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林家翹

鎖定
林家翹(1916年7月7日—2013年1月13日),出生於北京,原籍福建福州。力學和數學家,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麻省理工學院榮譽退休教授。 [1] 
1937年林家翹清華大學物理系畢業後留校任教 [1]  ;1939年考取庚子賠款公費留學生資格赴英國留學;1940年改派加拿大;1941年獲得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碩士學位後進入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學習;1944年獲得博士學位後到布朗大學工作;1947年進入麻省理工學院任教,先後擔任副教授、數學教授、學院教授;1951年當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1962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1987年從麻省理工學院退休;1994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2002年8月回國定居,出任清華大學周培源應用數學研究中心名譽主任;2007年設立“林家翹--梁守灜學術研究基金”;2013年1月13日凌晨4時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7歲 [2] 
林家翹的研究主要包括:流體力學的流動穩定性和湍流理論,天體物理的星系螺旋結構密度波理論,應用數學領域 [3] 
中文名
林家翹
外文名
Chia-Chiao Lin
國    籍
美國
出生地
中國北京
出生日期
1916年07月07日
逝世日期
2013年01月13日
畢業院校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
自然科學中確定性問題的應用數學
主要成就
1951年當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1960年當選為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1962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1994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籍    貫
福建福州

林家翹人物生平

林家翹
林家翹(6張)
1916年7月7日,林家翹出生於北京,原籍福建省福州市
1933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4]  ,並考入清華大學物理系。
193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隨即留校擔任助教。
1938年2月,隨校搬遷到位於昆明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1939年,考取庚子賠款公費留學生資格,赴英國留學,由於抗日戰爭已經爆發,一行人途經日本時受阻,於是返回昆明,在恩師周培源的幫助和聯繫下,1940年改派加拿大 [5] 
1940年—1941年,就讀於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並獲得碩士學位。
1941年—1944年,就讀於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師從西奧多·馮·卡門,並獲得博士學位。
1945年—1947年,博士畢業後到布朗大學工作 [3] 
1947年,進入麻省理工學院任教,先後擔任副教授、數學教授(1953年晉升)、學院教授(1966年 [12]  晉升)。
林家翹 報告 演講
林家翹 報告 演講(4張)
1951年,當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1960年,當選為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1962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1979年,被清華大學聘為名譽教授。
1987年,從麻省理工學院退休,並被授予榮譽退休教授。
1994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2001年11月,被聘為清華大學教授 [1] 
2002年8月,回國定居,出任清華大學周培源應用數學研究中心名譽主任;同時他把國家和學校發給他的生活費全部捐出,用於周培源應用數學研究中心的發展。
2007年,賣掉了在美國的部分個人財產,將所得全部捐給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設立了“林家翹--梁守灜學術研究基金” [6] 
2013年1月13日凌晨4時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7歲 [7] 

林家翹主要成就

林家翹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林家翹在20世紀40年代開始的流體力學流動穩定性和湍流理論方面的工作,帶動了整整一代人在這一領域的研究探索。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進入天體物理的研究領域,開創了星系螺旋結構的密度波理論,併為國際學術界所公認。他在應用數學領域作出了多方面的工作,特別是發展了WKBJ(Wentzel-Kramers-Brillouin-Jeffreys method)方法 [8] 
  • 應用數學方面
在應用數學方面,林家翹最重要的是發展瞭解析特徵線法和WKBJ方法。在數學理論方面,他最突出的是證明了一類微分方程中的存在定理,用來徹底解決海森伯格論文中所引起的長期爭議 [9] 
  • 流體力學方面
20世紀40年代,林家翹在流體力學的流動穩定性和湍流理論方面的工作帶動了一代人的研究和探索。他用漸近方法求解了Orr-Sommerfeld方程,發展了平行流動穩定性理論,確認流動失穩是引發湍流的機理,所得結果為實驗所證實。他和馮.卡門一起提出了各向同性湍流的湍譜理論,發展了馮.卡門的相似性理論,成為早期湍流統計理論的主要學派 [7] 
  • 天體物理方面
20世紀60年代,林家翹進入天體物理的研究領域,創立了星系螺旋結構的密度波理論,成功地解釋了盤狀星系螺旋結構的主要特徵,確認所觀察到的旋臂是波而不是物質臂,克服了困擾天文界數十年的“纏卷疑難”,並進而發展了星系旋臂長期維持的動力學理論 [9] 
  • 學術論著
出版日期
名稱
作者
出版社
2010.11
《自然科學中確定性問題的應用數學》
(美)林家翹
北京:科學出版社
1986.05
《自然科學中的確定性問題的應用數學》
(美)林家翹,趙國英
北京:科學出版社
1977.04
《星系螺旋結構理論》
(美)林家翹著;胡文瑞,韓念國譯
北京:科學出版社

林家翹人才培養

林家翹自1972年以來多次回中國作學術訪問,邀請眾多美國知名專家來華講學,接受多位學者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深造,為中國國內培養了一批有造詣的學者,學生有徐遐生教授 [6] 

林家翹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1951年
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1960年
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台灣“中央研究院”
1962年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1973年
第二屆奧托·拉波特獎(Otto Laporte Award)
1975年
鐵摩辛科獎(Timoshenko Award)
1976年
應用數學和數值分析獎(NAS Award in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Numerical Analysis)
美國國家科學院
1979年
首屆流體力學獎(The first Fluid Dynamics Prize)
美國物理學會 [2] 
1987年
清華大學名譽博士學位
清華大學
1994年
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2005年
台灣清華大學名譽博士學位

林家翹社會任職

林家翹先後擔任美國數學學會應用數學委員會主席、工業和應用數學學會主席 [1] 

林家翹個人生活

  • 家世背景
林家翹的父親:林凱,是戊戌六君子之一林旭的弟弟。母親:廈門大學首任校長,早期原北師大校長鄧萃英的妹妹。表弟:華裔高能物理學家鄧昌黎。妻子:梁守瀠也是福州人,是飛魚導彈之父,航天四老之一梁守槃的妹妹。女兒:林聲溶 [6] 

林家翹人物評價

林家翹是當代應用數學學派的領路人。推動了應用數學與流體力學的許多新領域在中國的發展,為中國科技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11] (清華大學評)
林家翹是國際公認的力學和應用數學權威,他一生橫跨多個領域,在流體力學、天體物理學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7] (《中國科學報》評)
林家翹卓越的科學成就及為中國教育和科學事業的發展所做出重要貢獻,積極推動中國與世界高等教育和科學技術方面的交流,要學習他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科學的崇高情懷,學習他潛心治學、誨人不倦、為人師表的高尚品德,學習他追求真理、不斷創新、永攀高峯的科學精神 [11] (國務委員陳至立評)
林家翹身居海外、心繫祖國,在取得卓越成就後,一直致力於促進中國科學和教育的發展。林先生的身上融匯了東西方人文和科學的閃光點,在他的心中深深刻下了清華精神的烙印。回到清華園,林先生積極倡導蛋白質結構摺疊問題的理論研究,在耄耋之年仍不知疲倦地工作,幫助、扶植年輕人的成長 [11] (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主任胡和平評)

林家翹後世紀念

  • 林家翹追思會
林家翹追思會 林家翹追思會
2013年6月24日上午,林家翹追思會在清華大學主樓接待廳舉行,胡和平、楊振寧、顧秉林與徐遐生共同為由徐遐生監塑捐贈的林家翹先生紀念銅像揭幕 [6] 
  • 林家翹先生資料展
2013年6月24至29日,清華圖書館特藏部特舉辦了“林家翹先生資料展”,展覽分別在主樓接待廳和科學館內林家翹先生生前的辦公室內展出 [10] 
  • 林家翹傳
2013年12月,《應用數學大師—林家翹傳》,由江蘇人民出版設出版,作者孫衞濤、 劉俊麗。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