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核桃膏藥病

鎖定
核桃膏藥病是中國得核桃產區的一種常見樹幹和枝條上的病害,輕者枝幹生長不良,重者死亡除危害核桃外,尚能危害、茶樹桑、女貞油桐、冊茱萸及楊屬等多種木本植物。
中醫病名
核桃膏藥病
外文名
Plaster Disease of Walnut
常見發病部位
樹幹和枝條
常見症狀
邊緣白色,後變鼠灰色
性    質
病名

核桃膏藥病基本信息

中文名:核桃膏藥病 [1] 

核桃膏藥病分佈及危害

核桃膏藥病是中國得核桃產區的一種常見樹幹和枝條上的病害,輕者枝幹生長不良,重者死亡除危害核桃外,尚能危害櫟、茶樹桑、女貞、油桐、冊茱萸及楊屬等多種木本植物。 [1] 

核桃膏藥病症狀

在核桃枝幹上或枝權處產生一團平巾的圓形或橢圓形厚膜狀菌體紫褐色,邊緣白色,後變鼠灰色,似膏藥狀,即病原菌的擔子果。 [1] 

核桃膏藥病病原

屬於真菌中擔子菌亞門的茂物隔擔耳菌。擔子果平伏革質,基層勤務絲層較薄,其上由褐色菌絲組成的直立菌絲柱,柱子上部與擔子果的子實層相連。子實層中產生的原擔子(下擔子)球形或近球形,直徑8~10微米。原擔子上再產生長形或圓筒形的擔子(上擔子)。大小為25~35微米×5~6微米,有3個隔膜,上生4個擔孢子。擔孢子無色,臘腸形,表面光滑,大小為14~18微米×3~4微米。 [1] 

核桃膏藥病病害循環及流行

病原菌常與介殼蟲共生,菌體以介殼蟲的分泌物為養料。介殼蟲則借菌膜覆蓋得到保護。病原菌的菌絲體在枝幹上的表面生長髮育,逐漸擴大形成膏藥狀薄膜。菌絲也能侵入寄主皮層吸收營養。擔孢子通過介殼蟲的爬行進行傳播蔓延,以菌膜在樹幹上越冬。土壤粘重,排水不良或林內陰濕,通風透光不良等都易發病。 [1] 

核桃膏藥病防治方法

第一,防治介殼蟲。使用松脂合劑,冬季每500克原液加水4~5升,春季加水5~6升,夏季加水6~12升噴灑枝幹,防治若蟲。
第二,加強管理。結合修剪除去病枝,或刮除病菌的實體和菌膜。並噴灑1:1:100倍波爾多液,或20%石灰乳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