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桂山號

鎖定
桂山號,亦叫果敢號,舊名美齡號。在萬山羣島戰役中,是“江防司令部”的主要戰艦之一,屬步兵登陸艇。該艇在萬山羣島戰役中,在垃圾尾島被擊沉。解放戰爭勝利結束後,人民為了紀念光榮犧牲的桂山號戰士,遂將垃圾尾島更名桂山島
中文名
桂山號(果敢號)
外文名
Gui Shan
參戰時間
1950年
參與戰役
萬山羣島戰役
戰艦類型
登陸艦
噸    位
300
航    速
12節
排水量
358噸
艦    長
池敬樟
指揮官
郭慶隆
舊    名
美齡號

桂山號名字由來

桂山號命名之初,決定名為“井岡山號”,但羅榮桓首長覺得稱呼“井岡山號”,沒有海軍,沒有現代化,需要重新命名。 [1]  桂山號舊名“美齡號”,“美齡號”本來是民生公司省港遊輪,美國製造。國民黨國民政府南逃至廣州,將它定名“美齡號”,以備蔣中正宋美齡夫婦專用。人民解放軍兵貴神速,解放廣州。設在清代“三藩之亂”之一尚可喜平南王府(今迎賓館址)的國民黨國民政府,倉皇逃往台灣前夕,蔣中正下令“美齡號”自沉……
後來在盧作孚的幫助下,打撈已沉的“美齡號”,並維修完好,船便停泊於香港。
由於該艦艇將投入萬山羣島戰役,而萬山羣島屬於古時香山縣,而香山縣有五桂山,為了令艦艇帶有地域、海軍的特點,後經毛澤東為該艦最終定名“桂山號”。 [2] 

桂山號起義投誠

1950年年初,解放大軍開進雷州半島,解放海南島的戰役一觸即發。白崇禧派手下兩個處長來到香港,準備強制將停泊在香港的“桂山號”、“桂海號”兩艘大型海輪駛往廣西北海,用於運送軍用物資和兵敗時轉移官兵。
趙可任響應周恩來總理號召,毅然率廣西香港銀行職工通電起義,將港行兩艘登陸艇(桂山號、桂海號)駛回廣州交給當時廣東省軍管會主任葉劍英,受到中央人民政府的表彰。
隨後桂山號參與了解放萬山羣島戰役。 [3] 

桂山號投入海戰

該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海軍前身,“江防司令部”所屬主力戰艇之一。
1950年5月25日的萬山羣島海戰是桂山號,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海軍第一次面對的大型海戰。因為初期只擁有16艘的江防司令部所屬艦隊缺乏主力戰艦,於是對桂山號進行改裝。
桂山號裝有76.2毫米火炮2門,25毫米火炮4門。 [4] 
雖説經過改裝,由於作戰人員缺乏海戰經驗,加上作戰艦船通訊設備缺乏,以及情報人員提供之情報有誤的情況下,在突襲垃圾尾島過程中,遭到中國台灣地區海軍的炮擊,桂山號在中彈着火後不得不強行登岸。後來,該艦所有船員及搭載的131師的共約百名兵力均在登陸戰中陣亡,其中,包含該艦艦長池敬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