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林毅

(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副教授)

鎖定
林毅,博士、副教授,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分析化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1] 
中文名
林毅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畢業院校
東北師範大學
學位/學歷
博士
職    業
教師
專業方向
表面分析化學、納米生物技術
主要成就
主持國家級項目3項、省部級項目1項
職    稱
副教授

林毅人物經歷

教育與研究經歷
1995.9—1999.7 東北師範大學,化學教育,學士
1999.9—2002.7 東北師範大學,物理化學,碩士
2002.7—2005.7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物理化學,博士
2005.7—2007.6 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分析化學,博士後
2007.7至今 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分析化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1] 
主授課程
主講《基礎醫學化學》 [2] 

林毅研究方向

表面分析化學和納米生物技術,研究興趣主要集中於納米級表界面的結構、性質及其在生物醫學分析化學中的應用。 [1] 

林毅主要成就

主持國家級項目3項、省部級項目1項,
2009-2011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基於不同結構納米金的高性能SPR生物傳感芯片研製”(批准號:20875071)  2007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於量子點的生物醫學探針靶向設計”(批准號:2074300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創新研究羣體科學基金“新型生物醫學探針技術基礎及應用”(批准號:20621502, 20921062),參加  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973專項)“病毒與細胞相互作用的熒光納米實時檢測新技術及動態過程可視化”(批准號:2006CB933100),參加 [3] 
發表論文20餘篇
1.Cai Qi, Yi Lin, Jing Feng, Zhan-Hui Wang, Chuan-Feng Zhu, Yong-Hong Meng, Xi-Yun Yan, Li-Jun Wan, Gang Jin*. Phage M13KO7 detection with biosensor based on imaging ellipsometry and AFM microscopic confirmation. Virus Research, 2009, 140(1-2): 79-84.  2.Yun Lei, Hong-Yu Chen, He-Ping Dai, Zhao-Rui Zeng*,Yi Lin*, Fei-Meng Zhou, Dai-Wen Pang. Electroless-plated gold films for sensitive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detection of 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2008, 23 (7): 1200–1207.  3.Zhong-yuan Kan, Yi Lin, Feng Wang, Xin-ying Zhuang, Yong Zhao, Dai-wen Pang, Yu-hua Hao, Zheng Tan*. G-quadruplex formation in human telomeric (TTAGGG)4 sequence with complementary strand in close vicinity under molecularly crowded condition. Nucleic Acids Research, 2007, 35(11): 3646-3653.  4.Yi Lin, Xin-Cheng Shen, Jing-Jing Wang, Lei Bao, Zhi-Ling, Dai-Wen Pang*. Measuring Radial Young’s Modulus of DNA by Tapping Mode AFM.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7, 52 (23): 3189-3192.  5.Yi Lin, Jun Wang, Li-Jun Wan, Xiao-Hong Fang*. Study of fibrinogen adsorption on self-assembled monolayers on Au(111) by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Ultramicroscopy, 2005, 105 (1-4): 129-136.  6.Yi Lin, Ge-Bo Pan, Gui-Jin Su, Xiao-Hong Fang*, Li-Jun Wan*, Chun-Li Bai*. Study of citrate adsorbed on the Au(111) surface by scanning probe microscopy. Langmuir, 2003, 19 (24): 10000-10003. [4] 
參考資料
  • 1.    首頁  .武漢大學教師主頁[引用日期2015-08-15]
  • 2.    課程  .武漢大學教師主頁[引用日期2015-08-15]
  • 3.    項目  .武漢大學教師主頁[引用日期2015-08-15]
  • 4.    學術成果  .武漢大學教師主頁[引用日期2015-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