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柳州職業技術大學

鎖定
柳州職業技術大學(liuzh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是一所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入選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是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國家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廣西首批高端應用型本科人才聯合培養試點單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創業教育聯盟理事單位。 [1-2]  [57] 
學校前身最早可追溯到1972年創辦的柳州市教育學院和柳州鋼鐵廠工人七二一大學,是1998年3月6日經國家教委批准成立的全日制綜合性高等職業院校,由柳州市教育學院、廣西冶金工業職工大學、柳州市機電職工大學、柳州市職工大學、柳州市工業職工大學合併組建而成。2001年8月1日經柳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柳州市工業學校、柳州市機械工業學校、柳州市機械工業技工學校併入柳州職業技術學院。 [1] 
截至2024年4月,學校有社灣、官塘兩個校區,佔地面積1900多畝;設有二級學院10個,開辦高職專業49個。 [4]  截至2024年1月,學校有全日制高職生1.6萬餘人,教職工1000餘人。 [47] 
中文名
柳州職業技術大學
外文名
liuzh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簡    稱
柳職(LVTC)
所在地
柳州市
創辦時間
1998年
辦學性質
公辦高校
學校類別
綜合類
學校特色
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2010年)
廣西首批高端應用型本科人才聯合培養試點單位(2014年)
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2019年)
國家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2019年)
主管部門
廣西壯族自治區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劉子林
校長:甘金明
高職專業
49個
本科專業
5個 [78] 
院系設置
10個二級學院
校    訓
志當高 學當勤 能必強 技必精
校    歌
《柳職院之歌》
校慶日
5月17日
地    址
社灣校區: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魚峯區社灣路28號
官塘校區: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魚峯區官塘大道16號
文苑校區:廣西柳州市魚峯區文苑路 [60] 
院校代碼
12104
主要獎項
教育部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院校
廣西高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獎單位

柳州職業技術大學辦學歷史

柳州職業技術大學前身溯源

  • 廣西冶金工業職工大學
1972年,柳州鋼鐵廠七二一工人大學創辦。
1982年,學校更名為柳州鋼鐵廠職工大學
1994年,學校更名為廣西冶金工業職工大學。 [3] 
  • 柳州市機電職工大學
1981年,柳州開關廠職工大學成立。
1993年,學校更名為柳州市機電職工大學。 [3] 
  • 柳州市工業職工大學
1990年,柳州市工業職工大學創建。 [3] 
  • 柳州市職工大學
學校前身是柳州市職工業餘文化學校和柳州市總工會電大輔導站。
1985年,柳州市職工大學創辦。 [3] 
  • 柳州市教育學院
1972年,柳州市中小學教師業餘進修學校創建。
1983年,學校更名為柳州市教師進修學院。
1984年,學校更名為柳州市教育學院 [3] 
  • 柳州市工業學校
1980年,柳州市紡織工業中等專業學校成立。
1997年,學校更名為柳州市工業學校 [3] 
  • 柳州市機械工業學校
1984年,柳州市機械工業學校成立。 [3] 
  • 柳州市機械工業技工學校
學校前身是柳州市重工業局技工學校。
1984年,學校更名為柳州市機械工業技工學校。 [3] 

柳州職業技術大學合併發展

1998年3月,廣西冶金工業職工大學、柳州市機電職工大學、柳州市工業職工大學、柳州市職工大學和柳州市教育學院合併改製為柳州職業技術學院。 [5] 
2001年,柳州市工業學校、柳州市機械工業學校和柳州市機械工業技工學校併入柳州職業技術學院。 [3] 
2007年10月,學校成為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立項單位。 [6] 
2010年,學校通過驗收,正式成為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成為全國高職院校單獨招生試點單位。 [6] 
2014年,學校成為廣西首批高端應用型本科人才聯合培養試點高校。 [7] 
2019年7月,學校被教育部認定為國家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 [8]  2019年12月,學校被教育部、財政部列入第三類高水平專業羣建設單位(B檔)。 [9] 
2020年5月,柳州職業技術學院螺螄粉產業學院揭牌; [10]  7月22日,柳州職業技術學院智能製造產業學院揭牌成立。 [11] 
2023年7月31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發佈公示,以柳州職業技術學院為基礎整合資源設立柳州職業技術大學。 [59] 
2024年6月,教育部批覆同意以柳州職業技術學院為基礎設立柳州職業技術大學。 [79] 

柳州職業技術大學辦學條件

柳州職業技術大學院系專業

截至2024年4月,學校設有二級學院10個,開辦本科專業5個,高職專業49個。 [4] 
招生專業一覽表
學院
本科專業
專科專業
機電工程學院
機械電子工程技術、裝備智能化技術
數控技術、模具設計與製造、機電一體化技術、機械設計與製造、機電設備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工業機器人技術、工業設計、智能製造裝備技術、工業互聯網應用
汽車工程學院
汽車工程技術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汽車製造與試驗技術、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智能工程機械運用技術、智能網聯汽車技術、新能源汽車技術、汽車智能技術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工業互聯網技術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現代通信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大數據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軟件技術、虛擬現實技術應用、物聯網應用技術、人工智能技術應用
環境與食品工程學院
-
食品檢驗檢測技術、環境監測技術、生態保護技術、綠色低碳技術、綠色食品生產技術
財經與物流管理學院
現代物流管理
現代物流管理、大數據與會計、大數據與財務管理、採購與供應管理
貿易與旅遊管理學院
-
市場營銷、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旅遊管理、連鎖經營與管理、電子商務、國際經濟與貿易、網絡營銷與直播電商、空中乘務、民航安全技術管理
藝術學院
-
服裝與服飾設計、廣告藝術設計、影視動畫、建築裝飾工程技術、室內藝術設計、音樂教育
參考資料: [12]  [78] 

柳州職業技術大學師資力量

截至2024年1月,學校有教職工1000餘人。 [47] 
截至2024年4月,學校擁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級教育教學創新團隊2個(含立項),國家級教學名師1名,國家級技能大師1名,教育部、人社部“雙認證”的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1個,全國模範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等5人,“八桂名師”1人,廣西教學名師6人,廣西技術能手14人。 [4] 
職級職稱
名單
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1個)
柳州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工程學院 [13] 
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
甘達淅 [14] 
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2支)
數控技術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團隊(林若森)等 [15] 
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2人)
張翔、鞠紅霞 [16-17] 
全國優秀教師(2人)
甘達淅等 [15] 
全國模範教師(1人)
覃日強 [15] 
區級教學名師(6人)
張翔、鞠紅霞、盧明、陳華、韋林等 [15] 
區級優秀教師(1人)
於巧玲 [18] 
“八桂名師”(1人)
林若森 [15] 
廣西優秀高技能人才(1人)
甘達淅 [19] 
廣西民間工藝大師(1人)
馬踐 [20] 
自治區級技能大師工作室(1個)
甘達淅自治區級技能大師工作室 [21] 
區級優秀教學團隊(8支)
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團隊、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教學團隊、酒店管理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團隊、軟件技術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團隊、電氣自動化技術核心課程教學團隊、物流管理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團隊、數控技術教學團隊、就業與創業課程教學團隊 [15] 
“廣西技術能手”(12人次)
鄧釗等 [22] 
龍城技術能手(9人)
王富春、劉漢華、鄧釗、龔榮、韋江波、甘達淅、陳康德等 [14] 
柳州市拔尖人才(7人次)
向小漢、楊達飛等 [23] 
柳州市優秀青年科技人才(4人)
陳勇棠等 [24] 
柳州市“個十百人才工程”人選(10人)
陳華、張翔等 [25-26] 

柳州職業技術大學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截至2024年4月,學校有國家“雙高計劃”高水平專業羣1個、國家重點專業14個,其中國家示範重點建設專業6個、國家骨幹專業6個、國家級產教融合型專業2個、全國職業院校裝備製造類示範專業點1個、國家級教改試點專業1個、中央財政支持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項目專業2個、教育部中德職業教育汽車機電合作項目專業4個;“1+X”證書制度試點24個;國家級精品課程6門,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5門,國家級職業教育在線精品課程3門;參與國家級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6個;獲12項國家級實訓條件建設項目成果,建成25個自治區級實訓基地。 [4] 
類型
名稱
國家雙高專業羣(1個)
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專業羣 [27] 
國家級骨幹專業(6個)
通信技術等 [28] 
國家級重點專業(14個)
軟件技術、物流管理、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電氣自動化技術、汽車製造與試驗技術、現代物流管理等 [29-31]  [70] 
國家級專業示範點(1個)
機電一體化技術 [32] 
國家級精品課程(6門)
《就業與創業》《聲樂》《零件數控銑削加工》《汽車發動機檢修》《設備管理與預防維修》《汽車傳動系統維修》 [33-36] 
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5門)
《汽車傳動系統維修》《汽車發動機檢修》《設備管理與預防維修》《零件數控銑削加工》《就業與創業》 [37] 
國家級教改試點專業(1個)
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 [38] 
自治區級特色專業(15個)
數控技術、模具設計與製造、機械設計與製造、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汽車營銷與服務、軟件技術、環境工程技術、物流管理、市場營銷等 [39] 
自治區示範特色專業及實訓基地(6個)
廣西職業教育--通信技術示範特色專業及實訓基地、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示範特色專業及實訓基地項目等 [40-41] 
自治區級專業教學資源庫(3個)
汽車檢測與維修、工程機械運用技術 [42] 
自治區示範性高等職業教育實訓基地(14個)
食品檢測技術實訓基地、建築裝飾工程技術實訓基地、環境與工業分析檢測實訓基地、汽車維修技術實訓基地等 [43-46] 
(注:名單不全)
  • 學生成績
2022至2023學年,學校學生參加首屆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獲“虛擬現實(VR)設計與製作”賽項金牌,參加第八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獲金獎1項、銅獎1項;參加2023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獲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1項,參加2023年廣西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獲獎53項(其中一等獎7項、二等獎21項、三等獎25項),參加第九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廣西賽區選拔賽獲獎76項,其中金獎7項、銀獎12項、銅獎57項。 [47] 
截至2024年4月,近三年,學生獲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金獎1項、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2項、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2項、銀獎4項。國家級技能大賽累計獲獎271項。優秀畢業生中,獲國家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巾幗英雄6人,國家技能大師(工作室)4個,廣西五一勞動獎章11人等優秀學子。 [4] 
  • 教學成果
截至2024年4月,學校獲全國首屆教材建設獎一等獎1項,國家級規劃教材17種,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7項、自治區特等獎4項 [4] 
柳州職業技術學院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覽表
項目名稱
獎項名稱
獲獎時間
高職數控技術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的實踐探索
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2009年
基於企業需求的高職校企合作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
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2014年
高職學生第二課堂活動課程化的研究與實施
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2014年
導入卓越績效模式,創建高效能教育教學質量保障機制
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2018年
對接國際先進標準培養技術骨幹,“四方協同”服務企業全球化戰略
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2018年
產創耦合 專創融合:高職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改革與實踐
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2022年
三位一體 五能複合 全鏈服務:區域支柱產業設備高級管家培養的探索與實踐
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2022年
參考資料: [71-75] 

柳州職業技術大學所獲榮譽

獲獎時間
獎項名稱
2014年
評為“2014年度全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先進單位” [68] 
2015年
授予了“全國節約型公共機構示範單位”榮譽 [69] 
2018年
通過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試點驗收並被確定為試點優秀單位 [67] 
2020年12月
第二屆自治區文明校園 [63]  ;首屆無償獻血促進獎“單位獎” [64] 
2021年5月
廣西壯族自治區脱貧攻堅先進集體稱號 [61] 
2021年7月
智能裝備技術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入選教育部職業教育示範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培育項目公示名單 [62] 
2022年
獲得全國第七屆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優秀學校獎” [66] 
2022年6月
入選“第九批自治區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項目建設單位”公示名單 [56] 
2023年7月
入選首批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 [58] 
2024年3月
全國“2023年度政府採購先進高校” [65] 

柳州職業技術大學學術研究

柳州職業技術大學科研機構

截至2024年4月,學校建成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1個,國家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網點1個,建成廣西壯族自治區級技術轉移示範機構1個、廣西社會科學普及基地1個,建成柳州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8個。 [4] 
據2024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1個、自治區級技術轉移示範機構1個、自治區級工程技術中心1個、院士工作站1個、市級工程技術中心8個、市級重點實驗室2個。 [48-49] 
級別
名稱
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1個)
智能製造協同創新中心 [48] 
自治區級技術轉移示範機構(1個)
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協同創新研究院 [76] 
院士工作站(1個)
蔡鶴皋院士柳州工作站 [50] 
市級工程技術中心(5個)
柳州市車輛NVH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業機器人集成及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雲計算服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農產品快速檢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蔗糖酯分離提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柳州市激光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 [49]  [77] 
市級重點實驗室(2個)
柳州市退役鋰電池資源化利用重點實驗室、柳州市先進模具製造重點實驗室 [47] 
(注:名單不全)

柳州職業技術大學科研成果

2022至2023學年,學校新立項高層次人才科研專項項目24個,累計立項各級各類科研項目127項,其中市廳級項目50 項,廣西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1項,獲得知識產權數64項,其中發明專利授權16項;學校完成橫向技術服務85項,橫向技術服務到款額622.44萬元,為企業產生經濟效益6760.789萬元。 [47] 
截至2024年4月,學校參與起草國家技術標準1項、地方標準和團體標準15項,累計專利授權618項,專利轉化45項。 [4] 

柳州職業技術大學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校園風光
校園風光(11張)
截至2023年9月,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館藏圖書近290萬冊,擁有中國知網、讀秀知識庫兩個數據庫以及讀秀電子圖書、超星電子期刊、電子報紙等電子資源。 [51] 
  • 學術期刊
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是由柳州職業技術學院主管、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學報開設有職教專家論壇、思想政治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經濟法律研究、理工農學研究、鄉土文化研究、語言文學研究、高教課程研究、教學方法研究、政治與經濟、高等教育研究、語言文學、理工科研究、中小學教育研究、心理學研究、圖書館研究等欄目。學報是中國學術期刊評價研究中心核心期刊(高職高專類)、中國期刊網全文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統計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錄期刊、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羣全文收錄期刊、台灣CEPS中文電子期刊全文收錄期刊 。 [52] 

柳州職業技術大學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4月,學校與柳東新區聯合組建協同創新研究院,引進和孵化18個創新創業團隊;與企業共建產教融合實踐平台20個,共建校內專業實訓基地38個,其中,生產(經營)性實訓基地15個,有穩定的頂崗實習基地175個;與柳工、上汽通用五菱等地方龍頭企業聯合構築國際化發展共同體,培養國際化人才,建成16個國際工匠學院,向全球累計共享標準61個、教材20項。 [4] 

柳州職業技術大學文化傳統

柳州職業技術大學學校標識

  • 校徽
釋義:柳州職業技術大學LOGO為正方形自由紋樣,正方形四角為圓弧形,直線與曲線相結合。本LOGO採用簡潔明快的手法,利用“柳職”二字的拼音縮寫首字母“LZ”字樣,字母巧妙共用,LOGO中的幾何圖案與工件的鉚合相類似,體現了該校求真務實、追求卓越的價值觀及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的工匠精神,突出了獨特的創意理念。“L、V、T、C”四個英文字母則是柳州職業技術學院英文名稱Liuzh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的縮寫,整個LOGO造型簡練,現代氣息濃郁而意味深長,色彩均衡而穩重大方,簡明扼要,便於識記。 [53] 
學校校徽 學校校徽
  • 校旗
學校校旗為長方形旗幟,長寬比例為 3:2,旗面中央印有學校校徽,校徽下方中間位置印有學校中英文校名標識,底色為白色,校名字體為藍色,校徽為藍底黃字。 [1] 

柳州職業技術大學精神文化

  • 校訓
志當高、學當勤、能必強、技必精 [53] 
  • 校歌
《柳職院之歌》 [53] 
歌詞
曲譜
盪漾的青春,放飛的理想
七彩的大學校園新氣象,看那柳州職院莘莘學子,新世紀的一代能工巧匠。
啊,迸發智慧力量;啊,駕馭那科學的臂膀,我們團結奮發向上,用青春描繪理想
高職那鮮紅旗幟閃閃亮,揚起那劈波斬浪浩浩風帆,朝着希望和未來矢志遠航。
啊,努力奮發向上;啊,弘揚那母校的榮光,肩負振興中華的使命,建設祖國富強
鑄造起那明天的輝煌!啦啦......啦啦啦......啦鑄造起那明天的輝煌!煌!明天的輝煌!
學校校歌 學校校歌
參考資料: [53] 

柳州職業技術大學社團文化

據2024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開展了特色團日活動評比、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紀念雷鋒系列活動、社團文化藝術節、挑戰杯、十佳歌手、五四文藝匯演、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等學生活動。 [54] 

柳州職業技術大學現任領導

職務
名單
黨委書記
劉子林
黨委副書記、校長
甘金明
副校長
瞿凡、鞠紅霞
紀委書記
李善文
參考資料: [5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