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都望幸

鎖定
《東都望幸》是唐代詩人章碣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的頭兩句寫:居住“東都”(洛陽)的宮女們懶得梳妝打扮,佩帶珠翠,登上高台,盼望皇帝臨幸;她們那雙像初月一樣美的彎眉,也因為怨恨而緊鎖着。對於她們這樣神情黯然、滿懷怨恨的原因,後兩句詩作了説明:原來她們知道,即使皇帝從長安東巡到洛陽來,也是要領着他的“美人”來的。也就是説:她們盼望臨幸的願望是要落空的。從字面上看,這首詩寫的是“宮怨”,是東都宮女對君王的怨恨;實際上,這是一首隱喻詩,它的主旨不是“宮怨”,而是“士怨”,即準備應試的知識分子對主考官的怨恨。
作品名稱
《東都望幸》
作    者
章碣
創作年代
唐代
出    處
《全唐詩》
作品體裁
七言絕句

東都望幸作品原文

東都望幸
懶修珠翠上高台
眉月連娟恨不開
縱使東巡也無益,
君王自領美人來。 [1]  [2] 

東都望幸註釋譯文

東都望幸詞句註釋

⑴東都望幸:東都指洛陽,那裏的宮女們盼望皇帝的幸臨。
⑵珠翠:宮中美女頭上佩飾的珍珠寶物。高台:宮中的高樓。
⑶眉月:彎彎的眉毛象初月一樣美麗。連娟:美好的樣子。恨不開:愁眉不展。 [3]  [2] 

東都望幸白話譯文

無心打扮登上宮院高台,
心緒恨怨眉頭緊鎖不開。
即使皇帝幸臨也是無益,
狠心君王自帶美人前來。 [3] 

東都望幸創作背景

據五代王定保的《唐摭言》卷九“好知己惡及第”條雲:“邵安石,連州人也。高湘侍郎南遷歸闊,途次連江,安石以所業投獻遇知,遂攀至整下。湘主文,安石摧第。詩人章碣賦《東都望幸》諷刺之。”可知這首詩為諷刺唐代科舉制度中拘私舞弊的情形而作的。 [2] 

東都望幸作品鑑賞

詩品》的作者司空圖説:“不着一字,盡得風流。”蘇東坡講:“言有盡而意無窮。”《説詩粹語》的作者沈德潛也説:“詩要講弦外音,味外味。”都是説詩要含蓄藴藉,要有言外之意,才能使人讀了感到詩意深厚,有無窮的意味。這首詩就有這個特點。從表面上看,這首詩寫的是失幸的官女怨恨君王的無情,然而仔細讀來,卻大有深意。詩人把準備應試的考生比作望幸的宮女,把主考官比作君王,把“美人”比做因主考官詢私情而得中者。詩中含而不露,卻又無情地諷刺了唐代科舉制度中拘私舞弊的情形。
詩人一開筆,便描繪了一個登上高台而無心打扮愁眉緊鎖憤慈難平的官女形象。第一句是寫失幸官女怨恨之情態。第二句則進一步描寫這個官女愁怨的面容。上一句是對官女體態的勾勒,下一句是對宮女的面容表情工筆細描。二者互相補充,相互映襯、便將望幸官女的情態、心緒,由表及裏地合盤托出。既有表情的愁怨、又有內心的憤慈。作者匠心獨運,借宮女之情,官女之態含而不露地將當時考生情態真實地表現出來。從宮女的“懶修珠翠”“眉······不開”,可以看到考生恨怨之看到考生憤慈之意。宮女對皇帝的恨怨正是考生對主考的恨怨。兩句詩未着考生一字,考生的音容,表情與情怨內心的活動便悄然表露。可見詩人含蓄的筆法運用得十分純熟。
第三句在全詩結構上又掀波瀾,在前兩句的基礎上,詩人又宕開一筆:即使將皇帝望來,也全然無益。這一筆使詩情更深,使詩味更濃。乍看“縱使東巡”四字,會為望幸的宮女慶幸,皇帝還算有情,終於來了,為之一喜,可是再讀“也無益”三字,會為之一驚,這樣一喜一驚,更引人深思,使詩在跌宕中上升至理性高度,悟出一條道理。緊接第四句,一語道破:“君王自領美人來。”君王已經有了心上人了。這句如定音的鑼鼓,既點明瞭“懶修珠翠”、“眉月連娟恨不開”的原因,又總括地指出“也無益”的道理,也説明了美麗的宮女失寵的原因是由於皇帝的偏愛。而考生寒窗十年不得中的原因也就清楚了,原來是由於主考官的拘私舞弊,他們早就有了“意中人”。該詩語言鋭利潑辣,一針見血地道出了要害所在,具有很強的社會意義。
全詩文情自然,比擬切至,妙用隱喻,而能使人心領神會,感到含蓄有味。詩的語言也頗有特色。三、四兩句自然流暢,猶如口語。一、二兩句瑰麗多姿,雕飾工巧。“懶修珠翠”、“眉月連娟”等寥寥幾字,把宮女姣美的形貌和懶洋洋的情態描繪得惟妙惟肖。愈寫出宮女之美,愈顯出“君王”之惡,是富有表現力的。詩中形象優美,除別有寓意外,仍然具有作為宮怨詩的完整的意境。方幹《贈進士章碣》詩云:“織錦雖雲用舊機,抽梭起樣更新奇”,這首小詩用的雖是傳統的比興手法,卻寫得新穎別緻,也可以説是“用舊機”織出的新“錦”。 [1]  [3] 

東都望幸作者簡介

章碣(836—905年),唐代詩人,字麗山,章孝標之子。唐乾符三年(876年)進士。乾符中,侍郎高湘自長沙攜邵安石(廣東連縣人)來京,高湘主持考試,邵安石及第。 [4] 
參考資料
  • 1.    蕭滌非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317
  • 2.    吉林大學中文系.唐詩鑑賞大典(十二):吉林大學出版社,2009:110-111
  • 3.    尚作恩 等.晚唐詩譯釋: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7:213-215
  • 4.    東都望幸原文、翻譯及賞析  .古詩文網[引用日期2022-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