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桃潭浴鴨圖

鎖定
《桃潭浴鴨圖》是清代畫家華嵒創作的紙本設色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該圖上半幅的沒骨桃花,倒垂柳枝;下半幅的水墨碎石小草。還有以淡顏色染出的水波,以墨筆勾勒出的鴨子。該圖章法空靈巧妙,畫面簡潔,生活情趣饒足,貫穿着喜氣洋洋的氣氛。 [1-2] 
中文名
桃潭浴鴨圖
作    者
華嵒
材    質
紙本
幅    式
立軸
規    格
縱271.5釐米,橫137釐米
創作年代
清代
畫作類型
設色畫
現收藏地
北京故宮博物院

桃潭浴鴨圖畫作內容

桃潭浴鴨圖 桃潭浴鴨圖
畫中,水潭畔幾枝桃花盛開,色豔如錦。又有細長而柔軟的柳枝穿過桃花繁複的枝條垂下,觸及清澈的潭水。一陣微風吹來,桃花花瓣落到水面上,產生漣漪,引起一隻鵯鴨子的注意,它於是好奇地扭頭觀望,欲啄又止。 [3] 
畫面左上方有自題五言詩一首“偃素循墨林,巽寂澄洞覽。幽叩渺無垠,趣理神可感。剖靜汲動機,披輝暨掬闇。洪桃其屈盤,炫燁乎鬱焰。布護靡間疎,麗芬欲ꑈ斂。羽泛悦清淵,貌象媚瀲灩。純碧系遊情,爰嬉亦爰攬。晴坰蕩流温,靈照薄西崦。真會崇優明,修榮憓翳奄。”末款“壬戌小春寫於淵雅堂,新羅華嵒並題”。鈐有“布衣生”“華嵒”印二方。另有“被明月兮佩寶璐”等四方印。 [1] 

桃潭浴鴨圖創作背景

該圖是創作於乾隆七年(1742)的作品,時年華氏61歲,正是他藝術成熟之後愈見爐火純青的時期。 [2] 

桃潭浴鴨圖藝術鑑賞

桃潭浴鴨圖構圖

該畫的佈局將所畫的景物主要集中畫幅上、下兩端:在下端畫一泓寬闊的池塘,在池塘淺處河牀上散立着大小不一的亂石、散石,橫列於河牀一側;湖石長有數束雜草,在微風吹拂下左右搖曳;河塘水波盪漾,在嬉水的鴨子攪動下,更顯得波紋起伏,中間畫有一隻鴨子正在嬉水游泳,畫幅上部畫有數株盛開的桃花和幾株倒垂的柳枝,用濃淡不一的墨色點染。 [2] 

桃潭浴鴨圖技法

《桃潭浴鴨圖》局部
《桃潭浴鴨圖》局部(2張)
畫家以濃豔的硃砂色繪桃花,點染並用,用沒骨法隨意點染,深淺相間,花朵繁密,遠視如噴火蒸霞一般,顯得燦爛奪目,效果鮮活而生動;以濃淡不同的墨筆勾寫桃枝、柳枝以及岸邊春草,筆法簡括而灑脱。畫家重點刻畫了鴨子,用小寫意,其筆墨松秀靈活,用松活的渴筆勾勒出鴨子羽毛,略加皴染,有一種沙溜溜、毛絨絨的質感,逼真地表現出羽毛蓬鬆的質感;它撥動蹼掌、轉頸而視的動態也被刻畫得十分真切。鴨子的動態生動活潑,神情活靈活現,鴨子似乎是在圍繞着垂於水面的柳絲嬉遊。通過這一細節的描繪,活潑可愛的鴨子將畫面上下串通,融為一體,起到了承上啓下的作用。整個畫面裏墨彩濃淡相宜,筆法張弛有度,充盈着濃濃的田園詩意。 [3]  [2] 

桃潭浴鴨圖作品評價

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汪亓:此圖是華嵒用其獨具一格的小寫意回法繪出,桃花、柳條和岸邊的小草雖然用筆簡練,但色彩濃淡相宜,行筆張弛有度。使濃濃的春意直撲人面,對野鴨毛羽,姿態細微之處的表現則反映出畫家善於捕提大自然中的天然情趣,井能將之巧妙地安排在作品中間,給人以清新悦目之感。 [4] 

桃潭浴鴨圖作者簡介

華嵒(1682年—1756年),字秋嶽,原字德嵩,號新羅山人,又號白沙道人、東園生、布衣生、離垢居士。福建上杭人。初寓杭州,後客揚州賣畫,晚歸西湖,卒於家。工山水、人物、花魚、草蟲,遠師馬和元,近學陳洪綬、惲壽平、石濤,標新立異,機趣天然。工詩善書,書法鍾繇、虞世南,亦能脱俗。 [5] 
參考資料
  • 1.    華嵒桃潭浴鴨圖軸  .故宮博物館[引用日期2018-06-16]
  • 2.    蔣文光主編.中國曆代名畫鑑賞 下:金盾出版社,2004.09:2166
  • 3.    徐沛君著.中國古代繪畫100幅:人民美術出版社,2016.12:202
  • 4.    李湜主編.故宮書畫館第1編第2版:紫禁城出版社,2009.06:166
  • 5.    司惠國,張愛軍,王玉孝主編,草書通鑑,藍天出版社,2012.08: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