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林梅汀

鎖定
林梅汀 (1906-1931).永定縣培豐鎮孔夫村人。在龍巖省立九中讀書時,參加鄧子恢等組織的“奇山書社”接受革命思想。1926年到湖邦開明學校當教師,在郭滴人等的影響下走上革命道路。1927年春,回家鄉開辦培豐公學,組織秘密農會。同年冬加入中國共產黨,後任太平區委書記。1928年秋領導孔夫等地農民暴動。1929年夏,率領農民暴動武裝配合紅四軍攻打龍巖城。1930年任閩西紅十二軍一〇〇團政委。1931年3月,因“肅社黨”事件犧牲。1959年12月追認為烈士 [1] 
中文名
林梅汀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906年
逝世日期
1931年3月
職    業
軍人
出生地
,福建省永定縣
性    別

林梅汀個人簡介

林梅汀(1906-1931.3)男,福建省永定縣坎市鎮人。漢族。福建省立第九中學畢業。

林梅汀人物生平

1926年在龍巖湖邦開明學校任教時,經郭滴人介紹參加革命。1927年秋,創辦培風公學,任校長。1928年春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3月任中共太平區委書記。同年7月中旬組織領導西陂(太平裏)暴動,暴動農軍隨後整編為太平游擊隊,任隊長,率部開展游擊戰爭,抗擊國民黨的“清鄉”。1929年5月,配合紅四軍第二次入閩攻打龍巖、坎市,組建紅色政權,任太平區蘇維埃政府主席,同年7月當選中共永定縣委常委。1930年3月,率游擊隊編入中國工農紅軍,調任紅九軍(後改稱紅十二軍)第一縱隊政委。1930年6月調任紅二十一軍第一縱隊政委,率部轉戰龍巖、漳平、連城等地,開闢巖連漳蘇區。同年10月,紅二十軍與二十一軍合編為新12軍,任第100團政委,轉戰龍巖、永定、上杭、南靖、平和以及大埔等地,屢屢重創敵人,為閩西蘇區的鞏固和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1931年2月中旬在閩西地區“肅清社會民主黨”錯案中蒙冤,被誣為“閩西社會民主黨骨幹分子”,第一批遭受拘捕。同年3月2日在永定虎崗不幸罹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人民政府追認林梅汀為革命烈士。

林梅汀人物事蹟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反革命政變,龍巖的國民革命亦轉入低潮。同年夏,郭滴人、鄧子恢等考慮到永定的孔夫與龍巖的白土是毗鄰地區,兩地休慼相關,開展革命活動能互相策應和支持,因此派林梅汀回孔夫等地進行革命活動。 [2] 
林梅汀在九中的同學簡祥明得知林已返回孔夫,即邀請他共同出面,在原“同志學校”的基礎上,於大排村羅星壩天后宮創辦“培風公學”,由林梅汀任校長。開學後,適逢中共閩南特委書記羅明從漳州到上杭迎接南昌起義軍。羅明派宣傳部長陳祖康為永定特派員,到培風公學開展太平區的革命工作。接着,永定黨組織又派南昌起義軍的何正生、羅紹之等到培風公學發展黨團員。在黨組織的指導下,林梅汀除在廣大師生中積極宣傳革命思想外,經常與簡祥明、鄭榮金、鄭憲章等人深入到公學附近的左坪、紹和、泉溪等自然村,發展農會會員,建立農協組織,開辦平民夜校等。 [2] 
1928年春,林梅汀配合中共太平支部書記簡祥明發動和組織培風公學高年級學生100餘人到上林圩遊行,反對龍巖軍閥陳國輝攤派太平裏兩萬元大洋的“馬路捐”。同時,他又配合高陂西陂嶺的林修富、林紹河等發動農民火燒了高陂“馬路捐”徵收處——團防局。這些行動,有力地聲援了張鼎丞在金砂發動的反對“冠婚喪祭屠宰捐”的鬥爭。不久,經陳祖康等人介紹,林梅汀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2] 
至1928年春,在中共永定縣委的領導下,太平區成立了西陂、廈黃、石門隔、段斜、悠灣村頭、悠灣村尾、孔夫、文溪、坎市、文館等十多個黨支部,並在文溪西靈庵召開中共太平區第一次代表大會,成立太平區委,林梅汀任書記。他還先後在培風、高陂、坎市等地組織了四個農軍連,並派出專人在高陂的老虎坑、廈黃、文溪、孔夫等地辦起兵工廠,僱請廣東師傅製造武器,進行武裝暴動的準備。 [2] 
同年春,龍巖後田暴動以後,引起了永定敵人的恐懼。6月初,駐永定軍閥江湘部襲擊了中共溪南區委所在地——金砂公學,捕去六位同志,成為永定武裝暴動的直接導火線。中旬,中共永定縣委在陳東嶺頭湖塘小學召開了全縣黨員代表緊急會議,研究制定舉行武裝暴動,攻打永定縣城的計劃部署。會後根據縣委部署,林梅汀和簡祥明等把太平區四個農軍連集中起來加強訓練,準備牽制坎市的軍閥駐軍,確保“永定暴動”攻城計劃的實現。
7月中旬,中共福建臨時省委派軍委書記王海萍來到文溪,決定集中巖、永、杭邊三縣農民武裝成立閩西秋收暴動委員會,作出了以太平暴動為主的閩西秋收暴動計劃。1928年7月19日,林梅汀在王海萍指導下,在文溪西靈庵召開了太平區委擴大會議,根據省委關於發動閩西秋收暴動的指示精神,制訂了太平裏秋收暴動計劃,成立了太平裏暴動委員會。林梅汀、簡祥明、盧冠卿為暴動委員。 [2] 
1928年8月5日,在王海萍的領導下,林梅汀等率領太平農軍及上杭、龍巖武裝共500餘人,開赴高陂西陂嶺,舉行了西陂暴動。農軍包圍了“芳景堂”、“三益堂”等土豪劣紳的宅院,當場擊斃土豪一人,還沒收了土豪劣紳的財產和布店,然後在天后宮召開羣眾大會,把沒收的衣物、布匹分給農民。 [2] 
接着,暴動隊伍離開西陂,開往白土,消滅了當地民團,後又攻打龍巖城,未克,暴動隊伍撤回孔夫。經暴動委員會決定,兵分三路攻打坎市。林梅汀率領孔夫、文溪的隊伍從文溪、碧溪經白蓮塘攻入坎市街。由於敵強我弱,加之守敵已有準備,佔據了坎市街的要道據點,因此,暴動隊伍剛入街就遭伏擊。在戰鬥中,暴動農軍十多人犧牲,不得不撤出戰鬥。隨後,王海萍、傅柏翠率上杭蛟洋和高陂部分隊伍開赴金砂古木督,與張鼎丞、鄧子恢領導的溪南紅軍營匯合。林梅汀、簡祥明奉命帶領孔夫、文溪的農軍隊伍開往文溪休整,堅持原地鬥爭。
農軍攻打坎市失利之後,駐坎市軍閥部隊開始“清剿”文溪、孔夫等地,燒殺搶掠,無所不為。林梅汀的家也被搶劫一空,住房被焚為灰燼,其父和妻子被迫離鄉出走。此時,林梅汀與簡祥明、鄭榮金等把文溪、孔夫的80餘名武裝組成游擊隊,經常襲擊敵人,牽制敵人的“清鄉”。 [2] 
1929年初春,林梅汀奉閩西臨時特委指示,率領太平游擊隊到高陂與平在、西陂的游擊隊匯合,旋即開往上杭蛟洋與傅柏翠的隊伍匯合。此後,他便協助曾省吾、羅瑞卿、傅柏翠等加強游擊隊的軍事政治訓練。
5月,粵桂戰爭爆發,閩西敵人兵力薄弱。根據中共閩西特委的要求,毛澤東、朱德率紅四軍第二次入閩攻打龍巖城。23日,林梅汀等奉命率領太平區赤衞隊配合紅四軍主力攻打龍巖城。下午,又隨紅四軍攻打坎市,打垮了守敵一個補充營。此時,太平地區局面已經打開。在紅四軍前委的幫助下,成立太平區革命委員會,林梅汀任主席。之後,在太平區建立了37個鄉蘇維埃,並進行沒收分配土地和組織太平赤衞營的工作。1929年7月5日,在永定縣委第二次擴大會議上,林梅汀被選為永定縣委常委。 [2] 
1930年3月,成立閩西紅九軍時,林梅汀任團政治委員。5月,紅九軍奉黨中央命令改為十二軍,他改任第一縱隊政治委員。5月18日,紅十二軍根據閩西蘇維埃政府關於“堅決地向東江發展”的決定,分兵數路出擊東江,林梅汀隨軍出征。由於紅十二軍是一支新編的隊伍,戰鬥力較弱,在東江遭敵反撲,受挫後只得回到龍巖。之後,紅十二軍除留下一縱隊外,其餘各團編入紅一軍團,隨軍北上。 [2] 
6月,原紅十二軍的一縱隊與紅四軍四縱隊合編為紅二十一軍,林梅汀仍任第一縱隊政治委員,配合縱隊司令員盧肇西開展工作。7月上旬,紅二十一軍根據閩西特委決定,向閩西蘇區東南方的龍巖萬安、白沙,十八鄉,漳平永福等地打擊反動民團,鞏固邊境。之後,紅二十一軍又開往連城姑田、梅林一帶開展遊擊鬥爭。先後建立了上堡、下堡、中堡革命委員會。1930年8月15日回師龍巖。9月,部隊奉命第二次出擊東江。由於這時粵桂戰爭已停止,敵在東江的力量已加強,因而紅二十一軍攻打大埔高陂失利,一縱隊回師平和的戰鬥又再次受挫。9月中旬,部隊退回閩西根據地。在這些殘酷的戰鬥活動中,林海汀隨一縱隊征戰並參與指揮,經受了極大的鍛鍊和考驗。
10月初,黨中央派施簡到閩西工作。施簡到龍巖後,1930於10月7日在龍巖召開閩西總行委、紅二十一軍軍委、閩西紅年軍學校校委聯席會議,決定將紅二十一軍和紅二十軍合編為紅十二軍(即新十二軍),此時,林海汀任第一○○團政委。1931年1月1日,他率領第一○○團配合與紅十一軍四十八團等部隊攻打盤踞在永定縣城的羅介人、孔月階、陳榮光等民團,戰鬥取得了勝利。 [2] 
1931年3月2日,林梅汀等17人因事反擴大化被錯殺。臨刑前,林梅汀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等口號,表達了對黨、對革命的赤膽忠心。
新中國建立後,在中共福建省委書記張鼎丞的關心下,政府有關部門於50年代為林梅汀平反昭雪,並追認為革命烈士。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