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林質彬

鎖定
林質彬(1928年) 字敏文。福建德化縣城關塔雁街畔湯邊洋人。德化瓷壇彩畫老藝人。德化瓷廠彩畫師。工藝美術師。福建省第一、二、三屆藝代會代表,省先進生產者。歷任德化瓷廠工會主席兼彩畫組負責人,彩畫車間技術員、主任,技術研究小組組長、試製組組長等。 [1] 
中文名
林質彬
別    名
字敏文
國    籍
中國
職    業
德化瓷廠彩畫師。工藝美術師
出生地
福建德化縣城關塔雁街畔湯邊洋
性    別

林質彬個人經歷

民國17年月,林質彬出生於一瓷彩之家。祖輩世代從瓷。祖父林寬(1870—1929年),字行仁,為當時瓷彩藝人,一生走遍德化城郊五大窯場及永春介福窯場,從事瓷彩藝術。父克洞(1896—1972年),字石崇,幼承父教,一生先後於程田寺格盛益等瓷莊、寶美后井步華等瓷莊、塔雁街陶玉、興盛等瓷彩店彩畫;1956年進德化瓷廠彩畫車間,1960年代初退休。
林質彬8歲入私立育英小學。因家境貧寒,尚未唸完三年級,1939年秋日機狂轟濫炸德化城鄉,育英小學被炸,教授質彬的班主任、語文老師周菊(女)被炸死,他亦就此輟學。不久,到城關陶玉瓷彩店拜老闆、瓷彩藝人賴思環及施振起、郭金友為師,學習瓷彩。三年出師,先後到仙遊瓷彩行,本縣高陽陳聖禮、陳聖煙彩部,隆泰仁源等彩部以及城關的華玉、華益等瓷彩店彩畫,直至1949年。
1951年秋,林質彬入德化瓷廠(時稱利民瓷廠)任工會主席兼彩畫組負責人,後任彩畫車間技術員,潛心飾瓷研究,除直接參加部分彩畫作業外,負責畫面創作設計、技術輔導與授徒(崗位培訓)。1958年,廠成立技術研究小組(後曾改稱試製組、設計室等),質彬任副組長,1970年代初曾任組長。1959年旋又調回任彩畫車間技術員。1960年代初與1980年代初曾任彩畫車間主任,1985年退休。
1963年,林質彬曾參加省輕工廳組織的赴廈門瓷廠技術支援工作,負責瓷彩技術指導。1965年春,到廈門工藝美術學校教授陶瓷彩畫實習課(一學期)。1984年至1991年應聘為德化職業中專學校兼職教師。
林質彬在長期的瓷飾創作設計工作中,根據各個時期的社會、市場趨向,設計各種不同的畫面與圖案紋樣。 1950年代初,較側重於政治宣傳意識的《五星》、《麥穗》、《紅旗》、《工農兵》等圖案,其後逐漸趨向藝術性的山水、花鳥等。1956年以後,又有噴彩、印彩畫面及金染《雙喜》與《紅梅》、《梅竹》、《花鳥》等,題材種類繁多。其工筆與小寫意花鳥畫,如《紅梅》、《水仙》、《牡丹鳳凰》、《牡丹孔雀》、《菊花壽帶》、《玫瑰白頭翁》等,形神兼備,栩栩如生。所設計浮雕雲鶴、浮雕梅花花瓶,頗具特色,備受市場青睞。
林質彬從事陶瓷裝飾藝術半個多世紀,所創作設計飾新彩環彩國畫《山水》花瓶、12吋浮雕梅花花瓶(與蘇仁森合作),分別於1977年、1979年榮獲省工藝美術展覽評比優秀作品獎;新彩國畫《雪景》掛盤,1985年榮獲全國陶瓷產品同行業質量評比優勝獎;14吋飾國畫《雪景》(另圖)掛盤,1987年參加福建省工藝美術第三屆創作設計、專業技術人員代表大會作品展覽獲優秀作品獎。

林質彬個人榮耀

林質彬為福建省第一、二、三屆工藝美術創作設計、專業技術人員代表大會代表。1950年代初曾榮獲“福建省先進生產者”榮譽稱號。1961年2月,經福建省輕工廳、文化局評為“陶瓷彩畫藝人”。1983年,經泉州市人民政府技術職稱評委會評定為“工藝美術師”。
林質彬是政協德化縣委員會第一、二屆委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