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梅溪鎮

(福建省福州市閩清縣轄鎮)

鎖定
梅溪鎮,福建省福州市閩清縣轄鎮,地處福州市閩清縣東部,東北、東與閩侯縣小箬鄉、鴻尾鄉接壤,西南鄰雲龍鄉,西與梅城、白樟、雄江3鎮相連,北鄰東橋鎮。 [1]  行政區域面積135.88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梅溪鎮户籍人口24202人。 [2] 
宋代,屬奉政鄉宣政裏。元代,分屬一都福州市閩清縣東部和十八都。清順治十七年(1660年),一都屬昇平坊。民國三年(1915年),一都屬第一區第一保衞團。1958年9月,梅城鎮和渡口鄉合併成立英雄公社;翌年,改稱梅城公社。1984年7月,梅溪公社改為鄉。1993年,鄉改鎮。 [1]  截至2020年10月,梅溪鎮下轄2個社區居委會,20個村民委員會。 [3] 
2011年,梅溪鎮財政總收入2171.74萬元,其中國税收入293.25萬元,地方財政收入1878.49萬元。 [1]  2019年末,梅溪鎮有工業企業37個,其中規模以上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4個。 [2] 
中文名
梅溪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福建省福州市閩清縣
地理位置
福州市閩清縣東部
面    積
135.88 km²
下轄地區
2個社區居委會和20個村民委員會
政府駐地
上埔村溪口商貿街
電話區號
0591
郵政區碼
350800
氣候條件
中亞熱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閩A
人    口
24202人(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

梅溪鎮歷史沿革

宋代,屬奉政鄉宣政裏。
元代,分屬一都和十八都。
明洪武五年(1372年),一都、二都屬奉政鄉昇平坊。
清順治十七年(1660年),一都屬昇平坊。
民國三年(1915年),一都屬第一區第一保衞團。
民國二十二年(1934年),屬第一區(區署駐地白雲渡樟邊)。
民國二十八年(1940年),分梅城鎮和小樟鄉,仍隸屬第區。
民國三十一年(1943年),小樟鄉改為大樟鄉;次年,大樟鄉合併到梅城鎮。
1950年5月,設鍾石、榕院、樟馬、龍廷、塔橋、祥西、梅鰲7鄉,隸屬於第一區(區公所駐地白樟)。
1950年11月,塔橋鄉與龍廷鄉合併,成立龍橋鄉。此後,龍橋鄉拆為龍廷、塔橋2鄉,龍廷與塔橋又合併為塔橋鄉。
1956年,鍾石和榕院合併為榕院鄉。
1957年6月,梅城、梅溪工區分設梅城鎮和渡口鄉,直屬縣轄。
1958年9月,梅城鎮和渡口鄉合併成立英雄公社;翌年,改稱梅城公社。
1982年8月,梅城公社改稱梅溪公社。
1984年7月,梅溪公社改為鄉。
1993年,鄉改鎮。 [1] 
梅溪鎮

梅溪鎮行政區劃

2011年末,梅城鎮轄梅溪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鍾石、榕院、榕星、北溪、樟洋、石鄭、馬洋、上埔、渡口裏寨、建興、新民、梅埔、石湖、石榴洋、扶山、南泉、廷洋、塔峯、橋東20個村民委員會。 [1] 
截至2020年10月,梅溪鎮轄梅溪、新城社區2個居委會,上埔、榕院、鍾石、榕星、北溪、樟洋、石鄭、馬洋、渡口、裏寨、建興、新民、梅埔、石湖、石榴洋、扶山、南泉、廷洋、塔峯、橋東20個村民委員會。 [3]  人民政府駐上埔村溪口商貿街。 [1] 

梅溪鎮地理環境

梅溪鎮位置境域

梅溪鎮地處福州市閩清縣東部,東北、東與閩侯縣小箬鄉、鴻尾鄉接壤,西南鄰雲龍鄉,西與梅城、白樟、雄江3鎮相連,北鄰東橋鎮。 [1]  行政區域面積135.88平方千米。 [2] 

梅溪鎮地形地貌

梅溪鎮地貌類型複雜多樣,溪流交織,山陵廣佈,平原狹小。千米以上山峯有3座,最高峯為五奇仙,海拔1177米;最低點為渡口、建興二村,海拔192米。 [1] 

梅溪鎮氣候

梅溪鎮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差異大。年平均氣温達15.7℃,最高氣温在7月份,最低氣温在1月份。年降水量為1583毫米,極端年最大降水量2700毫米,年最少在1000毫米以上。 [1] 

梅溪鎮水文

梅溪鎮屬閩江水系,閩江流經樟洋、石鄭、北溪榕星、上埔、渡口、建興、梅埔、新民、石湖10村,河段長約17千米。還有梅溪流經鍾石村、榕院、榕星3個村,長約4千米。另有石潭溪為境內最長、最大的一條溪流,位於鎮的西北部,發源於馬洋村,流經石鄭、樟洋等3個村,主流長12.6千米。 [1] 

梅溪鎮自然災害

梅溪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旱澇、颱風、霜凍等。1968年6月17日至18日,連降大雨,雨量為300.9毫米,山洪暴發,閩江出現歷史上罕見特大洪水,19日閩江口水位超過警戒線11.3米,為百年所罕見。洪期三天三夜,民房倒塌19座。 [1] 

梅溪鎮自然資源

梅溪鎮礦藏及其他自然資源礦產資源豐富,長達17千米的閩江兩岸,沖積着大片石黃沙和河卵石,且質量上乘;南泉村的雲鐵灣、梅埔村白河江、石湖村上湖口。樟洋村石潭溪橋東村等儲藏有陶瓷工業重要原料——高嶺土。 [1] 

梅溪鎮人口

2011年末,梅溪鎮轄區總人口22214人。 [1] 
截至2019年末,梅溪鎮户籍人口24202人。 [2] 

梅溪鎮經濟

梅溪鎮綜述

2011年,梅溪鎮財政總收入2171.74萬元,其中國税收入293.25萬元,地方財政收入1878.49萬元。農民人均收入8143元。 [1] 
2019年末,梅溪鎮有工業企業37個,其中規模以上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4個。 [2] 

梅溪鎮農業

2011年,梅溪鎮農業總產值2.4億元,耕地面積21065畝,其中水田面積19446畝。2011年,糧食產量4785噸;水稻總產量4466噸、馬鈴薯5噸、大豆70噸、地瓜244噸;主要經濟作物為花生、蔬菜和水果,花生產量175噸。蔬菜種植面積734.7公頃,產量28690噸。 [1] 
梅溪鎮畜牧業以飼養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10434頭,年末存欄617頭;羊飼養量1800只,年末存欄950只,牛飼養量103頭,年末存欄26頭;家禽飼養量102976羽,年末存欄67500羽;2011年,肉類產量948噸,生豬798噸,牛肉2噸,羊肉18噸,禽蛋產量180噸,鮮奶35噸。 [1] 
截至2011年末,梅溪鎮累計造林1400公頃,防護林933.3公頃,經濟林133.3公頃,竹林20公頃,林木覆蓋率67.5%,活立木蓄積量5.68萬立方米。水果種植面積為1548.3公頃,產量12150噸,其中橄欖種植面積940.6公頃,產量5300噸;梨種植面積42.2公頃,產量120噸;柑橘類種植面積179.4公頃,產量2650噸。 [1] 
2011年,梅溪鎮漁業以水庫養魚為主,養殖面積21公頃,年產量247噸。 [1] 

梅溪鎮工業

梅溪鎮工業以陶瓷電瓷生產、機械製造、工藝品加工為主。2011年末,企業106個,從業人員2960人,其中工業企業26個,從業人員1980人。2011年,工業總產值7.17億元,其中5家規模以上企業產值達6.8億元。 [1] 

梅溪鎮商貿

梅溪鎮溪口商貿街1000多米,主要經營陶瓷、機械、車輛、農副產品等。外貿出口以工藝品和低壓電瓷為主。 [1] 

梅溪鎮郵電業

2011年末,梅溪鎮郵政業務收入121萬元。
2011年末,梅溪鎮全年電信業務收入927萬。 [1] 

梅溪鎮社會事業

梅溪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梅溪鎮有私立幼兒園10所,在園幼兒933人。梅溪榕星中心小學,榕星、榕院、渡口、石湖4所完小,在校生1235人,專任教師111,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閩清一中新校區位於梅溪鎮316國道東側,毗鄰鎮政府,新校區佔地面積為132畝,建築面積為50000平方米。閩清職業中專學校位於上埔村,佔地面積50025平方米,建築面積25150平方米。 [1] 

梅溪鎮文體事業

2011年末,梅溪鎮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500平方米,村級文化活動中心20個,各類圖書室21個,藏書約6萬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22名。累計獲全國各類書法競賽金獎、特等獎、一等獎等50餘人次
2011年末,梅溪鎮有各類體育場所13處,10個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63%。 [1] 

梅溪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梅溪鎮有衞生院1所,牀位28張,專業衞生人員326名,村診所17個。20個村的村民大部分已經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7%。 [1] 

梅溪鎮社會保障

2011年,梅溪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29户,人數36人,支出11.14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193户,人數350人,支出40萬元;五保對象106户,人數110人,支出33萬元。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9人。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0762人,參保率87%。 [1] 

梅溪鎮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梅溪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段道2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45360件,徵訂報紙1836份,期刊789冊。
2011年末,梅溪鎮有移動企業1家,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2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1.12萬門,固定電話用户0.76萬户,電話用户普及率達71%。互聯網用户0.32萬户。 [1] 

梅溪鎮交通運輸

梅溪鎮有外福鐵路、福銀高速公路、316國道、102省道等交通幹線橫貫鎮境,在梅埔村建有閩清火車站,沿閩江有多個航運碼頭。橫跨閩江兩岸的閩江大橋,為當時省內最長的公路橋。 [1] 

梅溪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梅溪鎮因鎮人民政府原駐地位於梅溪邊得名。 [1] 
參考資料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徐毅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福建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5年3月:174-176.
  • 2.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0(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03:200.
  • 3.    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局  .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局.2021-10-31[引用日期2021-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