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柳木腿

鎖定
柳木腿又稱踩高蹺,腳把,陝西關中一些地方,每年正月十五鬧元宵的社火中,還保留着這項傳統民俗文化。
中文名
柳木腿
地理標誌
陝西關中

柳木腿來源

柳木腿最早記錄

《列子.説符》上載︰“宋有蘭子者,以技幹宋元;宋元召而使見。其技以雙枝,長倍其身,屬其脛,並趨並馳,弄七劍迭而躍之,五劍常在空中。元君大驚,立賜金帛
柳木腿 柳木腿
他是説在春秋時代,宋國有個叫蘭子的藝人,擅於雜技表演,把一對長木棍綁在腳上,能跑能跳,手上還同時輪流拋耍七把劍,技藝高超。一般都認為這是最早的有關踩高蹺的記載。
早期的農業社會,在迎神、廟會或節慶遊行時,都可以看見踩高蹺的傳統民俗技藝表演,其動作允文允武,時而詼諧時而驚險,所以深受大人小孩喜愛。
踩高蹺的“”,古作“”字。
《説文解字》上載:“趫,善緣木之士也。”就是擅於爬樹的人。

柳木腿操作方式

“踩高蹺”就是把雙腳綁上長約三至五尺的木棍,並能在上面且歌且舞的一種傳統民俗體育活動。“踩高蹺”還有多種俗稱,如縛柴腳、扎高腳、走高腿、枴子、踏蹺等,這些俗稱應都源於雙腳上綁着的長木棍。

柳木腿歷史發展

“踩高蹺”起源於春秋時代,到魏晉南北朝時技術更臻完備純熟,花樣也更多;唐宋時期,“踩高蹺”活動已經在傳統民間盛行;至明清時則成為迎神賽事、廟會、節慶活動中的重要表演項目,而“高蹺”一詞也是在清朝時才被使用。

柳木腿具體介紹

柳木腿 柳木腿
踩高蹺是表演者雙腳踩在長木棍上,憑着傑出的平衡感和超羣絕技,行動自如的演出行走、跳躍、前後翻滾、舞劍等特技動作。他們大都濃妝豔抹,造型各異,並依所扮角色穿着不同的戲服。高蹺的表演形式又分為“文高蹺”、“武高蹺”,前者有劇情重扮象,講究扭、逗及角色情節的詮釋;後者則強調武術和個人技巧,以高難度技能為主,如疊羅漢、跳高桌、單腿跳、倒立等。按蹺腳長短。
高蹺又有高蹺、中蹺、低蹺(又叫跑蹺)三種,最長可達一丈多,最短的不足兩尺。高蹺陣的組成無人數限制,六七個、甚至十多個都能成陣。
“踩高蹺”是流傳久遠的民間傳統文化技藝,它融合了地方戲曲雜技音樂、舞蹈、武術等,可文可武,動作活潑多樣,精湛的技巧,老少咸宜,因此才能流傳至今。

柳木腿操作步驟

高蹺是用兩根長約一米的木棒,將上端三分之一鑿成檢槽,以便吻合地捆綁到小腿上,檢槽與木棒結合處安上踏蹬供腳踩用。表演者將兩腿分別綁在高蹺上,就可以表演了。表演人數不限,少則兩人,多則十幾人,根據表演的內容而定。表演者身着彩裝,在鑼鼓、嗩吶的伴奏下來往逗舞,扮演各種角色,表演各種動作,邊舞邊唱,煞是風光。唱詞多為即興編唱,也有傳承下來和事先編好的固定唱詞,曲調優美,多為傳統民間小調。走高蹺形式活潑,內容豐富,既可表演歌舞,也可表演雜耍,為羣眾所喜聞樂見。

柳木腿相關作品藝術

長安“柳木腿”高者達兩米左右,以高、難、險取勝;低者一米左右,舞蹈性更強。可以表演某些戲劇動作,如《殺裴生》中的吹火等特技。縣內鳴犢鄉高寨村、嘴頭村、杜曲鎮江坡村、斗門鄉牛角村技藝較為突出。

柳木腿各地風俗

柳木腿都已形成鮮明的地域風格與民族色彩。
柳木腿 柳木腿
河北、山東。山東高蹺常疊起三層作驚險表演:最下層的舞者,共用肩扛起兩根長木棍,中層的舞者不踩站在木棍上,他們肩上還站着扮演《白蛇傳》的三名演員,或是站着一名舞弄小花傘的兒童,最下層的演員還能緩步向前移動。
河南嵩縣的"託裝"是柳木腿與"肘閣"相結合的表演形式。所謂"肘閣",是表演者把一鐵製的特殊道具綁紮於身,另把一二名兒童穩紮在道具的上端,猶如用手托起,形成兩層或三層的各種戲劇人物造型,名目繁多,如"金錢豹""丑三打柴"等。該地"託裝"的舞者腳下踩着木腿,上面有一二兒童,其表演及道具製作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京津一帶,演員常表演"單腳跳"、"劈叉"、"過障礙"等高難技巧;有的則用單腳表演從四張高桌上一躍而下等絕技 東北盛行高蹺,並以"遼南高蹺"最負盛名,其形式完整,表演規範,開始時先要"搭象"(疊起兩層的造型)唱秧歌,寓意"太平有象",既而跑大場變換隊形圖案,然後分組表演雙人對舞、"撲蝴蝶"、"漁翁釣魚"以及扮演傳統民間小戲等。
少數民族,演員均着本民族的服飾,表演別具一格。例如:
雲南玉溪的"彝族木腿"羅平縣布依族的"高蹺茅人舞"等。布依族既有雙蹺、又有單蹺(亦稱獨木腿),兩手都持蹺端,製作方便,其獨木蹺尤為兒童所喜愛;
白族柳木腿 白族柳木腿
白族的"高蹺耍馬",演員也是踩着木蹺,身着馬形道具表演;維吾爾族"雙人木腿",則把傳統民間對舞融入其中,令人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