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普寧英歌

鎖定
[1]  普寧英歌是廣東省普寧市廣為流傳的一種傳統民俗舞蹈樣式,由清乾隆年間垾塘人成技創編“英歌舞”傳教於民,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它被認為是揚正壓邪、吉祥平安的象徵,深受羣眾喜愛和推崇,具有廣泛的羣眾基礎和社會基礎。 它起源於人民羣眾勞動之餘喜習武 (學拳頭),藉以消除疲勞、健身壯體,後又在習武的基礎上,根據宋朝梁山泊英雄攻打大名府的故事創編了"唱英歌",後代代相傳,發展為南方地區優秀民間傳統舞蹈。
普寧英歌於2006年被評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7]  2008年作為“廣東文藝奧運軍團”代表隊之一在北京天安門表演,為北京奧運會開幕營造了熱烈氣氛;2012年,第二次被國家文化部評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成為廣東省27個榮譽單位之一。另外,普寧英歌曾應邀參加上海世博會展演;還曾先後代表廣東省到北京、天津參加全國文藝匯演,譽載京華。也多次被中央電視台的《遠方的家》《走遍中國》所專訪。
中文名
普寧英歌
外文名
[Eng]Puning yingge dance,[De]Puning Yinggetanz
興起年代
清乾隆年間
創始人
陳成技
類    型
民俗文化舞蹈
地    位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起    源
餘喜習武
非遺編號
Ⅲ-8

普寧英歌英歌溯源

清乾隆年間垾塘人陳成技(號技撥)以所學南少林武術為基礎創編"英歌舞",傳教於民。清咸豐年間鐵山許亞梅、大長隴陳娘康借唱英雄為名練習武藝,以備義師再起,也是普寧英歌較早的著名傳人)。 [2] 

普寧英歌英歌流派

普寧英歌快板英歌

普寧英歌
普寧英歌(12張)
南山英歌是快板英歌的代表,也是普寧英歌中最聞名遐邇的一支。早在1953年,南山英歌便代表廣東赴北京參加全國首屆民間音樂舞蹈匯演,當時傑出的老藝人陳瑞鵬,擔任頭槌,其後他還培養了大批英歌隊員,作為英歌藝術的重要傳承人陳瑞鵬已在數年前去世。1992年,南山英歌隊應邀參加天津市“南開杯”廣場藝術邀請賽,獲得文化部等單位頒發的優秀證書,在1991年廣東省嶺南民間藝術匯演中,獲得了最高獎金獎。陳來發説,那些老藝人們基本都已謝世,現的藝人中像陳書瑜等技術比較高超,其他人則各有所長。要學會英歌的基本動作和隊形很容易,在手把手的指導下,幾天就可以學會,但要真正領略英歌的精粹,則需要長年累月的訓練。

普寧英歌中板英歌

泥溝英歌是中板英歌的佼佼者,是普寧英歌中最聞名遐邇的一支。其技藝精湛,頻繁受邀前往港澳地區、廣州、深圳、潮汕各城鎮,為當地的節慶增添熱鬧氣氛,非常受歡迎。
1953年英歌上縣城表演受到好評。上世紀五十年代為了表示對五星紅旗的熱愛,創作了“五星閃爍”的陣法套路,受到華南歌舞團的稱讚。曾在第一屆世界女足錦標賽抽籤儀式、中國旅遊藝術節、澳門世界美食節等大型活動中大放異彩,同年12月,泥溝英歌又上省城,由中央電視台“東南西北中”製片組織天河體育館拍攝了路套,濃縮提煉,在中央電視台播了5分鐘。泥溝村張伯琪是最富盛名的中板英歌頭槌(主角),在6月10日的非物質遺產日,受邀前往廣州開會。 泥溝英歌隊的領隊張伯光向記者介紹了英歌藝術。67歲的張伯光十多歲開始便由叔父教導英歌技藝,他説村子裏都是靠這種方式世代相傳。張伯光從1959年開始,便擔任英歌隊領隊,負責接洽外出表演事宜和訓練新隊員。他告訴記者,英歌表演按照天干地支的數字,以36、72、108為人數,分為前棚、中棚、後棚,其中前棚是最主要的部分,演員們分飾梁山泊的英雄好漢,用油彩畫上臉譜,舞蹈演員手舞雙木棒,邊跳起威猛磅礴的動作,邊敲擊木棒發出節奏強烈的樂聲。

普寧英歌慢板英歌

北山英歌有200多年左右的歷史,是普寧慢板英歌的代表。慢板英歌節奏較慢,所用英歌棒比其他流派長。北山秧歌也是普寧英歌中的佼佼者,乃普寧英歌一大流派。
解放後北山英歌曾多次參加上級舉辦的大型文藝活動。2007年中央電視台“走遍中國”欄目攝製組來到北山村,專題對北山英歌進行實地拍攝,重點突出拍攝“後棚”的拳術及“打布馬”的表演。2008年5
月在央視4頻道國際台播出。 [3] 
清代道光至咸豐年間,農民起義領袖許阿梅是一位著名的傳承人。以許阿梅為代表的村中青壯年,在吸取前輩武藝精華的基礎上,結合南拳馬步,運用“打四門”、“大陣槌”等絕招拳術,編練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二板慢”的北山英歌前棚。
北山英歌慢中見勢,勢中顯氣,凝重古樸而又舒展優美,是普寧慢板英歌中的梟雄。具有普寧英歌中‘中棚’和‘後棚’,中棚的藝術節且也很豐富,一直有中棚表演“佛公佛母”、“牽豬哥”、“桃花過渡”、“村姑織苧”、“鬧花燈”等節目,節目內容及表演方式極富鄉土氣息及韻味,深受羣眾喜愛,歷演不衰。
北山英歌舞最精彩的部份,應數後棚的“打布馬”武術表演。俗諺有“前棚看南山,後棚看北山”。北山英歌后棚的特色獨樹一幟,其表演藝術水平與武功內涵非同一般。表演者每人手持各類刀、槍、劍、戟,形成聲勢浩大的武術隊伍。這支隊伍,一般由象徵性的16、24或36人組成。表演過程中,有拳術單打、對打、棍擊槍刺,刀光劍影,真打實鬥,驚心動魄,扣人心絃。尤其是最後“打布馬”收場節目。

普寧英歌英歌槌法

從英歌的單個動作形態來看,其“力”的凝聚點落在棍子相擊時產生的棍花運動上。不同的棍花運動又構成了身體的基本韻律,舞者在這個基礎上發展了各種的變體,從而構成了英歌表演的全部動作形態。

普寧英歌交替直槌

以南山為代表的交替直槌。這類隊伍多屬槌鼓混合隊伍,舞者除了手持雙棍外,還有部分手持形同腰鼓的小手鼓,舞動時持鼓手如持棍般作“8”字轉動。在它的表演中,呈現出來的各種套路,其動作之豐富是其他隊無法比擬的。特別是前面曾提及的“對打”虛擬化,反映了這個隊在武術短打的動態原型上進行了一定的藝術加工,其舞化的程度是比較高的,在舞蹈中出現大幅度的掄槌、標槌、背槌等動作,都可以視為在短打原型上的提煉和昇華,藝術化地表現了農民英雄的內在力量。數十年來被專業舞蹈工作引以為典型組合的十六槌,把武術中的攔、點、拋、削巧妙地發揮和組合,幅度從小到大,力量從弱到強,速度從緩到急,步步加劇,連綿不斷,在表演中形成了火山噴發般的情態高潮,表現出極為粗獷威猛的強勁“力”感,極出色地顯露了英歌所獨具的動態特徵。這一類型的英歌隊數量多,分佈廣,是潮汕英歌的主幹。

普寧英歌雙拋槌

以普寧泥溝村為代表的雙拋槌。雙拋槌,也稱為活槌(較之南山英歌等)。這種打法是普寧英歌中最為獨特的。最典型的是雙槌從右胯旁沿一斜線向左上方拋擊又甩擊回原位,配合其腳下特有的跑跳步反覆進行,整個動態非常的輕靈、活躍,柔中顯剛,舞蹈性特別強。另外在泥溝英歌中,其步態、圖案變化也較豐富,如快速的倒步連接,是泥溝英歌最富特色的隊形變化之一,在表演中,舞隊以三人一組不斷地套換位置,形成環環相扣、循環不息的單向羣體運動,表現了英雄們前赴後繼奮勇向前的偉大氣概。

普寧英歌英歌之鄉

普寧英歌 普寧英歌
普寧是英歌之鄉,全市絕大部份鄉村都有英歌隊,其中不乏佼佼者。例如,剛選上到世博會展演的普寧南山英歌隊歷史悠久,技藝精湛,曾經先後代表廣東省到北京、天津參加全國文藝江演,載譽京華;泥溝英歌、鹹寮等多支英歌隊也先後進京、上省城表演,贏得海內外人士的一致好評。

普寧英歌威猛豪放

普寧英歌
普寧英歌(11張)
普寧英歌是一種壯美陽剛的傳統男性羣體舞蹈,主要表現梁山泊英雄攻打大名府的豪情鬥志和英雄氣概。表演者勾畫風格獨特的臉譜,按梁山泊英雄形象造型,着武士服,緊身短打,手執特製雙短棒叩擊起舞,並配以鑼鼓、螺號節奏。表演時隊列圖形變化豐富,有"雙龍出海"、"猛虎下山"、"麥穗花"、"田螺圈"等樣式,動作套式亦五花八門,有"布田"、"洗街"、"旋槌"、"槌花"等形態各異的舞姿動態,形成特有的動律,場面恢宏,氣勢磅礴。普寧英歌表演風格威猛、雄渾、粗獷、豪邁,體現了中華民族果敢、堅強、團結戰鬥、勇往直前的可貴品格和精神風貌。
英歌原是邊唱邊武 ,故名"唱英歌"。現南山一老藝人還依稀記得幾句,後來由於舞蹈節奏強烈,要唱又要跳確實很困難,因而這"唱"的部分也就逐漸被棄,為當地特有的鑼鼓所代替,沿襲至今。鑼鼓節 奏既簡單又熱烈,鑼鼓點是二板快,念譜為"壯壯空,壯壯空……",為增添氣氛 ,還在"空"的音響上加進螺號,使鑼鼓節奏更為快速。鮮明、熱烈、雄壯,伴着有力的動作,更顯得氣勢磅礴。 英歌的表演形式,全班分為前部分、中間部分、後部分(俗稱前棚、中棚、後棚,一般又把中棚、後棚合稱後棚)。前棚是唱英雄,它是全班的主要部分。表演道具為短棒和小鼓,短棒圓形,直徑約5公分,長約40公分左右;小鼓兩頭為牛皮面,直徑約10 公分,長約20公分,鼓旁有弓 ,可以單手持拿。
表演人數大體為16~24人,也有增至32或36人,最多可至108人。表演者絕對應是偶數(玩蛇者除外),執棒及持小鼓者各佔一半,現也有全部使用短棒的。主要動作有"洗街"、"藏劍"、"單、雙鏢 槍"、"背槌 "、"過跨"、"勾腳"、"過跨"等;主要圖形有"雙龍出海"、"麥穗花"、"眼鏡圈"、"田螺圈"等;主要情節有"下山打探"、"急水渡泊"、"化妝賣藝"、"乘機闖府"、"救盧出府"、"英雄會師"、"凱旋歸山"、"歡慶團圓"等。動作和圖形都是從練兵和攻城陣法演變而成,變化多端,充分表現了梁山泊英雄好漢機智勇敢、鋤奸除惡的豪邁氣概和戰鬥風貌。 中間部分是化裝拉弦唱戲。節目有《洗佛》、《牽豬 》、《拖車》、《拋網》、《雙搖櫓》、《桃花過渡》等,其節目可視隊伍人材而增刪,但節目不能少於三個。
後部分為"打布馬"。由一身穿清朝服,頭戴紅櫻帽、掛上鼻須、手執雙鐧、腰裝一頭布馬象騎馬姿態的"老爹"與一和尚裝扮、手持長棍者對打。後來還加進若干武術人員作徒手、刀、劍、棍等單打、對打的武術表演。最後以"老爹"被打敗狼狽逃走作為結束英歌的整個活動過程。"打布馬"是以本地故事發展而成的一個藝術程式,起源於裏湖,以池尾為最,雖與宋朝梁山英雄大鬧大名府各自時代背景不符,但根據梁山英雄喬裝進城這一情節巧妙地連接起來,並把它編入英歌後棚,使英歌的整個活動更加完善。

普寧英歌舞蹈風格

祠堂英歌
祠堂英歌(5張)
普寧英歌的風格有三:一是其基本動作是持棒與肩平,扣棒在胸前,平臂,馬步,前進多用側踏步。二是扣棒在胸上,高提臂、高提腿、單跳步、丁字馬、有生魄、有聲勢、運棒靈活。
三是其基本動作是扣棒在下,從下而上,又提臂,單踢腿、動作矯健、輕靈、富有舞蹈感。
此外,還有獨樹一格的垾塘英歌,這個隊的基本動作分為"舞"和"打"兩大類,它的特點是"打四門",屬"打"的動作,其動作緩慢,每個舞步一定要按照拳術的步法來做,一定要有馬步勢。

普寧英歌藝術瑰寶

普寧英歌 普寧英歌
英歌在普寧已成為羣眾喜聞樂見的一種傳統舞蹈藝術。普寧市轄人口200萬,鄉鎮管區422個,基本村 村有英歌隊,實力較強、水平較高的有160支。
梅林英歌
梅林英歌(5張)
近幾年來,各地還出現了不少"女子英歌隊"、"少年英歌隊",更添無限情趣。每逢佳節、喜慶日子,村村少不了英歌這一活動項目,英歌鑼鼓響遍城鎮村寨,英歌所到之處,村民聞聲而至,扶老攜幼,圍得水泄不通,整齊的踏步聲、扣棒聲、鑼鼓聲、喝叫聲,聲聲催人急, 觀者的歡呼喝彩聲,把熱烈場面推向高潮。
普寧英歌的佼佼者,首推泥溝、南山、鹹寮塗坑 [4]  、等村。他們的表演最精彩,各有一定的藝術造詣。鹹寮村老藝人羅炳池(已故)、陳炳坤於1951年代表粵東行署到武漢參加中南民間藝術表演。翌年,他倆又與該村的陳振粉、陳娘和到廣州表演。1953年又以四人為基礎再從塗坑、南山兩面個英歌隊中選出四名精英,即塗坑的陳永利(已故)、陳清泉、南山的陳才鬥(已故)、陳瑞鵬等一行8人,組成英歌隊代表廣東省赴京參加全國首屆民間藝術匯演。
南山英歌於1958年又在行家指導下,編成《大破大名府》,(即由8人所表演的這一套)英歌舞,交替運用集體舞、四人舞、雙人舞等形式,並用潮州方言歌伴唱,融故事性、藝術性、思想性於一體,國而獲汕頭專區1958年羣眾業餘文藝匯演優秀節目一等獎;並被挑選參加1959年中南文藝匯演,獲很高評價。
鹹寮英歌舞 鹹寮英歌舞
普寧英歌突出的精神價值、社會價值、藝術價值得到有關專家的重視,獲得"北有安塞腰鼓,南有普寧英歌"的美譽,普寧也被評為"廣東省民族民間藝術之鄉"。

普寧英歌國家非遺

普寧英歌出席建國55週年慶典 普寧英歌出席建國55週年慶典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普寧英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普寧英歌”是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普寧英歌”興起於明末清初,至今已傳承三百多年。據有關史科記載,明朝末年,外江戲曾來普寧演出宋朝梁山伯好漢,喬裝下山攻打大名府的漢劇。其中有唱有舞,表演動人,深為當地農民所喜愛,因而學習扮演,當時稱為唱英歌,後來逐步將唱的部分刪去而保留下槌舞部分。英歌舞的道具是圓形木製短槌。表演人數沒有絕對固定,除隊頭玩蛇者外,舞槌的大體為16人、24人、32人、36人或者72人,可多可少,靈活機動。英歌舞者扮演的是梁山伯英雄好漢,所以,舞者臉部化妝是根據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徵而定。如頭槌大刀關勝是紅臉紅須;二槌黑旋風李逵黑鬚滿腮,倒鈎;三槌花和尚魯智深是個花點環須綠眼角怪樣;四槌行者武松卻描得英姿煥發、剛強無敵美男子;隊頭玩蛇的鼓上蚤時遷,臉上盤一條銀環蛇。英歌舞者服裝則與京劇中的“緊身短打”相似,上身坎肩,腳是人字形的裹腿。

普寧英歌傳承保護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普寧市文化館獲得普寧英歌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5] 

普寧英歌媒體評價

300多年流傳至今,潮汕地區的傳統節日以至各種慶典,都少不了英歌舞者的矯健身影。2006年,普寧英歌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近年來,普寧英歌舞的擁躉越來越多,這項潮汕地區的民間藝術,已走出鄉鎮、走向世界。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