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林偉才

(頂級手套創始人)

鎖定
林偉才(Lim Wee Chai)馬來西亞人,財富來源:橡膠手套,1958年1月7日出生於馬來西亞森美蘭州知知港。 [4]  林偉才是馬來西亞著名的實業家,於1991年創辦頂級手套集團 [6]  ,一直擔任該集團執行董事長要職。 [5] 
林偉才被業界稱為“手套大王”。 [4]  頂級手套在他的領導下,從創辦時期的一間工廠與一條生產線 [4]  ,發展至如今的五十間工廠與八百條生產線,每年生產超過1000億隻手套 [6]  ;還在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和中國設有生產及運營中心,也在美國德國巴西等國家設立行銷辦公室。 [6] 
中文名
林偉才
外文名
Lim Wee Chai
別    名
手套大王 [4] 
國    籍
馬來西亞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58年1月7日 [4] 
畢業院校
馬來亞大學 [4] 
蘇爾羅斯州立大學
雪蘭莪大學
就職企業
頂級手套 [4] 
主要成就
1991年創辦頂級手套集團
2007年被馬來西亞國家元首封為丹斯里

林偉才早期生活

林偉才於1958年出生在馬來西亞森美蘭州知知港的一個華人新村。 [4]  他家中經營橡膠貿易,所以每週末他會到膠園裏幫忙。 [7] 
1982年,林偉才從馬來亞大學畢業,獲得物理學榮譽理學士學位。 [4]  畢業後,他在奧維爾集團 (OYL)工業公司擔任空調銷售員。 [7]  他之後決定與妻子一同到國外深造,並於1985年在美國德克薩斯州的蘇爾羅斯州立大學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7]  拿到工商管理碩士後,林偉才毅然決定回到馬來西亞,並在前僱主公司擔任銷售經理。數年後,林偉才預見了醫用手套行業的巨大潛力,於是便有了要創立頂級手套的想法。 [7] 
在經營頂級手套的同時,林偉才抱着“活到老,學到老”的態度,於2015年在馬來西亞雪蘭莪大學獲得管理學博士學位。 [7]  此外,他也於2016年被美國俄克拉荷馬城市大學授予工商管理榮譽博士學位。

林偉才個人教育

1982年,林偉才從馬來亞大學畢業,獲得物理學榮譽理學士學位。
1985年在美國德克薩斯州的蘇爾羅斯州立大學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2015年在馬來西亞雪蘭莪大學獲得管理學博士學位。
2016年被美國俄克拉荷馬城市大學授予工商管理榮譽博士學位。

林偉才手套集團的創立

1991年,林偉才決定和他的妻子使用多年辛苦打工存下來的儲蓄收購一家已經倒閉將近一年的手套廠。一開始的頂級手套只有一家工廠和一條手套生產線。不僅如此,公司還面臨着資金短缺、技術缺乏和知名度不高的種種問題。 [4]  當時的手套市場競爭相當激烈,單單馬來西亞市場就有兩百多家大大小小的手套工廠。
為了避開馬來西亞龐大的市場競爭,林偉才決定將目光從馬來西亞轉向國外。他再次回到了美國。經歷一番辛苦後,頂級手套靠着‘高效率低成本’的策略,生產出了優良品質的手套並獲得了大批顧客的信任。 [4] 
於2001年,該公司成功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證券交易所上市。頂級手套也在同年進軍泰國,以獲得原材料、生產勞動力和運營成本方面較低的製造成本優勢。此時的頂級手套專注於所有類型的乳膠手套、丁腈手套。 [9] 
於2002年,林偉才把頂級手套業務擴張至中國。同年7月,頂級手套亦在德國建立了一個營銷部門。 [9] 
於2004年,頂級手套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天然橡膠手套製造商,年產量達120億隻手套。秉持着不停進步與擴張的精神,頂級手套在2007年收購了在新加坡上市的醫療和特種手套製造,Medi-Flex 有限公司。 [9] 
於2016年, 頂級手套獲得新加坡交易所(SGX)首肯,通過第二上市(Secondary Listing),掛牌新加坡交易所主板。 [13] 
於2018年,頂級手套啓動了一項新的安全套業務。 [9] 
於2019年,頂級手套實施製造執行系統(MES)和先進的自動包裝機。 [9] 
在創業初期由於林偉才缺乏了生產過程的技術知識。因此,他積極尋求突破,與大馬橡膠研究機構合作,進行研究和開發,並在吸取足夠的經驗與知識後,設立了專屬頂級手套的研究和發展中心,吸納高學識專才包括碩士和博士生,在低成本中提供高品質的手套成品。 [10] 

林偉才人物榮譽

1997年至1999年, 林偉才當選馬來西亞橡膠手套製造商協會(MARGMA)主席。 [14] 
2007年,馬來西亞的最高元首授予林偉才Darjah Kebesaran Panglima Setia Mahkota(PSM), “丹斯里”頭銜。 [14] 
2010年至2011年,他被委任為2010/2011馬來西亞製造商協會會員。 [14] 
2011年,擔任為馬來西亞中華協會聯合會終身榮譽顧問。 [18] 
2015年至2018年,他擔任馬來亞大學的董事和董事會成員。 [7] 
2015年至2019年,他是僱員公積金協會董事和董事會成員。 [7] 
2016至2017年, 他也是馬來西亞製造商聯合會(FMM)主席。 [7] 
2019年至2020年,擔任馬來西亞製造商聯合會名譽主席 [23] 

林偉才個人觀點

對林偉才來説,工作是愛好,運動是責任,健康就是財富。 [11] 
林偉才一直提倡五好的健康習慣,那就是清潔好,飲食好,工作好,運動好以及睡眠好。清潔好,他鼓勵每個人每日刷牙三次,每日洗澡兩次;飲食好,多吃各類優質食物,確保每天能攝取均衡的營養,切勿暴飲暴食;工作好,員工積極向上,更聰明、更快、更努力工作,主動和機靈,成為積極和誠實的人;運動好,每週運動4至5次,每次約30分鐘,避免自身的壓力過大;最後是睡覺好,每晚睡7至8個小時。 [10]  [12] 
林偉才認為老闆需要先把自己管理好,才能管理公司和員工。所以他堅持每週都鍛鍊,參加羽毛球,瑜伽,高爾夫球等運動併為自己設定健康的活到120歲為終極目標。 [4]  [7]  林偉才採取許多措施來鼓勵員工採取以健康為中心的生活方式。其公司經常組織體育比賽,健康講座和年度健康檢查,還有營養師,致力於提高員工的健康意識,並幫助員工保持健康。 [7]  他常常鼓勵員工不斷地學習新的知識和增值、照顧自己的身心健康,因為身心健康才是人生最大的資本和最珍貴的財富。 [15] 
林偉才的座右銘是“必須知道,必須要做,必須教授”。他認為和別人分享經驗是非常重要的,同時向別人學習也是一樣重要。 [14]  林偉才相信每個人都需要不斷地增值以確保個人、公司、國家和社會的成功。他常説:「如果每天進步1%,在一年裏內就能進步38倍,若每天進步2%,一年後就會有1380倍的改變;相反的,如果每天稍微退步1%,一年之後便會失去97%,僅剩3%。」在生活中持續微小成長的力量,回報率將無可限量,每天為自己增加多一點價值,收穫不凡的人生。 [15] 
林偉才認為調整心態的不二法則就是正面思維,要學習就要懂得放下自己,不自滿才能從身邊吸收養分。每天學習進步並減少自身的弱點,在錯誤中學習才不會重蹈覆轍,活到老學到老,才能保持頭腦不老。除此之外,要有面對波折和考驗的心理準備,保持積極的態度主動迎接挑戰並努力建立人脈才能為自己增值。 [15] 
對於林偉才來説只有紮實的基礎才經得起考驗無論人生還是企業,都會面對盛衰,所以要保持健康的身體、保持年輕才能與生老病死的定律抗衡。同樣的,企業也是需要好的基礎才能經得起考驗和危機,就像高樓一樣,根基穩才能往高處發展,若是基礎不好,即便沒有地震也會倒塌。 [15] 
林偉才秉持着取於社會,用於社會的信念伸出援手,給予醫療方面的幫助並承諾向湖北省武漢市的醫院捐贈300萬隻手套。林偉才表示,手套是醫療保健行業中必不可或缺的物品,尤其是在傳染病爆發時,醫療人員必須使用的防護物品。頂級手套為能夠幫助保護和挽救生命而感到幸運,並將加速生產以協助中國和世界各國人民加強保護,安然度過疫情窘境。 [15] 

林偉才獲獎記錄

2004年,林偉才獲得由安永會計師事務所頒發的年度馬來西亞國家和鄉村企業家。 [14] 
2008年,獲得亞太企業家獎的年度企業家。 [14] 
2017年,獲得福布斯亞洲評選為年度亞洲慈善英雄榜的四十人之一。 [20] 
2019年,福布斯馬來西亞50富豪榜排名第14位。 [1] 
2020年4月7日,以13億美元財富位列《2020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第1613位。 [2]  [7] 
2021年,財富35億美元,名列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859位。 [3] 
2021年,福布斯馬來西亞富豪榜排名第8。 [8] 
2022年,入選《2022家大業大酒·胡潤全球富豪榜》,以110億元財富排名2115位。 [16] 
2022年,以16億美元財富位列《2022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第1818位。 [17] 
2022年,以14億美元財富位列《福布斯發佈2022年馬來西亞富豪榜》第14位。 [19] 

林偉才慈善與公益

林偉才行善也不落人後,長期參與各種慈善活動以及捐助義行,捐獻醫用手套給非洲等落後國家。 [4] 
林偉才不僅捐款捐物,還身體力行投入公益活動。 [7] 
於2009年,林偉才成立了頂級手套慈善基金會,該基金捐款於各種慈善用途,尤其是在教育上。 [4] 
於2014年,非洲塞拉利昂暴發埃博拉疫情,林偉才通過馬來西亞政府與慈濟組織,共捐出2,100萬隻醫療手套; 此後緬甸發生H1N1禽流感疫情,林偉才又持續捐出數百萬只醫療手套等物資。 [7] 
於2017年11月,為了幫助馬來西亞檳城水災災民,林偉才呼友引伴一同上街發動募捐。 [7] 
於2019年,林偉才響應環保並向大馬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捐贈馬幣三萬令吉。 [22] 
於2022年1月16日,林偉才出席甘榜武吉蘭棕祝福金頒發典禮親手送上祝福卡的當兒,除了一一問候災黎,亦不忘關心他們的健康狀況。 [2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