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柑橘蚜蟲

鎖定
柑橘芽梢期的刺吸式害蟲,英文Citrus aphids。同翅目,蚜科。常見的有橘蚜,繡線菊蚜、棉蚜和橘二叉蚜。繡線菊蚜、棉蚜和橘蚜是傳播柑橘衰退病毒的主要媒介。在美國,因蚜蟲傳播病毒的為害甚至超過直接為害造成的損失。此外,蚜蟲排泄的“蜜露”,能誘致煙黴病的發生。橘蚜在我國分佈極廣,所有種植區均有發生,主要為害柑橘的嫩枝梢,吸食營養液,嫩組織受害後,形成凹凸不平的皺縮,排泄的蜜露常導致煤煙病發生,影響果實品質和產量。
中文名
柑橘蚜蟲
同翅目
蚜科
英文名
Citrus aphids
橘蚜 學名Toxoptera citricidus (Kirkaldy)。分佈於日本、印度尼西亞、印度、斯里蘭卡、大洋洲、非洲、南美洲、夏威夷及中國。寄主為柑橘類植物。有翅胎生雌成蟲體漆黑色,有光澤,觸角灰黑色,前額突起,觸角第三節的感覺圈12~15個,呈分散排列,腹管長管狀,尾片乳頭狀,兩側各有毛多根。足脛節、跗節及爪均為黑色。無翅胎生雌成蟲形態與有翅成蟲相似,但觸角第三節無感覺圈,腹管下側具明顯的線條紋。中國南部年生十幾代至二十多代。越冬習性因地區而異: 四川、浙江和江西以卵在橘樹枝條上越冬,廣東和福建大部分地區全年在橘樹上行孤雌繁殖。越冬卵於3月前後孵化。繁殖適温約為24~27℃,4~5月盛發,北部在晚春、早秋繁殖最盛,華南春梢上發生較多,四川在春梢上為害較重。
在我國分佈極廣,所有種植區均有發生,主要為害柑橘的嫩枝梢,吸食營養液,嫩組織受害後,形成凹凸不平的皺縮,排泄的蜜露常導致煤煙病發生,影響果實品質和產量。蚜蟲在12℃以上即開始繁殖生長,發生時間長,乾旱、高温利於蚜蟲發生,主要危害幼嫩枝梢、葉片,其中春梢發生較為嚴重。
繡線菊蚜 學名Aphis citricola van der Goot。世界性分佈。寄主植物有柑橘、梨、蘋果等,食性雜。有翅胎生雌成蟲頭、胸黑色,腹部黃至黃綠色,有黑色斑紋,腹管尾片黑色。無翅胎生雌成蟲黃至黃綠色,腹管尾片黑色,足與觸角淡黃與灰黑相間。日本年生10多代。以卵及其他蟲態在柑橘上越冬。春季有翅蚜分散繁殖,在春梢和夏梢芽葉上羣集為害,6~10月較為嚴重。在福建是發生數量較多的一種蚜蟲,週年發生,一年約可繁殖30多代,4~5月為害春梢,8~11月為害秋梢,晚秋梢和冬梢頗為嚴重。為害新梢嫩葉,常橫向捲縮。
橘二叉蚜 學名Toxoptera aurantii (Boyer deFoscolombe)。分佈遍及全世界,寄主有柑橘、茶、可可等。有翅胎生雌成蟲體黑褐色,有光澤,前翅中脈僅一分支,觸角第三節有6~8個感覺圈。無翅胎生雌成蟲暗褐至黑褐色,足暗淡黃色。台灣年生10多代。浙江、江西、四川及華南均以無翅胎生雌蚜在柑橘上越冬。5~6月繁殖最盛。
防治措施:宜於冬季、早春剪除蚜蟲為害枝梢,每次新梢應控制抽梢一致;保護利用瓢蟲、草蛉、跳小蜂、食蚜蠅、蚜繭蜂等天敵;適時噴灑煙鹼、魚藤酮、樂果、擬除蟲菊酯類等農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