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林曉民

鎖定
1961年11月生。1982年7月畢業於河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專業,獲學士學位;1984年9月~1987年6月和2001年9月~2004年6月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攻讀植物病理學碩士和博士學位研究生,師從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振岐教授,分別獲碩士和博士學位,博士學位論文獲植物病理學創新獎。1996年被評定為河南省中青年骨幹教師,1997年晉升教授職稱。現為河南科技大學教授,林學院院長,中國植物病理學會理事,河南省農業教育協會副會長。 [1] 
長期從事植物病理學與真菌學方面的科學研究與教學工作,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出版學術著作10部,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7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5項。
中文名
林曉民
出生日期
1961年11月
畢業院校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主要成就
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獲國家發明專利7項
代表作品
中國大型真菌的多樣性,中國菌物
科研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性    別

林曉民科研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0270864):外生菌根菌資源與分子標記研究。

林曉民代表性學術著作

1.《中國大型真菌的多樣性》:該書為“十五”國家重點出版圖書,中國農業出版社2005年出版。從遺傳、物種和生態三個層次論述了中國大型真菌的多樣性,還從直接利用價值、間接利用價值、可選擇價值和存在價值四個方面闡述了大型真菌多樣性的價值。書中包括照片817幅,這些照片均是由林曉民教授拍攝、在該書首次發表的。
2.《中國菌物》:中國農業出版社重點出版圖書,2007年出版。中國科學院院士魏江春研究員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振岐教授分別為本書作序和撰寫前言。魏江春院士在為本書所作的序中寫到:“這是我讀到的第一部對此問題具有如此精闢闡述的中文版著作……”。書中闡述了隸屬於真菌界(Fungi)、假菌界(Chromista)和原生動物界(Protozoa)中9個門,17個綱,45個目菌物的基本特徵特性,以這些類羣中的200餘屬400餘種為代表,詳細地記述了它們的形態特徵、生態習性、經濟意義和地理分佈,這些屬、種均是作者鑑定過並拍攝有照片的菌物。書中有照片2000餘幅,其中顯微照片1600餘幅,是目前包含顯微照片最多的菌物學著作,這些照片均是林曉民教授在研究菌物的過程中拍攝的。書末的後記“菌物探索30年”記述了作者探索菌物的一些典型經歷與感受。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