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柔軟石韋

(中藥名)

鎖定
柔軟石韋,中藥名。為水龍骨科植物柔軟石韋Pyrrosia mollis (Kunze) Ching[Niphobolus mollis Kunze]的葉。分佈於福建、台灣、海南、廣西、貴州、四川、雲南等地。具有清熱,利尿通淋之功效。常用於小便不利,尿路感染,腎炎水腫。
別    名
石巖金
毛石韋
星星草
小經刀草
牛舌條 展開
別名
石巖金
毛石韋
星星草
小經刀草
牛舌條
大石韋
大刀草 收起
植物界
蕨類植物門
蕨綱
真蕨目
水龍骨科
石韋屬
柔軟石韋
分佈區域
福建、台灣、海南、廣西、貴州、四川、雲南
中文學名
柔軟石韋
採收時間
全年均可
用    量
內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

柔軟石韋入藥部位

全草。

柔軟石韋性味

味苦、甘,性涼。

柔軟石韋歸經

歸肝、腎、膀胱經。

柔軟石韋功效

清熱,利尿通淋。

柔軟石韋主治

用於小便不利,尿路感染,腎炎水腫。

柔軟石韋相關配伍

1、外傷出血:孢子撒傷處。(《貴州民間藥物》)
2、腎盂炎、泌尿繫結石。膀胱炎:柔軟石韋9-15g,煎服。(《雲南中草藥選》)

柔軟石韋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泡酒搽。

柔軟石韋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採收,洗淨,鮮用或曬乾。

柔軟石韋形態特徵

柔軟石韋又名黃毛石韋、多形石韋。植株高15-30cm。根莖長,橫生,密被卵狀披針形鱗片,邊緣有鋸齒。葉遠生;葉柄短,基部以關節着生於根莖;葉片革質,披針形至闊披針形,寬1-3cm,向基部變狹並下延,上面幼時有少數星狀毛,後則脱落,有排列整齊的凹點,下面被兩層星狀毛,表層較稀,分枝較粗,黃色,裏層的密,分枝細弱並捲曲;葉脈不明顯。孢子囊羣散佈幾至葉片全部,沿中脈兩側各成6-8行;無囊羣蓋。

柔軟石韋生長環境

附生於海拔200-2300m的林中岩石或樹幹上。分佈於福建、台灣、海南、廣西、貴州、四川、雲南等地。

柔軟石韋藥材性狀

葉一型,葉片披針形至闊披針形,長15-30cm,寬1-3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並下延,側脈不明顯,上表面可見凹點,下表面有兩層星狀毛,外層的較稀,分枝較少且粗壯,呈棕色針狀,裏層較密,分枝細弱並捲曲。孢子囊羣在下表面主脈兩側各成6-8行。氣微,味淡。

柔軟石韋相關論述

1、《中國藥用孢子植物》:“清熱,利尿,通淋。治腎盂腎炎,尿路結石,膀胱炎,尋常疣,雞眼。”
2、《福建藥物志》:“清熱利濕。治淋病。”
[1-4] 
參考資料
  • 1.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
  • 2.    冉先德主編;徐扣根,任超,侯獻平副主編.《中華藥海》:哈爾濱出版社,1993年
  • 3.    丁恆山 .《中國藥用孢子植物》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2
  • 4.    中科院“中國植物誌”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誌》 :科學出版社 , 201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