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桑園圍

鎖定
桑園圍,又稱“桑園圍水利設施”,位於中國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鎮、九江鎮,順德區龍江鎮,大圍周長83.86千米,圍內面積達265.4平方千米 [9]  ,為桑基魚塘模式。
桑園圍始建於北宋時期,包括堤防、灌排渠道、水閘等;是中國古代最大的基圍水利工程,是珠三角灌溉農業發展的里程碑,在灌溉、防洪排澇、水運、維繫人居環境和良好生態,以及促進經濟和文化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桑園圍近千年的發展歷程,不僅是珠三角地區水利發展和佛山地區社會文化發展的重要歷史見證,也是中國東部經濟區拓展和重心南移的歷史過程的重要見證 [3] 
2020年12月8日,桑園圍被國際灌溉排水委員會列入第七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 [3]  ;2022年7月23日,桑園圍水利設施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列入第十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桑園圍
外文名
Sangyuanwei Polder Embankment System
地理位置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鎮、九江鎮,順德區龍江鎮
所處時代
明朝—民國
佔地面積
265.4 km²
保護級別
第七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第十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全    長
64.84千米

桑園圍歷史沿革

唐代中後期,部分中原人士為躲避戰亂陸續南遷珠江三角洲。然而,珠江洪水頻發,嚴重威脅村民居住和生產安全 [2] 
據《南海縣誌》記載:桑園圍在北宋徽宗年間(1101—1125)始築東、西堤,4年後再築吉贊橫基,分別分為沙頭中塘圍、龍江河澎圍、桑園圍、甘竹雞分圍 [3]  。北宋徽宗崇寧、大觀年間(1102—1110年),廣南路憲張朝棟牽頭治理,在西樵山下沿西江、北江築堤防洪 [2] 
元代,對東西圍加高培厚,高約3~4米 [8] 
桑園圍 桑園圍
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六月吉贊橫基決。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九江堡鄉紳陳博民請旨,率眾築壩甘竹灘,堵塞倒流港,連接西北兩江防洪堤,桑園圍雛形初顯。永樂八年(1410年),李村基決。永樂十三年(1415年),七月李村基決、海舟基決。九堡助工修復。景泰元年(1450年),明代宗賜名九江鄉為儒林鄉。景泰三年(1452年),置順德縣。成化十八年(1482年),河清段西基崩。各堡助工修復。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海舟基決。各堡論糧助築,始有論糧助築之文。弘治元年(1488年),海舟基決,殃及沙頭。各堡助工修復。嘉靖十四年(1535年),五月崩基。萬曆十四年(1586年),五月至七月西海基漫頂,吉贊基決。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西海基、吉贊基皆決。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五月沙頭三江等墟皆潰。沙頭堡基決,附近自行築復。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四月至六月沙頭三江等墟皆潰。萬曆四十年(1612年),夏,海舟基陷。大修,十堡計畝派築。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甘竹堡人黃岐山以石固堤,重修雞公圍,鄉民感激,稱該段堤防為“黃公堤”。這是見諸文獻桑園圍最早以石修堤的記載。崇禎七年(1634年),六月大洋基決。崇禎十四年(1641年),五月至六月大水崩基。邑令朱公光熙揖俸賑施,傳各堡合力築復。朱公並請當事助工修復,明年復捐修鎮湧堡南村各堤及各竇穴,民獲寧宇。明末,桑園圍形成了沿江有堤、河涌有圍、圍內有排灌溝渠的獨具特色的基圍灌排工程體系。平時通過閘竇調節圍內外水量,進行農田排灌;汛期來臨則關閉竇閘大門 [2]  [8]  [12] 
清順治四年(1647年),六月初八日,吉贊橫基隳裂二十餘丈,各堡傳鑼築復。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五月十九日大雷雨八晝夜,桑園圍吉贊基(橫基中段)決三十九丈,九月九日築復。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夏大水,五月漲甚,吉贊基潰,基圍多壞,五月初六日,西、北江潦齊發,自三水以下連決十九圍。康熙四十年(1701年),五月大水,桑園圍吉贊基潰,免被災錢糧三分之一。雍正三年(1725年),四月大水,西江水溢,基圍多潰,飢,龍山鄉夏四月大水,基圍多潰,飢,鬥米百錢,清廷免徵受災田畝應納錢糧三分之一。雍正五年(1727年),大中丞傅泰動用公款修築海舟堡三丫基。三丫基採石修築,為南海境內堤圍用石修築之始。乾隆八年(1743年),五月大水,桑園圍吉贊基潰。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五月,吉贊橫基決三十餘丈,西潦潰堤,基圍決壞,淹蕩田禾、塘魚,房屋倒塌無數,六月始退。乾隆五十年(1785年),設九江廳,分治九江、沙頭、大同、河清、鎮湧5堡,由主簿直接掌管,九江廳改稱為主簿。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桑園一圍,地連兩邑,堡分十四,煙火萬家,東、西兩堤,長亙百餘里,貢賦五千有餘,為廣屬中基圍最大之區。”每逢大旱之年,周邊許多地方農田無法適時耕作,“而圍民早已得水灌溉,翻犁播種,踴躍春耕。”桑園圍因大水決口二十二處。順德紳士、翰林院編修温汝適提出必須聯合南海十一堡、順德三堡共同出資修築。18世紀末,桑園圍已成為中國古代最大的基圍水利工程。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至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桑園圍通修的費用主要向全圍內各商家民户攤派。考慮到民力所限,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温汝適上疏兩廣總督請求成立籌備桑園圍修築基金。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時任兩廣總督阮元奏準歲修專款,獲得無息國庫銀八萬兩貸給商户,每年生息九千六百兩,以五千兩還本,四千六百兩用作修堤費,債務還清後,其利息全部作修堤費用。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廣州十三行行商伍、盧兩家捐銀七萬兩,改建圍內險段為石堤。同年,編修桑園圍《己卯歲修志》。從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起,每逢全圍大修,桑園圍總局對財政的預算、結算、報銷形成了一定的程序。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編修桑園圍《庚辰捐修志》。嘉慶年間(1796年—1820年),桑園圍內的的吉贊橫基、三丫基、禾叉基等處險要堤段改築石堤“一千九百餘丈”。七千餘丈的土堤也在臨水面加砌石護坡。道光十三年(1833年),編修桑園圍《癸巳歲修志》。道光十四年(1834年),桑園圍管理補充章程,經廣州知府核定頒佈。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編修桑園圍《甲辰歲修志》。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編修桑園圍《己酉歲修志》。咸豐三年(1853年),編修桑園圍《癸丑歲修志》。同治六年(1867年),編修桑園圍《丁卯歲修志》。同治九年(1870年),南海人盧維球總輯集刻成《桑園圍總志》。同年,在南海河神廟內立《桑園圍全圖碑》,所繪製桑園圍圖系採用西方繪圖技術繪製的第一幅水利專題圖。現存於佛山市南海區博物館新館。光緒九年(1883年),《九江儒林鄉志》21卷刻本刊行。光緒十二年(1886年),桑園圍制定了《救基章程》。光緒十五年(1889年),由南海鎮湧堡舉人何如銓負責編纂的《重輯桑園圍志》刊刻。光緒二十年(1894年),近代民族工業創始人、桑園圍簡村人陳啓沅捐資修建吉水竇。光緒年間,桑園圍堤總長11000餘丈,圍內築有竇閘51處,圍內田地“一千數百頃”,是珠江三角洲最大的基圍水利工程。文獻記載桑園圍“周環百有餘裏,圍內居民數十萬户,農桑田地一千數百頃”,被譽為“粵東糧命最大之區”“近省第一沃壤”“廣屬中基圍最大之區” [2-3]  [8]  [12] 
民國初期,桑園圍順德縣龍江段加高並聯圍。民國三年(1914),桑園圍西基茅崗蘇段決堤,水深七八尺,民房浸至木樓底,民間稱“甲寅大水”。民國四年(1915年),7月上旬,多大雨,西北江同漲,出現歷史最高水位。桑園圍崩決,水深1丈2尺,含東基上沙太師祠前堤段,史稱“乙卯水災”,洪水淹沒門楣。同年,桑園圍通修,全圍加高三尺。民國九年(1920年),全圍議定了《傳鑼搶救簡章》。民國十三年(1924年),桑園圍增建歌滘、龍江、獅頷口三座水閘後,成為一條較完整的園圍。民國十四年(1925年)至民國十五年(1926年),在南海、順德兩地極力主張下,先後修成了獅頷口、龍江和歌滘水閘,這三座水閘採用採用新型的鋼及混凝土材料,改變了以前那種堤外防大洪水、堤內防小洪水的狀況,桑園圍至此成為一條閉合的、人工控制的堤圍。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何炳堃任總纂刊印《續桑園圍志》。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順德縣設圍董聯合會,各地堤圍設圍董會。民國37年(1948年),實施沿江主要堤圍堤頂寬3米,外、內坡比1:2(即橫2米,高1米);內河基圍依照大汛水位加高1米,堤頂寬2米。1949年,西江下游出現50年一遇洪水,樵北圍潰決多處 [3]  [5]  [8]  [12] 
1951年,南順桑園圍管理處成立。20世紀50年代官山水閘修建後,桑園圍與樵北大圍聯成一體,合稱為樵桑聯圍。經過聯圍、培堤、整治險工等措施,桑園圍區域整體防洪標準由原來不足10年一遇提高至50年一遇。20世紀90年代初,桑園圍內灌溉農田仍有20多萬畝,人口21萬人。1998年6月29日,特大洪水來襲,樵桑聯圍水閘崩決。南海、順德數萬軍民以桑園圍吉贊橫基和東基作第二道防線,保住了圍內人民生命財產安全。2008—2009年,為提高官山湧吉贊堤段排澇能力,在吉贊堤段吉贊竇原址上建成了吉贊電排站。目前尚存6.2萬畝。儘管如此,桑園圍歷史與現實價值卻不容小覷 [2]  [5]  [8]  [12] 

桑園圍地理環境

桑園圍位置境域

桑園圍位於珠江流域珠江三角洲中上部、廣東省中南部,北接樵北大圍,南隔甘竹溪與順德區齊杏聯圍相望,西臨西江干流,東以官山湧和順德水道為界 [8] 桑園圍周長83.86千米,圍內土地面積265.4平方千米,行政區包括佛山市南海區九江鎮和西樵鎮的大部,以及順德區龍江鎮全部和勒流鎮勒北村的一部分 [10] 

桑園圍地質地貌

桑園圍屬平原水網地區,地勢平坦,河涌交錯。北部、中部及南部有少量台地和山丘,如西樵山、錦屏山和龍山等。其中,西樵山最高海拔344米,是桑園圍地勢最高的地方;台地海拔多在20~30米之間。其餘大部分是沉積物組成的沖積平原,高程大多在5米以下 [8] 
在平原沉積物中,有𧒽和蠔的發現,如九江圩的西江堤後地表2米多深沙層和下部黑色淤泥層的分界處有半鹹淡水生文蛤,用14C測得年代為5865±95年;在九江龍船洲地下3米深處有牡蠣,用14C測定年代為6985±105年。圍內地面以下2~3米處存在厚達2米的沉柴或泥炭土層,是這一帶曾經為古沼澤窪地的沉積物證。由此可見桑園圍在石器時代已經形成沼澤平原,且已有淺水海灣存在。丘陵台地是桑園圍堤修建的基礎,如飛鵝嶺丘陵台地區向東南沿西江正幹延伸,直至東南部的九江丘陵台地區和牛山丘陵區,是桑園圍西堤修建的基礎。因此,桑園圍大圍是利用分佈在三角洲平原上的山丘和台地,順河岸水勢築堤護田而逐漸形成的大型堤圍區域 [8] 

桑園圍氣温氣候

桑園圍地處北迴歸線以南,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氣候温和,降水豐沛。根據氣象部門資料統計,多年平均氣温為21.9℃,多年平均無霜期南海區為346天,多年平均年日照時數南海區1808小時以上。另據南海氣象局資料,多年平均年降雨量1620毫米,但降水有明顯的季節變化,主要集中在雨季(4—9月),約佔全年的80%。據1964—2005年共42年的實測年最大24h暴雨系列資料統計,年最大24h暴雨均值為127毫米,最大日降雨量為280毫米(1999年8月23日) [8] 
在每年的5—11月間,桑園圍全區均可能受熱帶氣旋影響,尤以7—9月最頻繁,佔全年的70%以上。據1950—2005年56年的資料統計,在廣東、廣西和海南沿海登陸的熱帶氣旋共294次,其中對佛山市有不同程度影響和破壞的颱風共91次,平均每年1.6次,約佔華南沿海登陸氣旋次數的31%。熱帶氣旋風向以東風和東北風較多,熱帶氣旋發生時,往往帶來暴雨和暴潮 [8] 

桑園圍水文水系

  • 徑流特性
桑園圍區域外圍天然徑流主要來自西、北江。據實測資料統計,徑流的年際變化較大,三水站多年平均年徑流量450.8億立方米,豐水年最大年徑流量932.7億立方米、平均流量296立方米/秒(1997年),枯水年最小徑流量94.7億立方米、平均流量300立方米/秒(1963年),豐枯比為9.87;馬口站多年平均年徑流量2322億立方米,豐水年最大年徑流量3154億立方米、平均流量10000立方米/秒(1973年),枯水年年最小徑流量1210億立方米、平均流量3840立方米/秒(1963年),豐枯比為2.60。洪水特性方面,桑園圍東面是順德水道(北江干流),西面是西江。西江洪水峯高量大、歷時長、漲落較緩慢,洪水過程多呈多峯型或肥單峯型。北江洪水峯型尖瘦,量小、歷時短、漲落較快,以單峯和雙峯過程為多。西北江洪水經思賢滘調節後,以下河段控制站三水、馬口站的洪峯峯型和過程具有相似於西江而略帶北江洪水的特徵。三水站實測最大洪峯流量16200立方米/秒(1994年6月19日和1998年6月26日),馬口站實測最大洪峯流量為5800立方米/秒(2005年6月24日) [8] 
  • 潮汐特性
桑園圍地處珠江三角洲腹部,水流受下游珠江河口潮汐的影響,洪水期徑流強大,北江潮區界在稔海—三善滘,潮流界下移至萬頃沙西附近。枯水期徑流鋭減,潮汐影響力增強,潮區界上移,北江潮區界移在蘆苞—馬房之間,潮流界移至西南閘附近。西江潮區界可達德慶縣,潮流而上可達高要市的三榕峽口。潮位過程線的形狀呈不對稱正弦曲線,漲潮歷時短,落潮歷時長。枯季漲潮歷時比洪季長,而落潮歷時則相反,這與徑流季節性變化的影響有着直接的關係 [8] 
  • 水系
桑園圍地處珠江三角洲中部網河區。西、北江環繞圍外,圍內河流縱橫交錯,形成水網,圍外主要河流有西江干流、北江干流順德水道、甘竹溪等。西江是珠江的主幹流,發源於雲南省沾益縣馬雄山東麓,在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思賢滘與北江匯合後進入三角洲網河區,最後經廣東省珠海市的磨刀門注入南海,幹流長2075千米,平均坡降0.58‰,流域面積35.3萬平方千米。其中在桑園圍南海區境內長30.5千米,河面寬約1000~4500米;在順德區境內長12.6千米,河面寬約700~2000米 [8] 
  • 河流
北江是珠江流域的第二大水系,發源於江西省信豐縣油山東麓。自江西省流入廣東省南雄市境後稱湞江,至韶關市武水匯入後始稱北江,南流至佛山市三水區思賢滘與西江干流相通後,進入珠江三角洲網河區,主流由沙灣河道注入獅子洋經虎門出南海。從發源地至三水市思賢滘,北江干流全長468千米,總落差305米,河道平均比降為0.26%。其中在桑園圍南海區境內長約20千米,大部分是沙質河牀,河面寬約600~1200米;在順德區境內長約10千米,河面寬約250~800米 [8] 
甘竹溪是溝通西江干流水道與北江干流水道的河道,起點在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甘竹灘口,終於順德水道的三槽口,河長14.6千米,河面寬100~300米。水量主要來自西江,佔西江馬口水文站流量的9%,故以西過北為主,且受南海潮汐影響,每天兩次漲潮和兩次落潮。1974年甘竹灘發電站建成後,河水常從三槽口流向順德支流,出現負流現象 [8] 
桑園圍內河涌水系共有279條,總長度742.62千米。其中主幹河涌22條,總長度138.13千米 [8] 

桑園圍工程體系

桑園圍圍堤

桑園圍周長83.86千米,圍堤工程全長64.84千米,包括吉贊橫基、西江堤、北江堤和甘竹溪堤,主要抵禦西、北兩江洪水及湧潮洪水的威脅。其中西江堤和甘竹溪北堤西段統稱為“西基”或“西堤”,自西樵鎮河崗村西樵、白坭交界處至順德區龍江鎮西安亭,長42.95千米;北江堤和甘竹溪北堤東段統稱為“東基”或“東堤”,自西樵鎮西樵大橋底至順德區龍江鎮西安亭,長19.89千米 [8] 

桑園圍河涌水系

桑園圍內河涌水系縱橫,構成完善的灌排渠系及水運網絡,主要負責圍內灌溉輸水和排澇。不完全統計,圍內具有歷史信息的河涌水系共有61條,總長度288.5千米。其中主幹河涌16條,總長度81.2千米。歷史上較為著名的有九江大涌、九曲湧、龍山大涌、龍江大涌等。此外,桑園圍內一些古村落歷史悠久,村內古河涌在灌排、水運、維繫人居環境和良好生態方面,也發揮着重要作用 [8] 

桑園圍閘竇

閘竇是桑園圍內的控制工程,具有引水、排水、擋潮、通航等功能。桑園圍內的閘竇大多是涵閘。有的竇閘“人”字形閘門能夠根據圍內外、上下游水情自行啓閉,內澇水位高時自動開啓進行排水,外潮或洪水水位高時自動閉合擋潮。有些竇閘上還刻有水則,對水位進行定量控制。少量竇閘還有閉閘期間民船通過的筏道。《浮生六記》中形象描述了桑園圍灌溉機理:“引至園田成熟處,每一字號圈築高堤,以防潮汛。堤中通有水竇,用閘啓閉,旱則長潮時啓閘灌之,潦則落潮時開閘泄之。”桑園圍內有各類古閘竇63處 [15]  ,包括:佛山市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分別為吉水竇、下北石塘閘、龍江新閘;南海區不可移動文物3處,分別為龍湧閘、下東雙湧口竇閘、民樂竇;順德區不可移動文物2處,分別為炮台湧閘、吳湧水閘 [8]  ,其中,保存完好的竇閘30座,遺址尚存的古閘竇14座,封堵竇閘9座,原址重建竇閘10座 [15] 
  • 吉水竇
吉水竇位於南海區西樵鎮西樵村吉水湧上,始建於明代(一説始建於宋代徽宗年間),清光緒甲午年(1894年),民族企業家陳啓沅捐資重修。吉水竇的結構採用中國石拱橋的建築原理,重修至今仍堅固如初。主體保存基本完整,結構相對穩定。竇面已成為公路。吉水竇對研究桑園圍水利發展與古竇閘的建築有一定的歷史價值 [13-14] 
吉水竇 吉水竇
  • 下北石塘閘
下北石塘閘位於南海區九江鎮下北社區石塘村。始建年代不詳,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重建。坐西北向東南。方形花崗岩石竇閘,長8米,闊4米,高3.5米。雙閘單門竇閘。木門已破爛,雙閘閘槽清晰可見。竇閘東南側面石上分兩行橫書陰刻“石塘閘”“光緒拾五年重建”。上置大石板為欄板。石塘閘兼具橋樑功能,主體保存基本完整,部分結構破損 [8] 
下北石塘閘 下北石塘閘
  • 龍江新閘
龍江新閘位於順德區龍江鎮龍江社區的龍江大涌上,興建於民國十四年(1925年)。閘南北走向,跨越東海水道,四閘墩三航道一拉槽,旁有埠頭。全閘長約22米,墩寬約13米,建築佔地面積約700平方米。閘墩由花崗岩構築,中間橋墩的兩端均置三角形、圓形分水尖。墩上陰刻“水則”字樣。中間橋身呈拱形,兩肩開兩個拱形小孔以分流異漲河水並減輕結構自重。新閘採用了俗稱“紅毛泥”的水泥、人力捲揚機、工字鐵等,安全係數較大。龍江新閘是當時南順桑園圍中航道較寬、規模較大、比較完整的水閘。龍江新閘基本保存原有的結構和建築規模。閘墩用花崗岩構造,保存完好,兩邊的花崗岩石梯也基本保存原貌 [8] 
龍江新閘 龍江新閘

桑園圍文物遺存

桑園圍水利管理建築

根據同治《南海縣誌》記載,乾隆六十年(1795年),桑園圍紳民在海舟堡李村上墟(今西樵鎮麥村)建河神廟,是全圍祈求消除水患、保佑太平的祭祀中心,同時具有全圍水利管理和組織的集廟議事功能。目前僅存遺址。河神廟附近的文瀾書院是全圍士紳代表議事的地方,原佔地面積約700平方米,磚石結構,存建築面積約300平方米 [8] 

桑園圍水神崇拜建築

桑園圍的水神崇拜建築主要有洪聖廟(祀南海昭明龍王)、北帝廟、天后廟(或天妃廟,祀海神)、龍母廟等。其他也有與各種神佛合祀的,如三聖宮、三界廟、三官廟、三元宮,是祭祀天、地、水三大帝的。初步統計,桑園圍內現存各地的水神廟宇共有65處,包括1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西樵山蟠龍洞龍母廟)和1處區不可移動文物(簡村北帝廟)。其中:洪聖廟8處,北帝廟33處,天后廟14處,龍母廟9處;治水人物陳博民公廟1處 [8] 
  • 龍母廟(西樵山蟠龍洞)
龍母廟位於南海區西樵山蟠龍洞內。建於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984年、1999年、2004年維修。坐東向西。建築面積約404平方米,為磚木結構、硬山頂、綠釉花卉勾頭、滴水剪邊,檐口飾木雕花草圖案。門聯為:“龍性真誠威靈四海,母恩廣大德被羣黎。”供奉龍母。主體保存基本完整,經修繕結構穩定。廟前加建水泥亭等 [8] 
西樵山蟠龍洞龍母廟 西樵山蟠龍洞龍母廟

桑園圍水利碑刻

根據實際調查,桑園圍內現存與水利相關的碑刻18通,分列如下:
碑名
介紹
清代石碑,原立於南海區西樵鎮海舟村西北部南海河神廟內,為清同治九年(1870)碑刻。該碑為墨料石質,長方形,高142釐米,寬83釐米,厚7釐米,碑額直刻篆書“桑園圍全圖”五字,碑文直刻28行楷書。後廟毀,被移去海舟鄉作鋪路石。存放於佛山市南海區博物館新館內。
2019年10月,南海電視台《知南海》系列報道第一集曾以“清代碑刻《桑園圍全圖》重現南海水利遺蹟”播出報道這一碑刻。
清代石碑,原立於順德龍江仙塘村閘頭街,高100釐米,寬46釐米,厚12釐米。
3通,均為清代石碑:
一塊原立於西江主幹流樵桑聯圍西樵堤段鐵牛坦險段,是九江廳與江浦司分段管理桑園圍西堤的界碑。高60釐米,寬35釐米,厚15釐米。
另一塊立於桑園圍西堤鎮湧村段,為桑園圍西基鎮湧、河清界碑。
第三塊立於坦東村,為坦東村和坦西村段的界碑。桑園圍“禁“字殘碑:清代石碑,西江主幹流樵桑聯圍西樵堤段鐵牛坦險段。民國,高91釐米,寬35釐米,厚11釐米。碑文:“奉憲:嚴禁盜空官基、斬伐樹木。如違送究。”
桑園圍公所禁碑
2通,清代石碑:
一塊原立於西江主幹流樵桑聯圍西樵堤段鐵牛坦險段。高46釐米,寬34釐米,厚12釐米,碑文:“如有偷取護基碎石捉獲,解到河神廟報知。當年罰銀十兩,捉獲之人所得。如不遵,送官究治,桑園圍公所。”
另一塊立於河清四村武陵侯廟附近。
清代石碑:碑文“本圍基段嚴禁牛隻往來。如違,許連子弟連牛孥到公局,賞花紅銀拾員,牛隻充公。玉帶圍公禁。”其他信息不詳。
民國石碑,原立於順德龍江順德支流水道,高97釐米,寬46釐米,厚12釐米。
民國石碑,存於南海區博物館,由4塊殘碑拼接,長約133釐米,寬96釐米,厚13釐米。
民樂竇碑刻
7通。
參考資料: [8] 
龍江鎮官田村洪水題刻 龍江鎮官田村洪水題刻
此外,桑園圍內存洪水題刻4處 [15]  。一處位於順德區龍江鎮官田村,為民國四年(1915年)水災的內河水位題刻,上刻“乙卯年水則”,距地面約2米,刻深約2毫米。一處位於九江鎮煙橋村煙橋正道門樓上,分別刻有民國三年(1914年)和民國四年(1915年)年兩年的洪水題刻。其中,民國三年(1914年)洪水題刻位於距離地面近3米的磚壁上,分別刻於門樓左右兩側,左側為“甲寅水災”“初三日”,右側為“民國三年”“閏五月”;民國四年(1915年)洪水題刻刻於門楣右側的壁畫中,刻有“乙卯六月初一日” [8] 

桑園圍古橋

桑園圍內古橋眾多,各種古橋依河涌而建,是古河涌水系的歷史見證。桑園圍有古橋32座,其中宋代古橋2座,明代古橋12座,清代古橋19座,民國古橋4座。此外,有廣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為龍江鎮的貞女橋;佛山市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為探花橋、三元橋、旺崗躍龍橋;區不可移動文物5處,為南海區九江鎮的沙嘴石橋、西樵鎮的儒溪拱橋,以及順德區龍江鎮的見龍橋、大陳湧橋、小陳湧橋 [8] 
  • 貞女橋
貞女橋,又名“老女橋”,位於佛山市順德區龍江鎮世埠居委會長路村,始建於宋嘉定四年至八年(1211—1215年),由貞女吳妙靜捐建,是桑園圍最古老的橋樑。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廣東督學張希舉於貞女橋上建“貞女遺芳”牌坊。橋樑東西走向,跨越白鶴灘,寬3.5米,長49.6米。原為五孔石樑橋,現存一個橋孔、三段橋面和部分引橋。橋墩由紅砂岩石砌築。橋面雜有青石、鹹水石、麻石等石料。牌坊坐東向西,兩柱單間沖天式。寬2.5米,高5.2米,鴨屎石質,額枋陽刻“貞女遺芳”行隸大字。石柱由高大、素面的抱鼓59石夾護,柱上有明代學者湛甘泉題字,柱頭雕有云紋。是順德現存文獻記錄中最早的五孔石樑橋,有重要價值 [8] 
貞女橋 貞女橋
  • 探花橋
探花橋位於南海區九江鎮下西村大伸湧口。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陳子壯中探花後,往九江下西村探望其外祖父朱讓時所建。清嘉慶五年(1800年)拆除原木橋重建為石板拱橋,1994年九江鎮政府及下西村委會集資重修。橋呈西北東南走向。橋為平鋪花崗石板橋,並築有護欄,長11.3米,寬1.85米,高2米。橋的兩邊設有望柱、欄板,橋欄中間刻有“探花橋”三字。該橋具有一定的歷史和科學價值。目前探花橋整體結構保存較好。橋墩下部仍保存明代風格,上部為清代重修後保留 [8] 
探花橋 探花橋
  • 三元橋
三元橋位於九江鎮儒林社區船欄街側,橫跨九曲湧,石砌拱橋。始建於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因橋旁建有三元廟而得名。呈東西向跨湧。花崗岩石壁單拱橋,長17.67米,寬2.44米,高2.3米。有欄板和柱,中間欄板刻有“三元橋”三字。該橋對研究清代水鄉橋樑建築具有一定歷史和科學價值。目前形制結構基本完好。部分欄板1996年維修 [8] 
三元橋 三元橋

桑園圍歷史文化

桑園圍名字由來

桑園圍,顧名思義,歷史上因大片種植植桑樹而得名 [10]  。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崇禎《南海縣誌》中首次出現了“桑園圍”名稱。該志卷二《政事志》“大修各基竇防水”記載:“去夏潦決各圍,知縣朱光熙捐俸躬賑,至是復捐貲給各基,總率眾修復大柵圍、……鎮湧堡、南村、桑園圍各基二千二百一十餘 [8]  。”

桑園圍水利專志

桑園圍從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開始有專志,並形成了由桑園圍總局局董於歷次大修完畢之後作志的傳統,至民國年間為止。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首次修志,建構了桑園圍的歷史,開始把南海、順德多處堤圍納入桑園圍的名義下進行敍述,各處基圍的開發史就成為桑園圍的修建史。流傳下來的三部志書分別是:清同治九年(1870年)《桑園圍總志》、清光緒十五年(1895年)《重輯桑園圍志》、1932年《續桑園圍志》 [3] 

桑園圍科研成果

1991年12月4日至6日,中國水利學會水利史研究會、廣東省水利學會和珠江志編纂委員會在廣東省南海縣聯合召開了“紀念桑園圍建圍880週年暨珠江三角洲水利史學術討論會”,並於會後出版了論文集 [11] 
桑園圍 桑園圍

桑園圍文物價值

桑園圍歷史價值

桑園圍灌溉工程遺產的歷史價值,突出體現在其在珠三角灌溉農業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其獨特的基圍水利發展模式。桑園圍作為灌溉工程遺產,它見證了珠三角地區農業和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歷史脈絡,見證了唐宋以來中國東部經濟重心南移的歷史過程,見證了中國古代水利工程科技發展和水利管理的發展脈絡,歷史價值十分突出分 [8] 
桑園圍的開發進程,伴隨着中國東部經濟區的拓展和經濟重心的南移,見證了珠三角地區農業開發的歷程,見證了佛山地區社會文化發展的過程。其完備的工程體系和宏大的工程規模在歷史上長期處於領先水平,承載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是嶺南水鄉地區標誌性的文化符號 [8] 

桑園圍文化價值

桑園圍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衍生了獨具特色的水利文化,具有典型意義的水神崇拜與祭祀文化與水利工程管理緊密結合,官督民辦的管理模式留下中國傳統水利管理的深刻文化烙印。桑園圍內划龍舟等獨具區域特色的水事民俗流傳至今,傳統的桑基魚塘、悠久的古村古鎮、輩出的歷史名人都成為桑園圍遺產文化的一部分 [8] 

桑園圍水利科技

桑園圍是一項獨創性圩垸水利系統工程,它巧妙地利用了珠三角地勢低窪、河涌眾多的生態特點,重點構築堤壩、竇閘、水塘、溝渠。部分竇閘使用‘人’字形木閘門,能夠根據圍內外、上下游水情調節,內澇水位高時自動開啓,進行排水,外潮或洪水水位高時自動閉合擋潮,十分科學 [2] 
桑園圍的科技價值主要體現在:科學的工程體系規劃,因地制宜利用地形修建圍堤,用最少的工程量實現防洪擋潮功能,圍內水系縱橫、竇閘林立,科學的規劃使桑園圍能夠利用兩江水位差實現自流引水排澇,因此實現比一般圩境更頻繁的水量交換和水環境效應;完備的基圍灌溉工程體系,包括基圍、河涌水系、竇閘控制工程、調蓄湖塘、農田與桑基魚塘,構成有機整體,共同實現防洪、灌溉、擋潮、排澇、水運等功能,為二百多平方公里土地上的農業生產和人類生存生活提供基本的安全和生產保障;各竇閘上普遍運用的水則,成為圍內水量調控的定量依據,體現了歷史時期水利管理與運營的較高水平;典型的竇閘人字形木閘門,能夠在內澇時自動開啓排水、湧潮時自動閉合擋潮,實現自動蓄泄調控的功能,用最小的管理成本實現水利效益;官督民辦、完備的管理制度是保障桑園圍水利工程持續運營九百多年的基本條件之一,桑園圍的管理制度從官方到民間、從機構組織到規章制度、從歲修制度到經費籌措、從防汛搶險到監督懲罰等方面構成一套完整的管理體系,充分體現了傳統水利管理的特點。桑園圍水利志書、規章、碑刻等水利檔案保存完整,它們是其科技價值的重要載體 [8] 

桑園圍工程管理

考慮堤線較長,桑園圍採用官督民修、基圍整體統管與分段管理相結合的管理模式。吉贊橫基一直由全圍通修管理,東、西堤段則實行“各堡分段經管”與“通圍酌量幫築”相結合的辦法,具體由各基主業户負責管理。乾隆年間桑園圍總局成立後,逐漸加強政府的監管職能。嘉慶和道光年間,桑園圍先後頒佈了三次管理章程,並最終由廣州知府核定,明確提出“分段經營,所以專責成而勤歲修”,強調堤圍管理必須厲行分段負責的制度。這些章程直至現在仍具有借鑑意義,成為今天桑園圍各種管理制度的重要歷史淵源 [8] 

桑園圍生態景觀

桑園圍灌溉工程遺產的生態價值突出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為桑基魚塘生態農業提供支撐;二是與圍內古村落佈局和建築有機融合,為安全、良好的人居環境提供保障。
桑園圍是珠江三角洲平原特有的水利工程類型,它所衍生的桑基魚塘是珠江三角洲具有鮮明特色的農業生態系統,。桑園圍屬於網河地區,圍內河涌縱橫密佈,地勢低窪,洪潮災害給圍內農業土地河流挾帶而來的泥沙雖然可以通過潮災害得以減輕,但許多河汊相繼堵塞。上游河流挾帶而來的泥沙雖然可以通過倒流港進入堤圍內沉積,使低窪的土地有所加高,但沉積量小,有些窪地比堤外水位還要低,若遇暴雨或長時間大雨,堤內積水不易宣泄,極易造成內澇。明代以來,隨着人口增加,人們把低窪積水地挖深擴築為塘,將泥土覆蓋在塘的周圍堆砌成基,或結合築堤取土,將窪坑深挖為塘,既有利於洪潮災害的防治,又擴大了農業生產。因此,桑基魚塘是當地人民在與洪、澇、潮等災害長期鬥爭的實踐中,通過築堤圍墾、修建竇閘、開發與改造窪地和河灘地,因地制宜地充分利用水土資源,逐步發展起來的一種特殊的農業生態系統。由於九江地形特殊,子圍眾多,桑基魚塘最早在九江出現。清代,隨着珠江三角洲商品經濟的發展,以及桑園圍內子圍的修築,桑基魚塘農業生產規模日益擴大 [8] 
桑園圍古水利工程體系與圍內古村落的有機融合是桑園圍生態價值的又一重要體現。目前桑園圍內有中國傳統村落和中國歷史文化名村2處,即西樵鎮松塘村和九江鎮煙橋村,廣東省古村落和廣東歷史文化名村2處,即西樵鎮村頭村和簡村。這些古村落整體格局與圍內河涌水系融為一體,體現了水利工程對鄉村美好環境的營造和提升。如煙橋村全村地勢低窪,村落四面環水,三面是竹林,村前河道曾有南北兩座水閘,河涌、竹林、水閘,以及村內南北大道上的炮樓,合成一個嚴密的“保護圈”,護衞着村莊的平安。歷史上九江多次發大水,流來的雜物被竹林阻隔,極大減輕水災損失。河涌和竹林被人們稱為“護村河涌”“護村竹林”。與煙橋村不同,村頭村位於崗地,人們藉助崗地修築堤圍,依河岸砌築高岸基,來保障村落不受水淹。簡村的環村水系成“日”字形分佈,河道最寬處近20米。近代民族工業創始人陳啓沅是簡村人,因而該村蠶桑業一度興盛,環村河涌沿岸修建了眾多水埠。初步統計,不足1.5千米的歷史河段內,就有58處埠頭。桑園圍古水利工程與古村落完美結合,充分體現了桑園圍是典型的生態工程,是可持續利用工程的典範 [8] 

桑園圍文物保護

桑園圍整體保護

2019年,廣東省水利廳和佛山市政府決定啓動桑園圍申報世界灌溉遺產工程工作,並委託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開展前期基礎研究 [3] 
2020年1月,中國國家灌溉排水委員會正式公佈佛山桑園圍入選2020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遺產4個國內候選工程之一 [3]  。同年1月19日,廣東佛山基塘農業系統被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列為第五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4] 同年5月,佛山市政府召開推進桑園圍申報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工作會議,研究推進桑園圍申報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工作 [3]  。同年5月,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佈了第一批廣東省歷史文化遊徑,佛山桑園圍歷史文化遊徑名列其中。該條歷史文化遊徑包括:松塘村—民樂竇—吉水竇—西樵山—煙橋何氏大宗祠—下北石塘閘—探花橋—九江吳家大院 [7]  。為保障申遺工作推進,6月,成立由市長任組長的桑園圍申報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工作領導小組,指導和推動桑園圍申報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工作。12月8日,桑園圍被國際灌溉排水委員會在第71屆國際執行理事會線上會議上宣佈入選第七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 [3] 
2021年10月,佛山市正式印發《佛山桑園圍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保護與利用規劃(2020-2035年)》,提出按照“系統規劃、功能優先、科學保護、合理利用”的總體原則,統籌推進灌溉工程遺產水利功能持續發揮和遺產資源保護、利用、發展 [5] 
2022年3月29日,桑園圍水脈規劃在南海西樵發佈 [6]  。同年7月23日,桑園圍水利設施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列入第十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1] 

桑園圍局部保護

2002年7月17日,貞女橋被列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吉水竇被列為佛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2009年,順德區龍江鎮入選廣東省第二批歷史文化名鎮。
2010年,西樵鎮松塘村入選第五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名錄。
2012年,西樵鎮松塘村入選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2014年,南海區西樵鎮入選第六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錄。
2015年,九江鎮煙橋村入選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西樵鎮百西村頭村、簡村入選廣東省古村落名錄。
2016年6月,下東雙湧口竇閘列入第四批佛山市文物保護單位名錄 [8] 
順德龍江桑園圍保護牌 順德龍江桑園圍保護牌

桑園圍旅遊信息

  • 交通信息
可自駕到達桑園圍。
西樵山南麓的萬畝桑基魚塘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