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柳羽鱗毛蕨

鎖定
柳羽鱗毛蕨(Dryopteris subimpressa Loyal)是鱗毛蕨科鱗毛蕨屬植物。葉片三角狀披針形,長約70釐米,基部最寬,約寬40-50釐米,三回羽狀深裂。分佈於雲南省、印度、尼泊爾、錫金。
中文名
柳羽鱗毛蕨
拉丁學名
Dryopteris subimpressa Loyal [1] 
植物界
蕨類植物門
木賊綱
水龍骨目
鱗毛蕨科
鱗毛蕨屬
柳羽鱗毛蕨
分佈區域
雲南、印度、尼泊爾、錫金

柳羽鱗毛蕨形態特徵

植株高1米以上。
根狀莖橫走。
葉子介紹
葉柄長為葉片的1/2,禾稈色,基部密具貼生的淡棕色卵圓形鱗片,向上漸變小,漸稀疏;
葉片三角狀披針形,長約70釐米,基部最寬,約寬40-50釐米,三回羽狀深裂;
一回羽片約20對,長圓披針形,基部一對羽片長25釐米,先端漸尖,基部寬約12釐米,具1釐米短柄,二回羽狀,半裂或深裂,向上羽片漸次變小,一回羽狀,無柄;二回小羽片約12對,斜展,羽片狹長圓披針形,部小羽片長約6釐米,基部寬約1-2釐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具短柄,向上小羽片漸次變小,變窄,無柄,羽狀半裂或基部常深裂;
裂片(末回小羽片)6-8對,斜展,三角狀長圓形,圓鈍頭或平截,具三角狀尖鋸齒,兩側邊具鋸齒且常反捲。
葉幹後淡綠色,薄革質,葉柄和小羽軸光滑或疏被淡棕色披針形鱗片和具節的會珠狀具節的鱗毛;葉脈羽狀,上面凹陷,下面突起。
葉片下部通常不育,上部能育,
孢子介紹
孢子囊羣圓形,大,在二回小羽軸兩側各排成整齊的一行,靠邊小羽軸,囊羣蓋圓腎形,質厚,紅棕色,宿存。孢子橢圓形,周壁具褶皺,形成片狀或瘤狀突起。
本種非常少見,在我國只有採自大理王漢臣1371號(陸樹剛在《雲南大學學報》上誤寫成王啓無)及中日考察隊1988年2191號的少數。

柳羽鱗毛蕨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2000-2400米的林下。

柳羽鱗毛蕨分佈範圍

產自雲南(大理、麗江)。分佈印度尼泊爾、錫金。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