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林蔭道

鎖定
林蔭道是指一種兩側樹木茂密、濃蔭圍繞的寬闊道路,或街道中央供行人通過、散步休憩的帶狀綠化地段。很多情況下,林蔭道兩側種植的樹木為同一個品種,從而使林蔭道整體景觀統一。
中文名
林蔭道
外文名
avenue
拼    音
lín yīn dào
注    音
ㄌㄧㄣˊ ㄧㄣ ㄉㄠˋ
近義詞
林陰道
錄    載
現代漢語詞典

林蔭道詞語概念

林蔭道 林蔭道

林蔭道詞目解釋

詞目:林蔭道
拼音:lín yīn dào
注音:ㄌㄧㄣˊ ㄧㄣ ㄉㄠˋ
英文:avenue
詞義:兩邊有樹木的道路。
基本解釋:
[avenue;boulevard] 指兩邊栽有高大茂密樹木的通路。
白楊林蔭道。
引證解釋:
兩旁有茂密樹木的道路。
郭小川 《祝酒歌》:“林蔭道上,機器如樂隊;森林鐵路上,火車似滾雷。” 艾青 《好》詩:“讓我們的馬路有美麗的林蔭道;林蔭道上發散出洋槐花的香氣。”《花城》1981年第5期:“昨晚,他在校園的林蔭道上碰到了他。”

林蔭道近詞區別

在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2005年修訂的第五版《現代漢語詞典》記載中,將‘林蔭道’作為推薦詞條,而‘林陰道’為非推薦詞條。”蘇州大學語委委員、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漢語言文學學科帶頭人曹煒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解釋説,“林蔭道”意思是樹木遮蓋太陽而形成的路,“林陰道”意思是揹着太陽的路。兩個詞都可以用,只是意義有些差別,一個強調樹木遮陽,一個強調揹着陽光,現在已經被混淆成通用了。
兩旁有茂密樹木的道路。兩個詞很難説對錯,但嚴格來講,應該用“林蔭道”,首先林蔭道被《現代漢語詞典》列為推薦詞條,而林陰道列為非推薦詞條,這説明林蔭道的使用社會頻率高於林陰道,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在選擇混淆詞彙作為推薦詞條時,詞彙的使用頻率是第一參考標準。再就據文化傳承而言,“林蔭道”自秦漢就出現了,而“林陰道”在唐宋時才出現。從構詞理句來看,“林蔭道”有形象的遮蓋的意思,而“林陰道”卻過多地傾向背陽,顯然前者更加能形象表達出意思。
林蔭道有兩個含義:一是指兩側樹木茂密、濃蔭夾道的寬闊大道,如法國巴黎的愛麗舍田園大街;一是指在街道上供居民步行通過、散步和短暫休息之用的帶狀綠化地段,如北京的正義路(見彩圖)。城市園林綠地系統中的林蔭道,指的是後一種。

林蔭道簡史

早期的林蔭道
最早的林蔭道指兩側植樹的散步道。它是以歐洲城市高大的防禦性土質城牆為基礎,自17世紀城牆的防禦功能被廢棄之後開始發展起來。最著名的要數1670年開始在巴黎土牆上興建的散步道,由位於11段城牆上的獨立散步道構成,最終被連接起來,形成了環繞城市北部的高架遊覽線路,即為人們熟悉的大林蔭道(Grands Boulevard)。林蔭道的交叉口各不相同,但寬度基本為30-38米——它相對當時巴黎通常僅7.3米的街道來説已經相當寬了——路邊栽種了兩排、四排或五排行道樹。它們功能明確:中央供馬車和騎馬者通行,兩側樹下的道路則是為行人準備的。隨着城市擴張開始包圍林蔭道時,沿路的功能主要是娛樂性質。19世紀早期,這些林蔭道的高度降低並整合到了城市總體的街道系統中。 [1] 
19世紀的林蔭道系統
19世紀中晚期見證了林蔭大道建設的第二個階段。它始於18世紀50年代奧斯曼的巴黎重建,並且在歐洲與美國的主要城市中一直髮展持續到20世紀初,而在亞洲、印度和中南美洲則延續到20世紀40年代。
19世紀的林蔭大道通常作為大尺度城市規劃的一部分,設計中繼承了早期城牆林蔭道的許多特徵:寬闊的尺度、成排的樹木、馬車與行人分離的通道,並結合了休閒娛樂功能。它們典型的目標就是為新的城市發展開拓空間。林蔭道的物質形態也經過重新提煉和現代化。奧斯曼引入帶鋪裝的車道及抬高的路牙,並且發展了三種典型的道路形式:一種有中央隔離帶,另一種帶拓寬的人行道,還有就是多通路林蔭道。
19世紀多通路林蔭道為骨架的著名城市擴張案例包括奧斯曼在巴黎西北邊緣環繞艾特利廣場(Place d'Etoile)的規劃和厄爾德方斯·西爾達(Ildefons Cerda)為巴塞羅那制定的規劃,以及弗雷德裏克·勞·奧姆斯特德和卡爾弗特·沃克斯(Calvert Vaux)所作的布魯克林規劃(奧姆斯特德和沃克斯把他們的林蔭道叫做“公園大道”)。
20世紀的終結
在世紀更替之後,美國修建的多通路林蔭道就相當少了。交通工程師想方設法來優化機動交通和提高車流速度,因而多通路林蔭道日漸失寵。美國的工程師設計了新的街道和公路系統,把快速交通從低速的本地交通和行人中分離出來。20世紀30年代,交通工程師開發了一套沿用至今的街道分類系統,稱為功能分類標準。街道依據其預期承擔的機動交通或進出臨街地塊的功能被劃分為不同類型。

林蔭道格局設置

設施和功能
林蔭道內,除了栽植遮蔭的高大喬木和設步行道外,一般還佈置有開花灌木植籬花壇、坐椅等,有的還有噴泉花架等設施。中國規定,林蔭道的最小寬度為 8米。林蔭道還具有防塵、降低噪聲、遊憩和美化環境的功能。在城市綠地系統中,林蔭道可把塊狀綠地、點狀綠地聯繫起來。 [2] 
設置形式
林蔭道的佈置應妥善處理步行道與綠帶的劃分、分段和出入口的安排、遊憩場所的內容和設置、植物的選用和配置等問題。有下列設置形式:①設置在城市道路中軸線上,如上海肇嘉浜路等。其優點是兩側居民有均等機會入內散步休息,並能有效地組織來往車流,但行人進入林蔭道必須穿越車行道,既影響交通,又不安全。這種形式適用於以步行為主或車流量較少的街道。②在道路一側設置林蔭道,一般設置在日照條件較好的一側,以利於植物生長;或在眺望景色較好的沿山坡、沿江地帶。③林蔭道分設在車行道的兩側,與人行道相連,則行人和附近居民不必穿越車行道,比較方便安全。一般居住區內車行道兩側的綠地,往往採用這種佈置形式。

林蔭道油畫名稱

基本信息
名 稱:《林蔭道》
作 者:霍貝瑪
創作時間:1689 年
尺 寸:140 × 103cm
類 別:油畫
收 藏:英國,倫敦,國家美術館
賞析
圖2.林蔭道 圖2.林蔭道
此圖展現了鄉野的美麗風光,畫面上寧靜的鄉間景緻看似平淡,卻耐人尋味,使觀者心曠神怡。對稱的小樹於平穩中見動感,隨小道向前遠望還能看到左旁的教堂尖頂,右旁兩幢高頂茅屋,車轍印在泥濘的村道上,表現出一種正在延續着的平靜而艱難的生活,佔有大部分畫面的天空則雲蒸霞蔚,美得令人陶醉。這幅畫中還帶着一種憂傷的諷刺意味,長長的林蔭大道在灰暗的地平線處消失到一點,畫中這種憂傷的諷喻也是霍貝瑪現實生活的真實反映。
《林蔭道》是一幅平凡中見奇崛的作品,也是霍貝瑪一生中最傑出的創作。畫面描繪的是一條極普通的鄉間泥濘小道,路面上印着幾道深淺不同的車轍。兩邊矗立着尚未成蔭的樹木,這些樹木排列整體,高低參差不齊,枝葉也很稀落。道路的中間,一個獵人正牽着一隻狗在走。小道左邊的遠處矗立着一座教堂,在一馬平川的地勢中顯得很高大。路的右側,在一片樹苗地,一位老農正在修剪地裏的果樹。遠處有兩個農村婦女正在路上邊説邊走。她們的身旁是簡樸的房舍。顯得十分廣闊的天空中,佈滿了變幻的雲彩。整個畫面洋溢着濃厚的生活氣息,是荷蘭當時農村生活的實錄。這幅畫最突出的藝術特色體現在畫家遠近透視法的精妙運用。畫面上的兩排樹木,筆直地伸向遠方,給人一種搖曳多姿的感覺。其實這種構圖是很難把握好的,畫家採取近大遠小的焦點透視手法,把透視的焦點放在路的盡頭,並將這兩排樹木在畫面中略微傾斜了一些,然後把樹木從高大依次逐漸縮小,而樹木的枝葉卻逐漸趨於繁茂和稠密,前後形成對比和襯托。從而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了這兩排伸向遠方,看不到盡頭的樹木。畫面的整體構圖,也很有講究,可以總體上分為:大地、樹木、天空三個部分。各部分相互聯繫、彼此映襯又各有特點。大地上的田地、農舍、小河、教堂以及畫面左端的一叢樹木構成了一個均衡的有機組合,它們處在水平的觀賞層面,是畫面中重要的基礎構件,也是樹木和天空這兩部分的背景和襯托部分。兩排樹木處在關鍵的過渡部位,一方面它們把我們的視野帶到了畫面的深處,把畫面拉的很深、很遠,很有立體的縱深感;另一方面它們伸向藍天,是藍天和大地的連接者,起到了襯托藍天的目的。是全部畫面的重心所在。藍天的高遠正是在這些高樹和大地上的事物襯托下才得以實現的。可説這幅畫的構圖環環相扣、嚴絲合縫,達到了構圖上的高度完美、和諧。畫面上1/3 的田地是暖色調,而2/3的天空是冷色調,這樣的色調搭配是極為冷僻的,很難達到和諧的效果,可是在這幅畫中卻出奇地和諧。主要是得益於這些樹木的平衡過渡以及縱深的深度感緩衝了畫面色調的突然對比造成的不適應。《林蔭道》描繪的是極為平凡、樸素的鄉下風景。然而在畫家的筆下卻搖曳多姿、美麗無比。那和諧的自然風光在畫家精妙的構圖中顯得特別遼遠而空靈,田舍、小路、樹木、教堂都沉浸在一種和諧、自然、平坦而真實的氛圍中,讓人似乎感受到了迎面而來的泥土氣息。畫中的人物則賦予了畫面人文的氣息,使畫面充溢着鮮活的生活情趣。自然和人文在這裏水乳交融,純粹的風景和純粹的人物都無法達到這種效果。這也是畫面打動人心的地方,因為它是鮮活的,能引起人共鳴。透視的一種方法,把同等物體近處畫的比較大,遠處畫的比較小。這也是最基本的透視手。
畫家簡介
霍貝瑪(1638~1709),荷蘭傑出的風景畫畫家。出生於阿姆斯特丹,自幼生活貧困。早年從師雷斯達爾學畫風景畫。他的作品真實地表現了自然界多變的景象,把風景描繪得準確、客觀,富有動感,用色豐富多變。內容多描繪鄉村道路、農舍、池畔等。作品不為當時人接受,最後畫家處在極端的貧困中。代表作有《林蔭道》、《林中茅屋》、《磨坊》、《森林》。
參考資料
  • 1.    蓋世傑, 戴林琳. “巴塞羅那經驗”之城市街道解讀——以蘭布拉斯林蔭道為例[J]. 中外建築, 2009(1):55-59.
  • 2.    張建宇, 靳思佳, 柳瀟,等. 城市林蔭道概念、特徵及類型研究[J]. 上海交通大學學報(農業科學版), 2012, 3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