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核物理研究所

鎖定
核物理研究所(簡稱核物理所)是我國低能核物理研究的重要基地,招收攻讀碩士與博士學位的研究生,設有博士後流動站。全所現有科技人員185名,其中院士1人,研究員37人,副研究員38人,中級職稱人員73人,初級職稱人員37人。現任所長陳東風研究員,黨委書記姜山研究員。
中文名
核物理研究所
院    士
1人
副研究員
38人
研究員
37人

核物理研究所研究所貢獻

核物理所是由建院初、中期的二室、三室、四室、七室、十四室等室組成的,曾為我國原子彈氫彈核潛艇的理論計算、核參數的測量做出過重要貢獻。
50多年來,在全所幹部職工的共同努力下,基礎研究主要瞄準國際前沿,取得多項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理論與實驗結果;應用基礎研究主要瞄準國家目標,解決了多項國家重要基礎問題。歷年來共發表學術論文近500篇,SCI收錄340餘篇;共獲得國家級獎勵30項,部省級獎勵200餘項,培養碩士、博士研究生100多名。 [1] 

核物理研究所研究所名人

“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錢三強王淦昌彭桓武朱光亞鄧稼先于敏等多位院士在上述研究室工作過。

核物理研究所研究所設置

核物理所設有輻射效應研究室、核反應與核結構研究室、中子與裂變物理研究室、核數據研究室、串列加速器研究運行室、中子散射研究室和核物理應用研究室、行政辦公室、黨工辦公室。

核物理研究所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為:實驗與理論核物理(包括核反應、核結構以及放射性核束物理等)、核數據(包括核數據測量、評價與建庫)、核分析技術(包括中子散射、加速器質譜、中子活化分析、核效應分析等)、輻射物理(包括單粒子效應、核輻射效應、輻射生物物理等)。

核物理研究所研究設備

主要研究設備有HI-13串列加速器、600keV高壓倍加器、與加速器和反應堆配套的質譜儀、磁譜儀、中子譜儀、g譜儀以及專用的束流線與靶室等。這些設備和上述的研究方向主要分佈在北京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國家實驗室和核數據測量與評價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
HI-13串列加速器是八十年代初從美國引進並投入運行的,技術指標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投資1.89億元的串列加速器升級工程已經立項,工程建成後,將極大地提升實驗室的科研能力,為我國核物理科學研究工作做出新的貢獻。核數據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科學數據,在基礎科研、國防建設、國民經濟等很多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具有很高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中國核評價數據庫(CENDL)是國際上公認的五大核評價數據庫之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