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柏香村

(四川省樂山市馬邊彝族自治縣勞動鄉下轄村)

鎖定
柏香村隸屬於四川省樂山市馬邊彝族自治縣勞動鄉,位於馬邊縣城東部,距縣城5公里,距勞動鄉人民政府9公里。既是省定貧困村,也是中央紀委、省紀委、市紀委對口聯繫幫扶村。
中文名
柏香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四川省馬邊彝族自治縣勞動鄉
地理位置
位於四川省樂山市馬邊彝族自治縣勞動鄉
面    積
18.5 km²
下轄地區
12個村民小組
電話區號
0833
人口數量
2029人(2014年)
方    言
四川方言為主,部分説彝語

柏香村基本村情

勞動鄉柏香村位於馬邊縣城東部,距離縣城5公里,距勞動鄉人民政府9公里。既是省定貧困村,也是中央紀委、省紀委、市紀委對口聯繫幫扶村。
全村幅員面積18.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高度850米。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雨量充沛,年降水量1035.3毫米,年平均氣温16.9度,相對濕度79%,年均日照時數942.3小時,無霜期320天。
全村共有12個村民小組,566户2029人,其中彝族289户1199人,屬彝漢雜居村。全村有林地9200畝(其中退耕還林地491.5畝),荒山荒坡5000畝,森林覆蓋率63.4%。有耕地4499畝(其中田450畝,旱地4049畝)。

柏香村經濟現狀

柏香村屬典型的農業村,糧食作物以玉米、水稻、馬鈴薯等為主。全村有茶園2100畝、核桃800畝、果園50畝。年出欄雞35000只、豬1200頭、羊105只。年勞務輸出360人。茶葉、畜牧業和勞務經濟是全村農民的主要經濟來源,2014年農民人均純收入4830元。農業產業化經營主要以茶葉和豬、雞為主。

柏香村基礎設施

全村已全面完成農網改造,建成通村通組公路28.5公里,其中硬化路面18公里。建成聯户路2.8公里。建成彝家新寨住房91户,改造危房18户。有灌溉堰渠2條4公里,灌溉面積120畝。建有集中供水和分散供水4處,覆蓋安全飲水540人。廣播、電視覆蓋率98%,聯通、移動、電信網絡全覆蓋。農村電網實現全覆蓋。

柏香村社會事業

全村有教學點1個,教師5人,學生58名。建有容納20人的農村幼兒園1所,幼兒入園率80%。有農家書屋1個,家庭超市2個。2014年底新農合參保人數1980人,參保率98%。新農保參保人數644人,參保率62%。有低保户68户103人,五保户14户14人。

柏香村貧困現狀及成因

(一)貧困現狀
通過逐户拉網式排查和準確複核,2014年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户133户467人。其中因病致貧60户、因殘致貧11户、因學致貧8户、缺資金48户、缺勞力45户、缺技術13户、住房條件差105户。全村有“三房户”(茅草房、木板房、土牆房)180户。貧困面寬、量大、程度深,住房難、飲水難、上學難、就醫難、增收難等問題依然存在。
(二)貧困成因
一是缺乏骨幹增收產業。農民對傳統農業依賴性強,“玉米+馬鈴薯+生豬”是農民的主要生活支柱,家庭經濟收入主要依靠外出務工。產業結構單一,農業耕作技術仍然以傳統方式為主,缺乏相應的農業科技支撐和農業產業化經營機制,土地產出率低,農業缺乏骨幹支柱產業,農民增收乏力。
二是基礎設施條件仍然薄弱。村內缺乏骨幹水利工程,部分地區農田灌溉用水和羣眾飲水困難仍然存在。農村道路交通不暢仍然是制約發展的主要因素,農產品運輸難、農民出行不便的現象較為突出。特別是2組、9組、10組交通不暢更是制約羣眾脱貧致富的關鍵。
三是社會事業發展滯後。農村教育、衞生、公共服務設施相對落後。無村衞生室,羣眾看病不便。村小學輻射半徑大,部分學生上學不便。村民無文化健身活動場所。醫療、養老、特困人口救助等社會保障水平不足。寬帶互聯網覆蓋率不高。羣眾文化素質不高,主觀脱貧意識不強,市場經濟意識淡薄,接受新知識、新技術的能力差,文明新風的形成任重道遠。
四是村級黨組織建設亟待加強,村級黨建工作任務落實存在差距。農村黨員平均年齡在54歲以上,文化程度以初中以下為主,村“兩委”的戰鬥力和凝聚力尚需提高。

柏香村所獲榮譽

2020年12月28日,被授予“第五屆四川省文明村鎮”稱號。 [1] 
2021年8月,馬邊彝族自治縣勞動鎮柏香村駐村工作隊被命名為“第20屆全國青年文明號“。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