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林熙

(廣州大學經濟與統計學院教師/講師)

鎖定
林熙,廣州大學經濟與統計學院,講師、中級經濟師,暨南大學經濟學博士(國際貿易學專業),擔任Sustainability(SSCI 2區)客座主編;主要研究方向:國際貿易學、環境經濟學、微觀應用計量經濟學、數字經濟學等。研究成果已在Macroeconomic Dynamics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Energy EconomicsEconomics of Transition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Journalof Policy Modeling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Managerial and Decision Economics等SSCI期刊,以及《世界經濟》等CSSCI期刊發表。出版專著1部。主持廣東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基金省市聯合基金青年項目等科研項目。 [1] 
中文名
林熙
國    籍
中國 [1] 
民    族
漢族 [1] 
畢業院校
暨南大學經濟學院 [1] 
學位/學歷
博士/博士研究生 [1] 
職    業
高校教師 [1] 
專業方向
國際貿易學、環境經濟學 [1] 

林熙人物經歷

林熙,廣州大學經濟與統計學院,講師、中級經濟師,暨南大學經濟學博士(國際貿易學專業),擔任Sustainability(SSCI 2區)客座主編;主要研究方向:國際貿易學、環境經濟學、微觀應用計量經濟學、數字經濟學等。研究成果已在Macroeconomic Dynamics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Energy Economics(2篇)、Economics of Transition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2篇)、Managerial and Decision Economics等SSCI期刊,以及《世界經濟》等CSSCI期刊發表,共計10餘篇,還有多篇工作論文在國內外頂級經濟學名刊審稿中。出版專著《貿易壁壘、企業出口與環境污染》,另參編教材1部。主持廣東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基金省市聯合基金青年項目等科研項目,參與包括國家社科重大項目、國家社科重點項目、國家自科面上項目在內的國家級課題6項、省級課題4項、市級課題1項。在1次國際學術會議、22次國內學術會議、2次全國博士生論壇等進行學術報告。此外,擔任多個SSCI/CSSCI期刊的匿名評審。 [1] 

林熙研究方向

1、國際貿易學:貿易與環境、國際貿易理論(尤其是異質性企業貿易理論)、貿易政策評估、企業進出口等;
2、環境經濟學:環境污染、能源效率、環境規制等;
3、微觀應用計量經濟學:匹配、DID、IV等因果識別方法等;
4、數字經濟學:機器人應用等。 [1] 

林熙教育背景

2017.09-2020.06,暨南大學經濟學院,國際貿易學專業(博士),導師:何凌雲教授;
2013.09-2015.06,廣西大學商學院,國際商務專業(碩士),導師:李立民教授;
2008.09-2013.06,廣西大學商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英語專業(本科、雙文憑、經濟學學士)。 [1] 

林熙職業經歷

1.學術工作經歷
2020.11-,廣州大學經濟與統計學院,教師/講師。
2.期刊編委
2020.10-2022.12,Sustainability(SSCI 2區)客座主編 ,負責特刊“SustainableTransport Policy,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Energy Economic Development”。 [1] 

林熙研究成果

1.主要論文發表(英文)
[1] Lin X, Huang G, He L.Y. How Does Trade Policy Uncertainty Affect Firms’ Pollution Emissions? 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China[J]. Macroeconomic Dynamics (SSCI, 上財目錄Second Tier), 2024.
[2] Huang G, Lin X, Xu S, Wang J, He L.Y. Trade policy uncertainty, export destination and firm’s pollution emissions: Analysis from theoretical perspective[J]. Managerial and Decision Economics (SSCI), 2023.
[3] Huang G, Lin X, He L.Y. Good for the environment? Foreign investment opening in service sector and firm's energy efficiency[J]. Energy Economics (SSCI 1區), 2023, 127.
[4] Lin X, He L.Y. “Going Global” and Pollution in Home Country: Evidence from Chinese Industrial Firms[J]. Economics of Transition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SSCI, 上財目錄), 2023, 31 (4):1135-1174.
[5] Huang G, He L.Y, Lin X. Deterioration or improvement? Intermediate product import and enterprises’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J]. 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 (SSCI 1區), 2023, 65: 139-150.
[6] Lin X, He L.Y. The More The Merrier? Evidence from Firm-level Export an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 China[J].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SSCI 1區, 上財目錄), 2023, 84: 125-172.(2022年在線發表)
[7] Huang G, He L.Y, Lin X.Robot adoption and energy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Chinese industrialfirms[J]. Energy Economics (SSCI 1區), 2022.
[8] He L.Y, LinX, Zhang Z.X. The Impact of De-globalization on China’s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Evidence from Manufacturing Export[J]. 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 (SSCI), 2020, 42: 628–660.
[9] He L.Y, LinX, Liu Q. How Did Free Trade Reshape the Transitional China? Evidence from Heterogeneous Exporters and Firm-Level Pollution Emissions[J]. 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SSCI 1區),2020, 56 (8): 1651-1676.(2019年在線發表)
[10] He L.Y, LinX. Trade Imbalance, Heterogeneous Firms and Pollution Emissions: Evidencefrom China’sManufacturing Sector[J]. 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SSCI 1區), 2021, 57 (4): 1008-1033. (2019年在線發表) [1] 
2.主要論文發表(中文)
[1] 林熙,劉啟仁,馮桂媚.智能製造與綠色發展:基於工業機器人進口視角[J].世界經濟,2023(8):3-31.(當期封面的首篇文章;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國際貿易研究》2023年第11期)
[1] 林熙. 貿易開放、環境污染與公共健康——基於中國加入WTO的準自然實驗[J].廣東社會科學, 2022(3):15-26.
[2] 劉信恆,林熙. 貿易自由化的環境效應——來自中國製造業企業的證據[J]. 國際商務(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22(1):18-33. [1] 
3. 專著出版
[1] 林熙、何凌雲,《貿易壁壘、企業出口與環境污染》,經濟管理出版社,2021年。 [1] 
4. 專著出版
[1] 《國際貿易實務》(主編:周松蘭;副主編:屈曙光,彭明明),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23年。(參編) [1] 

林熙科研項目

1. 主持項目
[1] 廣東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基金省市聯合基金青年項目: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出口目的地轉變與企業污染排放:理論機制與實證研究。
[2] 廣州大學校內科研項目(人才類):出口貿易對工業企業污染排放的影響研究:理論框架與實證證據。 [1] 
2. 參與項目
[1]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貿易壁壘下突破性創新政策體系建構研究。主持人:何凌雲。
[2]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重大轉重點):中國加工貿易綠色利益模型建構及對策研究。主持人:何凌雲。
[3]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數字化轉型賦能貿易強國建設的機制、路徑與對策研究。主持人:劉啟仁。
[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基於需求系統分析視角的公共交通污染排放外部性研究。主持人:何凌雲。
[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基於居民健康福利視角的中國道路交通部門節能減排政策模擬及優化研究。主持人:何凌雲。
[6]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小微企業所得税優惠的“穩就業”機理、 效應與對策研究。主持人:趙燦。
其他項目: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十三五”規劃前期重大研究專題;“十三五”廣西實施扶貧移民搬遷路徑及對策研究;廣西賀州平桂沙田鎮鄉村振興總體規劃(2018-2022年);廣西工業富民戰略研究;南寧市“十三五”完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及重點平台建設研究。 [1] 

林熙獲獎情況

[1] 2023年,廣州大學本科課堂教學優秀獎,二等獎。
[2] 2023年,第七屆中國環境技術經濟前沿論壇(《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主辦)優秀論文。
[3] 2021年,“雙循環”背景下資本市場與經濟高質量發展論壇(《財貿經濟》主辦) 優秀論文。
[4] 2021年,暨南大學研究生創新論壇經濟學院、經濟與社會研究院分論壇 最佳牆報獎。
[5] 2019年,天津大學博士生學術論壇首屆經濟學學科分論壇,優秀論文二等獎;
[6] 2020年,2019-2020學年度暨南大學“鄧瑞林”獎學金。 [1] 

林熙學術會議

[1] 2023年12月,國際貿易爭端與全球化重構學術研討會,會議地點:遼寧大學(線上參會),彙報論文“Is Processing Trade Cleaner? 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Chinese Industrial Firms”,受邀擔任點評人。
[2] 2023年11月,中國世界經濟學會年會,會議地點:復旦大學,彙報論文“Is Processing Trade Cleaner? 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Chinese Industrial Firms”。
[3] 2023年10月,“數字經濟與數字貿易”論壇,會議地點:廣西大學(與《財貿經濟》聯合主辦),彙報論文“市場一體化與智能製造:微觀理論與經驗證據”。
[4] 2023年10月,第二屆暨南經院校友學術論壇,會議地點:暨南大學,彙報論文“Is Processing Trade Cleaner? 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Chinese Industrial Firms”。
[5] 2023年6月,擴大內需與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研討會,會議地點:廣州大學(與《中國工業經濟》聯合主辦),彙報論文“智能製造是否助力綠色發展?基於中國工業企業機器人進口視角”。
[6] 2023年5月,第七屆中國環境技術經濟前沿論壇,會議地點:中山大學(珠海校區)(與《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聯合主辦),彙報論文“智能製造是否助力綠色發展?基於中國工業企業機器人進口視角”,獲評優秀論文。
[7] 2023年3月,中國式現代化研討會,會議地點:廣州大學(與《經濟研究》聯合主辦),彙報論文“智能製造是否助力綠色發展:基於中國工業企業機器人進口視角”,並受邀擔任點評人。
[8] 2022年12月,國際貿易爭端與全球化重構學術研討會,會議地點:清華大學(疫情原因,線上會議),彙報論文““Going Global” and Pollution in Home Country: Evidence from Chinese Industry Firms”,受邀在分論壇擔任點評人。
[9] 2022年12月,中國世界經濟學會年會,會議地點:四川大學(疫情原因,線上會議),彙報論文““Going Global” and Pollution in Home Country: Evidence from Chinese Industry Firms”。
[10] 2022年11月,第三屆城市與發展經濟學前沿論壇,會議地點:暨南大學(疫情原因,線上會議),彙報論文““Going Global” and Pollution in Home Country: Evidence from Chinese Industry Firms”,在分論壇擔任主持人。
[11] 2022年8月,第四屆能源環境與氣候變化經濟學者論壇(《經濟研究》主辦),會議地點:湖南大學(疫情原因,線上會議),彙報論文““Going Global” and Pollution in Home Country: Evidence from Chinese Industry Firms”。
[12] 2022年7月,第四屆中國工業經濟學會青年論壇暨青年杯論文競賽(《中國工業經濟》主辦),會議地點:浙江工商大學(疫情原因,線上會議),彙報論文“智能製造是否助力綠色發展:基於中國工業企業機器人進口視角”。
[13] 2022年6月,首屆暨南大學經濟學院校友學術論壇,會議地點:暨南大學(疫情原因,線上會議),彙報論文““Going Global” and Pollution in Home Country: Evidence from Chinese Industry Firms”。
[14] 2022年6月,中國經濟學年會能源與環境經濟論壇,會議地點: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疫情原因,線上會議),彙報論文““Going Global” and Pollution in Home Country: Evidence from Chinese Industry Firms”。
[15] 2021年12月,第三屆互聯網與數字經濟論壇(《經濟研究》主辦),會議地點:復旦大學(疫情原因,線上會議),彙報論文“智能製造是否助力綠色發展:基於中國工業企業機器人進口視角”,在分論壇擔任點評專家。
[16] 2021年12月,第二十一屆中國經濟學年會,會議地點:陝西師範大學,彙報論文“智能製造是否助力綠色發展:基於中國工業企業機器人進口視角”。
[17] 2021年11月,第三屆中國能源環境與氣候變化經濟學者論壇(《經濟研究》主辦),會議地點:華中師範大學(疫情原因,線上會議),彙報論文“智能製造是否助力綠色發展”,在分論壇擔任點評專家。
[18] 2021年10月,中國世界經濟學會年會,會議地點:浙江大學(疫情原因,線上會議),彙報論文“Heterogeneous Firm Exports, Energy Efficiency and Pollution Emissions: Theory and Evidence ”。
[19] 2021年10月,中國世界經濟學會第十屆國際投資論壇,會議地點:中山大學(珠海校區),彙報論文“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energy efficiency: Firm-level evidence from China”。
[20] 2021年7月,“雙循環”背景下資本市場與經濟高質量發展論壇(《財貿經濟》主辦),會議地點:廣西大學,彙報論文“智能製造是否助力綠色發展:基於中國工業企業機器人進口視角”,獲評優秀論文。
[21] 2021年5月,中國青年經濟學家聯誼會(惠州)研討會,會議地點:惠州學院(疫情原因,線上會議),彙報論文“Heterogeneous Firm Exports, Energy Efficiency and Pollution Emissions: Theory and Evidence”。
[22] 2020年12月,中國青年經濟學家聯誼會第10期工作坊(廣州•2020),會議地點: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彙報論文“貿易開放、環境污染與公共健康:基於中國加入WTO的準自然實驗”。
[23] 2019年12月,全國數量經濟學博士生學術論壇,會議地點:廈門大學,彙報論文“Heterogeneous Firm Exports, Energy Efficiency and Pollution Emissions: Theory and Evidence”。
[24] 2019年11月,天津大學博士生學術論壇首屆經濟學學科分論壇,彙報論文“Heterogeneous Firm Exports, Energy Efficiency and Pollution Emissions: Theory and Evidence”,獲得優秀論文二等獎。
[25] 2017年11月,暨南大學經濟學院博士沙龍,彙報論文“How Did Free Trade Reshape the Transitional China? Evidence from Heterogeneous Exporters and Firm-Level Pollution Emissions”。
[26] 2017年10月,區域綠色發展國際研討會,會議地點:肇慶市,彙報論文“How Did Free Trade Reshape the Transitional China? Evidence from Heterogeneous Exporters and Firm-Level Pollution Emissions”。 [1] 

林熙教授課程

國際貿易理論、貿易與環境、國際商務談判、政治經濟學等。 [1] 

林熙其他學術經歷

擔任World Economy(SSCI)、Economics of Transition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SSCI,2次)、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SSCI,2次)、China and World Economy(SSCI)、Economic Analysis and Policy(SSCI)、《經濟學(季刊)》、《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廣東社會科學》(3次)、《中國經濟學人》等國內外期刊的匿名評審。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