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蘇仁森

鎖定
蘇仁森曾名蘇良順,福建德化縣城關寶美人。工藝美術師。民國30年(1941年)農曆11月18日生。
中文名
蘇仁森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41年農曆11月18日
職    業
燒瓷師
出生地
福建德化縣城關寶美
曾用名
蘇良順

蘇仁森人物簡介

蘇仁森 曾名蘇良順。福建德化縣城關寶美人。民國30年(1941年)農曆11月18日生。曾任德化瓷廠技術員,試製組組長,科研所主持人。工藝美術師。建白瓷瓷簫注漿製作首制者。

蘇仁森人物經歷

蘇仁森出身於陶瓷之家。父蘇夏景(1903—1990年),自幼從瓷,熟諳制瓷工藝。年輕時曾與其胞弟蘇秋榮(1912—1970年)合辦“成珍”瓷廠,自營自銷;夏景管理生產,秋榮負責直接運至泉州出售,兄弟合作,同心協力,業務經營甚好。1956年,夏景、秋榮兄弟倆同時參加寶美瓷業合作社。1957年寶美瓷業社併入德化瓷廠,蘇夏景轉入寶美瓷廠(村辦,後曾稱潯中大隊瓷廠),一直參加勞動至83歲高齡才休息。
蘇仁森自幼受陶瓷家庭環境薰陶,13歲隨父學藝,14歲到寶美村瓷業組當製坯工。1957年進德化瓷廠,為成型車間製坯組製坯工。他聰明好學,從藝認真,1958年調入技術研究小組(後曾稱試製組、設計室、試製車間、科研所等)實驗室製坯。1966年調省輕工廳德化瓷器研究所(址德化城關西校場),從事日用瓷、陳設瓷造型設計與試製。1969年底隨省輕工廳德化瓷器研究所合併德化瓷廠,仍返回德化瓷廠試製組,繼續其日用瓷、陳設工藝瓷造型設計試製等技術工作。1970年代中期至1998年任試製組組長。1994年至1997年末,還兼任科研所負責人。其間1984年曾到北京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進修半年。

蘇仁森主要貢獻

蘇仁森自1966年從事陶瓷工藝造型設計試製,30餘年來積累了豐富經驗,設計推出有各種款式規格、國內外市場適銷的碗盤杯碟壺瓶等日用瓷、陳設工藝瓷產品,為瓷廠經濟效益與國家出口創匯作出不懈努力與奉獻。其中較主要有如1960年代設計推出的15頭咖啡具,1970年代設計推出的20頭西餐具、45頭西餐具、直新杯碟、高白玉夷花瓶、高白玉新花瓶、高白玉白花瓶、高白玉蘭花瓶,1980年代設計推出的秋月45頭西餐具、明星45頭西餐具、明鳳45頭西餐具、秋月蓋杯等。其中1970年代設計生產投向國內外市場的直新蓋杯,至今仍生產盛銷不衰。1970年代末創作設計的具有高雅藝術欣賞價值的龍鳳酒具、鳴翠酒具,收藏陳列於德化縣陶瓷博物館。牡丹花瓶、秋月咖啡具,1978年榮獲省陶瓷行業創新設計評比優秀獎。與林質彬合作的12吋浮雕梅花花瓶,1979年榮獲省上藝美術展覽評比優秀作品獎。與劉萬居合作的寶石黃8頭玉蘭小茶具(劉配方、蘇造型),1984年榮獲全國陶瓷質量評比優勝產品獎;仿製生產的華泰厚胎餐具,1985年在全國陶瓷質量評比獲優勝產品獎;寶石黃玉蘭、玉竹小茶具(劉配方、蘇造型),1986年榮獲福建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改手製為注漿工藝的建白瓷簫,經上海民族樂團鑑定,1984年選送香港展銷受青睞,每支以1300港元售出。1987年,設計有高白316頭援藏中餐具,深受好評。而在廠的工藝師們創作設計參加廣交會和國內外有關展銷會、展評會的各種新作品、新產品時,包括其中部分榮獲高獎的作品,在具體試製過程中,其每一道工藝工序,蘇仁森同技術科、試製組的主要技術人員,為保證其試製樣品的高質量嚴要求,他們處於幕後,嚴格把關,付出大量的心血與汗水,作出默默無聞的奉獻。

蘇仁森人物成就

蘇仁森於1992年8月經泉州市工藝美術人員中級職務職稱評審會考核評審,市職稱職改領導小組批准確認為“工藝美術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