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柳詒徵

(中央研究院院士、文學家、史學家、教育家、歷史學家、版本學家、書法家、文獻學家、目錄學家)

鎖定
柳詒徵(1880年2月5日—1956年2月3日),生於江蘇丹徒(今鎮江),字翼謀,號劬堂、知非,又號龍山,江蘇鎮江人,文學 [3]  ,史學家,教育 [2]  ,歷史學 [4]  ,版本學家,書法家,文獻學家,目錄學家 [5] 中央研究院院士 [1]  ,生前是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委員 [9] 
柳詒徵於1913年—1914年任北京明德大學歷史教員、齋務主任;1914年2月獲聘為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國文、歷史教授;1916年—1925年先後任教於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國立東南大學;1923年任國立東南大學歷史系部教授;1925年任東北大學教授;1926年任北京女子大學教授,北京高等師範學校歷史教授;1927年任江蘇省立國學圖書館館長;1929年任教於中央大學;1938年任教於浙江大學 [10]  ;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士 [1]  ;1949年任教於復旦大學 [12]  ;1949年4月—1956年2月任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委員、圖書組主任 [5]  ;1956年2月3日在上海逝世,享年76歲。 [4] 
柳詒徵一生致力於中國歷史的研究。 [1] 
中文名
柳詒徵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江蘇鎮江
出生日期
1880年2月5日
逝世日期
1956年2月3日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
《中國文化史》《國史要義》
主要成就
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

柳詒徵人物生平

1880年2月5日,柳詒徵(zhēng)出生於江蘇丹徒(今鎮江)。 [9] 
1902年,任職於南京江楚編譯局。 [3] 
1908年,任兩江師範學堂教習。 [2] 
1911年,任鎮江中學校長。
1913年—1914年,任北京明德大學歷史教員、齋務主任。
1914年2月,獲聘為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國文、歷史教授。
1916年—1925年,先後任教於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國立東南大學。
1923年,任國立東南大學歷史系部教授。
1925年,任東北大學教授。
1926年,任北京女子大學教授,北京高等師範學校歷史教授。
1927年,任江蘇省立國學圖書館館長。
1929年,任教於中央大學。
1938年,任教於浙江大學。 [10] 
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 [1] 
1949年,任教於復旦大學。 [12] 
1949年4月—1956年2月,任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委員、圖書組主任。 [5] 
1956年2月3日,在上海逝世,享年76歲。 [4] 

柳詒徵主要成就

柳詒徵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1903年,柳詒徵編寫《歷代史略》 ,打破綱監的編年形式,從唐虞三代至明末,系統敍述歷代史事沿革;另闡明中國文化義理。 [12] 
柳詒徵認為,儒家經典《詩》 《書》《禮》《樂》,皆史也,皆載前人之經驗而表示其得失以為未經驗者之先導也;另一面,中國史學通貫儒學,儒學精神是中國古代史學的核心。對孔教正本清源,指出了儒學之於現代社會的意義,“以儒家之根本精神,為解決今世人生問題之要義”“在現代科學昌明的物質狀態下”,以孔教拯救現代社會,“不至以物質生活問題之糾紛,妨害精神生活之向上,“此吾儕對於全人類之一大責任也”。 [12] 
柳詒徵在《國史要義·史識》篇中定義歷史哲學:“治史之識,非第欲明撰着之義法,尤須積之以求人羣之原則。由歷史而求人羣之原理,近人謂之歷史哲學”。 [12] 
  • 學術論著
截至1956年2月,柳詒徵共發表論文50餘篇,專著多種 [12]  ,其主要專著有《倫理教科書》、《女子修身教課書》 [1]  《中國文化史》《國史要義》《中國教育史》 [3]  《東亞各國史》《國學圖書館小史》《中國版本概論》等。 [9] 

柳詒徵人才培養

  • 治學方法
柳詒徵的治學方法有:一、注重證實,貴在會通,即漢宋兼採,無門户之見;二、承續浙東經世史學之傳統,講究經世致用;三、史學與哲學相結合。史學有哲學深切著明具體之事例,哲學有史學疏通知遠抽象之原理,彼此互為觀照,兩者相輔相成。 [6] 
  • 編著教材
柳詒徵編著的《歷代史略》是中國第一部採用章節體形式編寫的歷史教科書 [2]  ;另編著了《東亞各國史》,含《日本史》《朝鮮史》《印度史》《北亞史》《南方諸國史》《南洋羣島史》等一套大學世界史的教材。 [9] 
  • 講授課程
柳詒徵在南京思益學堂教授“國文”和“歷史”課程;在南京高等師範學校開設“東亞各國史”等課程 [4]  ;在國立東南大學主講“中國文化史”“中國通史”等課程。 [1] 
  • 指導學生
柳詒徵指導培養的學生有地理學家、歷史學家張其昀 [14]  ,目錄學家範希曾,中國科學院院士、橋樑專家茅以升,哲學家、詩人宗白華,地理學家胡煥庸,詞學家、文史學家唐圭璋,語言學家陳寅恪,歷史學家、文獻學家鄭鶴聲,語言學家張世祿,史學家、教育家繆鳳林 [1]  ,浙江大學史地系教授陳訓慈,哲學家、教育家景昌極,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歷史學家向達,北京圖書館研究員王庸,浙江大學中文系教授徐震堮 [4]  ,歷史學家蔡尚思 [5]  ,書法家陸維釗,生物學家歐陽翥,翻譯家、語言學家盛成等。 [9] 

柳詒徵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1948年

柳詒徵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1911年
鎮江臨時縣議會副議長 [10] 
1911年
鎮江縣教育會會長 [10] 
1926年
中國史地學會總幹事 [10] 
1929年
江蘇省通志局編纂委員 [10] 
1929年
中華圖書館協會監察委員 [10] 
1933年
國民政府高等考試典試委員會委員 [10] 
1943年
中國史學會理事 [10] 
1947年
國史館纂修暨《國史館館刊》總輯纂 [10] 
1951年
上海圖書館籌備委員會委員 [10] 
-
南京市考試院委員 [8] 
-
江蘇省參議員 [8] 
-
金陵大學兼職教授 [8] 

柳詒徵個人生活

  • 家世背景
柳詒徵出生於鎮江一個貧寒人家。7歲那年,他的父親撒手人寰。年幼的柳詒徵得到外祖父及兩位舅舅的呵護,他學習刻苦,母親鮑氏督教他日誦經書及古詩文。10歲時,柳詒徵便已讀完《詩》《書》《易》三經。家無藏書,柳詒徵就勤奮借閲來抄寫。少年時,柳詒徵在篆書上大下苦功,曾以篆書抄寫《説文系傳》,後又醉心於漢隸《張遷碑》、《史晨碑》等。通過精心臨習和縱覽經史,他的書藝和學術都大為長進。 [7] 
  • 家庭成員
柳詒徵的女兒的名字是柳定生 [13]  ,其兒子的名字是柳屺生。 [8] 

柳詒徵人物評價

“柳詒徵不但精通目錄學、版本學,在目錄、版本學研究方面卓有建樹;而且,詞章練達,詩歌自備一格;楷法優美,書道獨成一家;他是一個既有系統的版本學理論,又有豐富實踐經驗的高水平的版本學家,在圖書、文博界具有很高的學術聲望。”南京大學歷史學院評) [1] 
“柳詒徵是中國史學由傳統步入現代的關鍵人物,同時也是學衡派的靈魂人物,是中國近代著名文獻學家、教育家、目錄學家,中國現代歷史學研究的先驅。”(澎湃新聞評) [4-5] 
“柳詒徵是近現代著名國學大師,中國近現代史學先驅,中國文化史學的奠基人。”(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陳謙平評) [8] 
“柳詒徵是閃耀在中國文化界的一顆璀璨之星。”(《鎮江日報》評) [11] 

柳詒徵人物紀念

  • 設立學會
2022年8月4日,江蘇省歷史學會柳詒徵研究分會成立大會在鎮江南山碧榆園舉行。 [1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