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林素園

鎖定
林素園,原名興羣,號放庵,以字行,祖籍長樂甘墩連開。清光緒十六年(1890)農曆十月三十日生於福州台江蒼霞洲書香門第。1911年4月參加廣州起義。1912年畢業於福建師範學堂。
本    名
林素園
別    名
興羣
放庵
所處時代
清光緒
民族族羣
出生地
祖籍長樂甘墩連開 [1] 
出生日期
1890年
逝世日期
1967年4月 [1] 
主要作品
《素園詩稿》、《台灣紀要》 [1] 
主要成就
《自治週刊》
畢業院校
福建師範學堂

林素園人物生平

民國4年赴日本留學。回國後任北平大學教授,並與高一涵、沈鈞儒等創辦《自治週刊》。不久,客居洛陽,被聘為直魯豫巡閲使署秘書。民國18年,任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校長。民國26年,赴廣西參加反蔣、抗日宣傳活動。他與地下黨領導的廈門“兒童流亡劇團”合辦桂林黃花崗小學。民國30年,在閩侯南嶼鎮集資創辦黃花崗中學,自任校長。

林素園主要功績

1911年4月參加廣州起義。1912年畢業於福建師範學堂。1915年赴日本留學,入早稻田大學,主修教育學。回國後任北平民國大學教授,並與高一涵、沈鈞儒等創辦《自治週刊》。不久,客居洛陽,被聘為直魯豫巡閲使署高等秘書。1928年,任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校長。
1937年,赴廣西參加反蔣抗日宣傳活動,與中共地下黨領導的“廈門兒童流亡劇團”合辦桂林黃花崗小學,並任校長。1941年,在閩侯南嶼鎮集資創辦黃花崗中學,自任校長。抗戰勝利後回福州,住台江蒼霞洲荔枝樹下巷中。1948年,應邀到台灣、澎湖考察。
1953年2月,林素園受聘為館員。“文化大革命”中,備受折磨,舊病復發,於1967年2月27日含冤去世。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得以平反昭雪。
林素園精通文史,擅詩詞。其詩恬淡樸真,富有愛國思想;又工書法,杭州嶽王廟圍牆上蒼勁渾厚、氣勢非凡的“忠孝無雙”四個擘窠大字,就是他的手筆。著有《素園詩稿》、《台灣紀要》。 [1] 
1950年後,福建省人民政府聘任他為省文史館館員。“文化大革命”中,他被扣上“官僚地主階級分子”帽子,1967年4月含冤去世,享年77歲。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中共福建省委統戰部對素園冤案予以平反昭雪。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