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梅鱭魚

鎖定
梅鱭被譽為“太湖三寶”之一,它體側扁,尾尖,形似竹刀,銀白色,因其尾部分叉,短呈紅色,尖細窄長,猶如鳳尾,故又稱鳳尾魚,是太湖名貴的魚類品種,產量要佔到太湖魚產量的40%,也是食肉性魚類的天然餌料。東山常見為梅鱭和刀鱭,頭大,尾長而尖,體形側扁似竹刀,骨嫩鱗細,銀光閃閃,肉質肥嫩,一般長六至十二釐米,隔年的刀鱭可長達三十釐米左右。
中文名
梅鱭魚
別    名
貢魚
動物
明洪武年間,每年歲貢梅鱭魚萬斤,故梅鱭魚又稱貢魚。梅鱭魚肉質肥嫩鮮美,營養豐富,其嫩骨與卵含有大量的鈣質。太湖生產的梅鱭魚,小部分供應市場,大部分曬乾後遠銷,還加工成烤梅紡、魚糜和罐頭製品等。太湖年產梅鱭魚700噸左右,8~10月 是梅鱭旺訊,產量佔全年80%。
梅鱭魚肉嫩味鮮,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特別是它的軟骨和魚卵,含有大量的鈣質,是人腦和骨髓的滋補佳品,尤其適合青少年。梅鱭魚不僅細嫩鮮美,而且營養豐富,含有人體所需要的各種元素,被視為席上珍品。鮮食能清燉、紅燒、糖醋等。梅鱭魚在明朝就作為“貢品”獻給朝廷,在《萬曆野獲編》中就有這樣的記載:“從明朝洪武年起,太祖命每年歲貢梅鱭萬斤。”故又稱“貢魚”。
簡單地説:梅鱭魚的外形與口味都和刀魚差不多,它們同屬於刀魚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