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梅光村

鎖定
梅光村位於廣東省普寧市梅林鎮,離市區19.7公里。曾名中央寨村,在文革時期被改為梅光村。公社化時期,梅光村與西門村(含高田村),東門村(含相屋村)分別叫梅林上社,中社,下社。梅光村是梅林中學,梅林鎮政府所在地。
中文名
梅光村
別    名
中央寨
新廳下
竹圍了
下園了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廣東省普寧市
下轄地區
梅光村,大坪鋪,新車路,老村,洋子田,梅樹龍,吊望嶺
政府駐地
梅光村
電話區號
2700000
郵政編碼
515337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7500人左右
著名景點
大帝公
大路伯公(天皇大帝)
機    場
揭陽潮汕國際機場
火車站
普寧站
車牌代碼
粵 V
方    言
客家話(半山客)
耕地面積
428畝

梅光村村鎮概況

人口7500左右。梅林吳氏是明初從廣府三水縣遷此定居,東門吳氏是六世從梅光分出,與梅光同祖。高田吳氏是從西門分出,與西門同祖。梅光一世祖與西門一世祖是叔侄關糸。
序 蓋人之有祖,猶水之有源,木之有根,報本乃是人道大經.故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奶之恩,物類雖蠢,皆知報本,況人為萬物之靈,可不如物乎.吾祖自下屯(惠來頭屯)以來,家資頗豐,而數代遭變,馨竹難書,聞者莫不流涕,見者莫不傷悲.吾生也晚,雖未悉其詳,亦頗知一二,現簡略志之,庶後代子孫,知吾祖之來歷,知吾祖之艱難,感恩報本矣.吾祖乃是南京朱家巷人氏,兄弟二人徒居廣州府三水縣[新注:現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西南街道辦],一祖(敦睦公)插居董營鄉生四子焉,一祖(敦傅公)插居高峯鄉生八子焉.董營與高峯乃是隔河相望之鄉也. 洪武帝朱元璋(明朝)登基後,兩房兄弟皆有人俱頂運役之名[頂運役:是響應政府遷徙所致],致吾祖德仁公妣何氏於明中期(原譜文載於明洪武20年[也即1387年]此年份作存疑記之)下守梅林屯,德仁公即為我梅林梅光村[中央寨村]開基始祖也.二世祖貴峯公於晚年生三子一女:長:明紀 次:明寬 三:明章 女:於十八歲時遭不測而故 二世祖貴峯公為人樸實,務農為業,因田地較遠,為方便作農活,令長女[時女年方18歲]送午餐到田邊食,送至中途,適有兇徒在菱角塘裏山上砍柴,遇姑頓起淫心,擄姑不遂,競用柴刀強行割去姑之乳房,姑回家後終因出血過多而亡,乃貴峯公樸實無能,不敢告聞官府,只付之無可奈何而已也.後又因有偷牛賊被追至田螺坑塘肚內給人打死後,將其屍體沉沒在爛水坑內,日久屍浮,程家疑是我貴峯公打死,將公誣告到碣石衞,以至貴峯公被捉拘禁,結果是家破身亡,此一難也; 貴峯公被捉後,三子尚幼,衣食無靠,為生存起見,吾祖明寬公寄養於頭屯姑母梁姓家,祖叔明章公則寄食於雲落母族陳氏家中,此為二難也.後來姑母梁家無子,將我三世祖明寬公過繼承嗣改名梁安[吳梁安],梁安公生四子:長:英 次:俊復 三:傑 四:偉;[英/傑/偉公之傳人在後面記載] 四世祖俊復公年二十歲時娶梁氏十九歲單生一子信夫公號梅春。俊復公於生子後即上廣西梧州班去工作,誰料一去無回,而作他鄉遊魂,留下寡妣梁氏孀居守義,撫養幼子信夫公長大成人; 五世祖信夫公娶妣鍾氏生三子:長:清溪 次:源溪 三:澄溪 當信夫公年尚壯時,因世亂[明末戰事多]防守寨柵,被銃倒彈傷及大指,痛至四十天終因醫治無效而身故,丟下寡妣鍾氏和家姑梁氏,婆媳兩人同撫養三幼子,時算清溪公年齡較大才十歲,其淒涼境況,生活之苦,可想而知之,此三難也; 時婆媳兩人孀居撫養幼小後代,生活艱難,茹苦含辛度日,後來梁氏祖母逝世,無能埋葬而停棺在堂內,不幸失火焚屋,幸得皇天庇佑,火燒至靈棺前而自滅,總算屍棺保住.後至清溪公[六世祖]成人才尋得吉穴安葬祖母之墓地,彼時清溪公身當吳梁二姓之香燈,此四難也; 後得祖叔(疑是英公之子貫選公(五世))在清朝軍道裏,告準朝庭複姓歸宗,由叔祖傑公(四世)執侄媳鍾氏及侄孫清溪、源溪、澄溪等復歸梅林屯.復歸梅林屯後人燈稀少,尚受制於人,嗣後至清溪公、源溪公、澄溪公三兄弟各生四子,正所謂三子十二孫,人燈興旺時代,又得三房六兄身進黌門,家門興盛之時,族人漸尚禮貌,恪謹安守本份,不再受人欺矣 其時人人興尋地理,姓姓皆有拜祖墳之舉,兄弟叔侄等商議將八斗種穀租五石,歐公塘租三石三鬥為經常作春秋祭祀供奉之費用,又拜名師重修湖鰍坑/虎窩/烏江寮祖墳共有數穴皆大小老地。吾知後代子孫必有顯貴之人矣.但為觀吾記之流傳,感嘆祖宗之艱難創業,故我輩為人之後世,將本租積聚或村人喜舍添增,籍以祭祀報本顯宗耀祖在此矣.
六世祖清溪公+新廳下源溪公+東門村勝創居澄溪公系三兄弟
澗頭風水墓地系六世祖清溪公,即是竹圍仔+下園仔兄弟介父親.

梅光村梅林英歌

梅林英歌
梅林英歌(10張)
普寧英歌是廣東省普寧市廣為流傳的一種傳統民俗舞蹈樣式,由清乾隆年間垾塘人成技創編“英歌舞”傳教於民,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它被認為是揚正壓邪、吉祥平安的象徵,深受羣眾喜愛和推崇,具有廣泛的羣眾基礎和社會基礎。 它起源於人民羣眾勞動之餘喜習武 (學拳頭),藉以消除疲勞、健身壯體,後又在習武的基礎上,根據宋朝梁山泊英雄攻打大名府的故事創編了"唱英歌",後代代相傳,發展為南方地區優秀民間傳統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