枚。側線鱗片數有28至29枚。上下頜齒只有一列,牙齒成細小的圓錐狀。體長可達60釐米

條斑副緋鯉生態

最大體長:60公分 [1] 
棲息在沙泥底上散佈一些礁石的區域或向海礁坡,白天常單獨或成一小羣四處活動覓食,以躲藏在沙中的多毛類甲殼類無脊椎動物為食。
夜間則多單獨在沙上休息。大個體身上的黑縱帶及黑斑可能會變成紅色。
主要棲息5-100公尺深度的温暖向海礁坡礁區、瀉湖等內外側泥砂地,或滿布綠色植被的海藻牀
用敏鋭的觸鬚、探索躲藏在砂泥地的食物;夜晚喜愛平坦於砂泥地上靜靜的獨眠。
幼魚會出現在海岸邊的低窪潮池區是分佈最廣泛之海緋鯉。 [1] 

條斑副緋鯉經濟利用

漁業利用:
漁期全年皆有,可利用流刺網、延繩釣等漁法捕獲,肉味鮮美,適宜紅燒或油煎。
特殊之覓食行為,故常被水族館做展示用。
本種魚曾有過體內累積熱帶魚毒,而引起食用者食物中毒的記錄,而且有毒魚無法與未累積毒性的魚由外觀區別,所以食用者請小心謹慎。
急救時,在患者清醒下,以手觸喉頭迫使胃內容物吐出,並且保存殘渣供毒性檢定。 [1] 
經濟價值:
食用魚,小個體可做為觀賞魚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