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柳貝特

鎖定
米凱爾·柳貝特(Miguel Llobet 1878-1938)西班牙古典吉他演奏家,作曲家。他是著名的近代吉他之父塔雷加的學生。他最初學習畫畫,後來對吉他產生濃厚的興趣,也就將吉他放在第一位,畫畫居其次了。 [1] 
中文名
米凱爾·柳貝特
外文名
Miguel Llobet
國    籍
西班牙
出生日期
1878年
逝世日期
1938年

柳貝特人物簡介

米凱爾·柳貝特(Miguel Llobet 1878-1938)
由於他不凡的演出,他在馬德里宮廷有用女王御前演奏的名聲。後來他四處巡遊演奏,先後去了法國,南美等。結識了阿爾班尼斯,德彪西拉威爾等音樂家。至此他可以説是馳名全歐洲和美洲了。但也就在此時,他結束了四處演奏的生活,專心於吉他教育和研究上。柳貝特的吉他音樂,魅力在於其中的內在美。他的編曲,將吉他音樂帶入了一個新的境界,如《紅塔》中那管弦樂團般的編曲手法,實在讓人驚歎不已。他最初的獨奏用編曲有巴赫、莫扎特舒曼、勃拉姆斯、葛利格、盧賓斯坦和柴可夫斯基等人的作品,還有西班牙的格拉那多斯、阿爾班尼士、馬拉茲、法雅等的曲子,此外還有一些他與學生路易莎、安妮多寫作的二重奏曲。
法雅、布洛卡、庫拉烏等作曲家,曾為柳貝特寫作吉他曲。最著名的是法雅獻給羅伯特的《讚歌——德布西之墓》,此曲因普霍爾的首演而聞名於世。今天,許多吉他演奏家都喜愛演奏這支曲子,而這支樂曲也是法雅的一首吉他創作曲。

柳貝特代表作品

柳貝特的吉他代表作品有《阿美利亞的遺書》、《哀歌》、《商人的女兒》、《教師》、《盜賊之歌》、《紡織女》、《王子》、《夜鶯》、《聖夜》等,這些被普霍爾稱為吉他音樂史上的劃時代作品。

柳貝特作品特點

可以説,柳貝特把他的老師泰雷加的音樂風貌,繼承到了最優良的狀態。泰雷加在一把吉他的各弦上,可以處理出六種不同的音;柳貝特則將管絃樂的各種音也用吉他各弦去表現,盡力達到管弦樂團般的效果。柳貝特的吉他音樂藴含着濃厚的內在美,此點,也正是他和泰雷加相通的地方。

柳貝特外界評價

無怪乎著名的西班牙吉他大師塞戈維亞要這樣讚歎:“柳貝特才是最高的吉他演奏家、藝術家。”
1938年,由於西班牙內亂,在一次空襲中,柳貝特在巴塞羅納結束了他屆滿六十歲的生命。
參考資料
  • 1.    石映照著,音樂處方,東方出版社,2005.06,第7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