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林氏大宗祠

(廣東汕頭市澄海區南砂林氏大宗祠)

鎖定
南砂林氏大宗祠位於汕頭澄海南砂,堂號“永思堂”,是澄海林氏宗祠中地位與規模較高者。是一處始建於明萬曆間的家族祠堂建築,屬於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賢的場所。迄今已有400餘年。宗祠是凝聚血緣和感情的紐帶,作為家族悠久歷史和傳統文化的象徵與標誌,具有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和歷史價值。
中文名
林氏大宗祠
外文名
Lin's ancestral hall
地理位置
廣東汕頭澄海區 [1] 
開放時間
8:00-17:00
門票價格
免費
佔地面積
1000 m²
著名景點
照壁
拜亭
族賢匾額

林氏大宗祠林氏大祠堂

林氏大宗祠地理位置

南砂林氏永思堂 南砂林氏永思堂
林氏大宗祠南砂林氏大宗祠位於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溪南鎮南砂鄉西社村(南砂自明時已分東西南北四社,至民國時期仍為一行政村)。是由福建入潮的林氏和易祖之八世裔孫於明萬曆丙午年即1606年始建。

林氏大宗祠位置

南砂林氏大宗祠 南砂林氏大宗祠
祠堂位於南砂西社。坐東南面西北,面積約1000平方米。前朝獅子山和象山(以前照壁後有稻田,現已經不存),後倚南澳筆架山。左邊是林氏享祠,右邊是七聖宮。

林氏大宗祠建築格局

建築格局為四點金(潮汕傳統建築形式),面闊三間,進深兩進,進了大門為門廳,大門左右建有庫房,穿過中門是院子,兩側為迴廊,正面建八柱單檐歇山式抱印拜亭一座,連接正廳。
林氏大宗祠 林氏大宗祠
大廳樑上懸掛木匾書:“永思堂”,大廳置神龕,內奉祖先神主。左右廂廳掛祖先畫像和灰壁畫廿四孝圖,而左右迴廊的牆壁上則鑲嵌有祠堂歷次修繕碑記、族規及“禮義廉節忠義孝悌”八發石刻,時刻告誡子孫要好好做人做事。

林氏大宗祠歷史變遷

林氏大宗祠始建至解放前

林氏大宗祠 林氏大宗祠
大門大宗祠興建於明朝神宗萬曆丙午年(1606),祠址乃南砂永思堂林氏大宗公和易祖創業養鴨處,因祠堂門樓為青磚壘建,所以俗稱青磚祠。清順治年間祠堂為海盜邱輝焚燬,修復後沒多久又在康熙初年斥地政令的執行中再次荒廢,數年後海禁解除再由十世青門公、有楣公等組織重修,之後一直完好,直至清同治九年(1870)方耀辦清鄉,祠堂再遭焚燬,後由裔孫有儀公於光緒四年(1878)重建。光緒三十一年(1905)清廷廢除科舉制度,各地成立新式學堂,時有鄉賢林仔肩、林毓英等創辦南砂報國學堂(今南砂報國學校前身),以大宗祠為校址。

林氏大宗祠解放後

永思堂拜亭 永思堂拜亭
1949年全國解放後,經歷多次政治運動,祠堂祖先牌位、畫像、祭祀器物等皆被毀,屋頂嵌瓷、灰塑、牆壁彩畫、祠內木雕等皆被破壞,兩廊被拆毀改建為教室,這種情況直到80年代中期報國學校遷址,祠堂歸林氏族人管理,才有所改善。在90年代旅泰裔孫華僑捐款對大宗祠進行簡易修葺,至2002年南砂林氏大宗永思堂聯誼理事會決定重修大宗祠,但鑑於資金不足,所以部分被毀木雕與缺失的木雕隔扇門沒有修復,2012年新屆理事會決定補齊被破壞的木雕與缺失的閃門,並重塑照壁五彩麒麟(此前所塑麒麟過大,現將其縮小,使“莆嶺流輝”石匾及石雕麒麟重現),並恢復缺失的歷代族賢匾額,修繕工程於2013年冬月完成。

林氏大宗祠楹聯與碑刻

林氏大宗祠楹聯

派下祠堂
派下祠堂(10張)
堂號曰“永思堂”以示永思祖宗之意。
大門石柱刻聯: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宋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詩句,切合當時景緻,因祠前有崔厝澗流過,環繞稻田,遠處有獅、象兩山為屏障)。
大門匾額正書“林氏大宗祠”,背面書“篤誼受祉”。
門框兩邊書:詩書門第,忠孝家聲。
祠堂對聯有九對,現列其中幾對。
大門廳對聯:唐推天下名家殷少師雲仍第一,宋贈閩幫系譜魯長山姓氏無雙,落款:十八世裔孫有儀拜書。
門廳楹聯:雙桂流芳子姓於斯垂茂蔭,六支衍慶甲科從此迪前光。
堂派下祠堂
堂派下祠堂(13張)
拜亭楹聯之一:周錫姓孔稱仁皇皇赫赫鹹領千官紫誥,本莆田居澄海承承繼繼永儀十德佳言。
拜亭楹聯之二:紹三仁而發祥雲朗星輝忠孝有聲天地老,綿九龍以衍派蛟騰鳳起古今無數子孫賢。
大廳楹聯之一:源遠流長萬里澄江歸碧海,春華秋實百年喬木聲青霄。落款;潮州知府劉溎年題。
大廳對聯之二:祖德紹明煙文獻千秋光俎豆,孫謀敦典禮冠裳奕世薦馨香,落款:嶺東觀察使張銑書。

林氏大宗祠碑刻

大宗八發石碑 大宗八發石碑
在兩廊牆壁上還有十餘方石刻碑記記錄祠堂修建和告誡後世的勸文。
林氏大宗祠永思堂內 林氏大宗祠永思堂內
大宗八發 大宗八發

林氏大宗祠輩序

南砂林氏永思堂輩序
世次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命名(內詩)
命字(外詩)
世次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命名
(內詩)
綿
命字
(外詩)
世次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命名(內詩)
命字(外詩)
世次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命名
(內詩)
命字
(外詩)
-
-
-
-
世次
46
47
48
49
-
-
-
-
-
命名
(內詩)
-
-
-
-
-
命字
(外詩)
-
-
-
-
-
-
-
-
-
南砂林氏大宗祠永思堂拜亭 南砂林氏大宗祠永思堂拜亭
命名(內詩):有殷受天命,(以下為青門公續)元裔誕賢聖,先德洽民心,雲礽綿福慶,(以下為世忠公續)源深流必長,本固實斯盛,愛國孔稱仁,旌忠周錫姓。
南砂林氏大宗祠永思堂門樓 南砂林氏大宗祠永思堂門樓
命字(外詩):孟仲叔季,(以下為青門公續)鹹尊祖訓,誠正修齊,廣學博聞,(以下為世忠公續)儀範克端,猷為思奮,建樹勳名,翊贊景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