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柘木

(桑科柘屬植物)

鎖定
“柘木”又名桑柘木桑科植物,為我國曆史上著名名貴木料,大多歷史文獻都有記載,柘木一般不作為傢俱用材,因其名桑柘,桑與傷或喪諧音。很多地方忌諱。按生長環境分為“山柘”“本地柘”; 山柘指山上生長的料---如山東一帶的料。“本地柘”特指蘇北平原地帶,柘木油性大,生長較快,特別是當年的枝條,生長特別快。柘木葉在很多地方用於養幼蠶,所以稱桑柘木。另具中藥價值,有化瘀止血、清肝明目之功效。在我國多省都有分佈。
中文名
柘木
拉丁學名
Cudrania tricuspidata
別    名
柘桑 黃金木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金縷梅亞綱
蕁麻目
桑科
柘屬
柘木
分佈區域
山東和江蘇北部,河北一帶
中文學名
柘木

柘木形態特徵

柘木為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1-7米;樹皮灰褐色;小枝無毛,略具稜,有棘刺,刺長5- 20毫米;冬芽赤褐色。葉卵圓形至倒卵形,長5-14釐米,寬3-6釐米,全緣,偶為不規則3裂,先端漸尖,基部楔形至圓形,葉面深綠色,無毛,背面淺綠色,通常無毛,稀被毛,側脈每邊4-6條;葉柄長1-2釐米,被微柔毛。
柘木花雌雄異株,花序球形頭狀,單生或成對腋生,總花梗短;雄花序小,直徑5毫米;雄花花被片4,苞片附生於花被片上,頂部肥厚,內卷,雄蕊4,在芽時直立,退化雌蕊陷入花被片下部,錐形;雌花序直徑1-1.5釐米,花被片4,子房深入花被片下部。聚合果近球形,直徑約2.5釐米,肉質,成熟時桔紅色。花期4-5月,果期5-6月。 [1] 
柘樹 柘樹

柘木主要價值

韌皮纖維為優質造紙原料;根皮入藥,有清熱、涼血、通筋絡之功效;木材為黃色染料;葉為幼蠶飼料;聚合果成熟可以生食,也可釀酒。
柘樹的木材味甘,温,無毒。入肝、脾二經。化瘀止血,清肝明目,截瘧。治崩漏,飛絲入目,瘧疾。
柘樹
柘樹(5張)
內服1-2兩煎湯,外用:煎水洗。

柘木分佈

柘木
柘木(2張)
柘木產昆明附近,有時栽培,常生於光照充足的灌木叢中或宅旁、山坡;我國自中南、華東、西南,北至河北南部均有分佈。日本、朝鮮有分佈。 [1] 
參考資料
  • 1.    柘樹  .中國植物物種信息數據庫[引用日期2019-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