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刺吸式害蟲

鎖定
刺吸式害蟲是園林植物害蟲中較大的一個類羣。它們個體小,發生初期往往受害狀不明顯,易被人們忽視,但數量極多,常羣居於嫩枝、葉、芽、花蕾、果上,汲取植物汁液,掠奪其營養,造成枝葉及花捲曲,甚至整株枯萎或死亡。同時誘發煤污病,有時害蟲本身是病毒病的傳播媒介。
中文學名
刺吸式害蟲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昆蟲綱
雙翅目
數    量
極多

刺吸式害蟲蝽類害蟲

刺吸式害蟲茶翅蝽

學名:Halyomorpha picus Fabricius,屬半翅目蝽科,別名臭大姐、茶色蝽。
分佈:全國各地。
刺吸式害蟲——蚊子 刺吸式害蟲——蚊子
寄主:刺槐、榆、無花果、丁香、石榴、泡桐、桃、海棠等多種園林植物。發生與為害:華北地區一年發生1代,以成蟲在草堆、樹洞等處越冬。翌年5月越冬成蟲開始活動,6月產卵,卵期7天左右,成蟲一生可產卵5~6次。7月上旬若蟲孵化為害,以成蟲和若蟲刺吸寄主嫩葉、嫩莖和果實汁液,造成葉片枯黃,提早落葉,被害嫩梢停止發育,受害果實發育不良。因成蟲和若蟲受驚時能分泌出臭液防敵,故此得名臭大姐。9月成蟲陸續越冬。

刺吸式害蟲麻皮蝽

學名: Erthesina fullo Thunberg,屬半翅目蝽科,別名黃斑蝽、麻蝽象。
分佈:全國各地。
寄主:白蠟、榆、柿、合歡、懸鈴木、桃、國槐、刺槐、泡桐、櫻花、海棠等多種園林植物。
發生與為害:華北地區一年發生1代,以成蟲在向陽面的牆縫間、樹皮縫等處越冬。翌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開始為害,5月下旬開始產卵,卵產於葉背,卵期10天,若蟲五齡。以成蟲和若蟲吸食寄主葉片、嫩莖尖、幼果的汁液,被害部位呈蒼白色斑點,影響植物正常生長。8月底成蟲陸續越冬。

刺吸式害蟲紅脊長蝽

學名: Tropidothorax elegans Distant,屬半翅目長蝽科,別名黑斑紅長蝽。
分佈:北京、天津、江蘇、河南、浙江、江西、廣東、廣西、四川、雲南、台灣等地。
寄主:海州常山、刺槐、花椒、一串紅、翠菊、葫蘆等植物。
刺吸式害蟲
刺吸式害蟲(5張)
發生與為害:華北地區一年發生2代,以成蟲在寄主附近的樹洞、枯葉、石塊和土塊下面的穴洞中結團越冬。翌年4月開始活動,5月上旬交尾,卵成堆產於土縫裏、石塊下或根際附近土表,每堆30枚左右。5月底至6月中旬出現第一代若蟲,8月上旬至9月中旬出現第二代若蟲。成蟲、若蟲羣集於寄主幼嫩莖葉上刺吸汁液,受害處呈褐色斑點,嚴重時導致葉片乾枯脱落,植株枯萎。11月上中旬陸續進入越冬狀態 [1] 

刺吸式害蟲葡萄葉蟬類

葉蟬是葡萄上的重要害蟲,主要有葡萄斑葉蟬(E〃rythroneura a picalis(Nawa))、葡萄二黃斑葉蟬(Eυythrω neura sp.)和斑衣蠟蟬。斑衣蠟蟬又稱椿皮蠟蟬,屬於同翅目蠟蟬科,寄主範圍廣,在北方葡萄產區普遍發生,但一般為害不重。該蟲每年發生1代,以成蟲、若蟲刺食葡萄嫩枝、幼葉的汁液,其排泄物污染枝、葉和果實,極易招致蜂、蠅和黴菌寄生。若蟲和成蟲都有羣集習性,跳躍能力很強。以卵在寄主幹及粗枝南面或枝蔓分叉處越冬 [2] 

刺吸式害蟲薊馬類

為害症狀:成蟲和若蟲以口器刮破植物表皮,將口針插入組織內吸取汁液為害。受害初期的嫩芽、葉形成大小不一的紫色斑點,嚴重時葉片摺疊成餃狀蟲癭,嚴重影響榕樹的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
發生規律:一年發生9-15代,世代重疊亞重。在氣候暖和的地區,無明顯的越冬現象。冬季特別寒冷的地方,以成蟲、若蟲、蛹等蟲態在表土層、枯枝落葉和樹枝縫隙、蟲癭內等處越冬。成蟲羽化後2-3天進行交配產卵。卵產於蟲癭內,每雌蟲產卵40-70粒。
防治方法:
1、植物檢疫。苗木調動要加強檢疫,防止榕管薊馬隨着苗木等材料進行傳播。
2、農業防治。加強栽培管理,冬季結合修剪,剪去過密的枝梢或摘除蟲癭,集中燒燬,能有效地減少薊馬蟲口密度。
3、生物防治。薊馬天敵很多,捕性天敵有小花蝽、華野姫獵蝽、紋薊馬等,應注意合理科學用藥以發揮天敵的自然控制作用。
4、藥劑防治。在發生初期噴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可大量殺死尚未造成嚴重為害的幼蟲,壓低蟲口數量。
刺吸式害蟲
刺吸式害蟲(4張)
識別特徵:雌成蟲體黑棕色至黑色,翅無色。頭兩頰近平直,觸角8節。前胸背片佈滿橫紋或扭曲線紋及網紋。中、後胸盾片密佈縱網紋和線紋。雄性第9腹節中側鬃短於背中鬃和側鬃 [3] 
參考資料
  • 1.    桂炳中主編,園林害蟲無公害防治手冊,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03,第19頁
  • 2.    翟衡主編,中國果樹科學與實踐 葡萄,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06,第218頁
  • 3.    劉光華,黃江華,向梅梅主編;韓羣鑫,曾永蘭副主編,我的花卉手冊 綠化苗木病蟲防治小醫生,廣東科技出版社,2015.03,第8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