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柴書林

鎖定
柴書林(1913年-1995年4月26日),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人。參加過“一二九”運動。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參加八路軍。抗日戰爭時期,任晉察冀軍區第三軍分區二十團營政治教導員,第六團黨總支書記,中共晉察冀邊區平北地委敵工部副部長,中共張北縣工委書記。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察區察北專區專員。1948年起任冀熱察軍區冀察軍分區司令部參謀長,軍分區副司令員,華北南下幹部總隊四支隊副司令員,皖南軍區池州軍分區副司令員。參加了遼瀋、平津、渡江等戰役。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華東軍區幹部部辦公室主任,華東軍區上海國防建築工程指揮部軍建處副處長。1954年任華東軍區工程兵部第二副主任。1955年起任南京軍區工程兵副主任兼建築部部長,上海警備區副司令員。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1995年4月26日在上海逝世。 [1-2] 
中文名
柴書林
國    籍
中國
籍    貫
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
出生日期
1913年
逝世日期
1995年4月26日

目錄

柴書林人物生平

柴書林,張家口張北縣饅頭營村人。他於1935年考入北平大學法商學院經濟系,當年12月,發生了"一二·九"愛國學生運動,柴書林積極投身到運動中,擔任法商學院三院學生會會長、北平學生聯合會組織部長。1936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3] 
1938年2月,為了尋求救國真理,柴書林徒步40多天到達延安,進入抗日軍政大學學習。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柴書林認識到武裝鬥爭在革命中的重要性,這也對他一生的革命實踐起了重要的指導作用。12月,柴書林來到晉察冀邊區,先後參加了“百團大戰”和“黃土嶺戰鬥”,歷任晉察冀軍區三分區二十團營政治教導員、團總支書記,晉察冀邊區平北地委敵工部副部長。 [3] 
柴書林(右二)與陳博文、蘇景一、郎寶信等 柴書林(右二)與陳博文、蘇景一、郎寶信等
1945年初,任中共張北縣工委書記、察蒙地分委副書記兼辦事處主任。這期間,他運用多年敵後抗戰取得的軍事、政治、民運等方面的工作經驗,率領一支60多人的騎兵小分隊,活動於張北、崇禮一帶,積極捕捉戰機,打擊殲滅日偽軍,為開闢察北地區、打擊敵人作出了貢獻。這年夏季,蘇蒙聯軍對日宣戰,柴書林受八路軍總部的指示,率騎兵支隊去張北城與蘇蒙聯軍會師。經過艱難的談判,聯軍將張北縣城交支隊接管,之後幾天,察蒙分委也接管了察哈爾、錫林郭勒兩盟的數十旗縣,壩上草原得到了解放。 [3] 
柴書林 柴書林
抗戰勝利後,柴書林任冀熱察區察北專區專員,冀熱察軍區冀察軍分區參謀長、副司令員。之後他又投身到剿匪戰鬥中,經常騎馬率隊出征,被人稱為“馬背上的專員”。他和察北地委、專署以及軍分區領導共同指揮部隊,集中優勢兵力,給察北匪患以沉重打擊,同時也挫敗了國民黨借土匪之名進佔察北的陰謀。 [3] 
1946年5月,中共中央發出了《關於清算、減租及土地問題的指示》,柴書林積極響應,動員父親和親友紛紛獻地,晉察冀日報刊出了《地主家庭出身的共產黨員、察北專署專員柴書林同志獻地三千八百餘畝》的報道,高度評價柴書林一家的義舉。 [3] 
1949年3月,柴書林離開家鄉,帶兵南下參加了渡江戰役,先後任華北南下幹部總隊四支隊副司令員,皖南軍區池州軍分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等職。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柴書林任華東軍區工程兵部副主任,南京軍區工程兵副主任,上海警備區副司令員、上海市人防辦公室主任、上海警備區正軍職顧問等職,長期從事國防工程、人防工程建設的指揮工作,是華東地區國防工程建設的開拓者之一。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升為少將,曾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3] 
“文化大革命”中,柴書林擔任上海鐵路軍管會主任。建造南京長江大橋時,南京軍區司令員許世友點名把他要來,委以建橋工程指揮部總指揮的重任。鐵路橋建成後,許世友設家宴慰勞柴書林。 [3] 
1995年4月26日,柴書林同志在上海逝世,享年82歲。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