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華山風景區

(廣東省韶關市管轄)

鎖定
東華山風景區位於廣東省韶關市翁源縣縣城東北3公里處的東華山,風景秀麗的東華山和歷史悠久的東華寺組成一派生機的景色,有一千多年曆史的東華山,風光旖旎、奇峯異石林立,有五指山、筆架山、靈鷲山、卧佛山等。 [5] 
中文名
東華山風景區
地理位置
廣東省韶關市翁源縣縣城東北3公里處
佔地面積
6.2 km²
構    成
東華山東華寺

東華山風景區廣東省韶關景區

東華山風景區 東華山風景區 [1]
東華山風景區位於廣東省韶關市翁源縣縣城東北3公里處,總面積6.2平方公里。它由風景秀麗的東華山和歷史悠久的東華寺構成。東華山屬喀斯特地貌,遍佈 鬼斧神工的奇峯怪石,景色迷人,風光秀麗。東華寺由印度高僧智藥禪師初建於南朝梁武帝天監元年(公元502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六祖惠能曾在此閉關悟道,故有“東華寺的風,南華寺的鐘”之説。
東華山風景區
東華山風景區(4張)
相傳,南北朝時,印度高僧智藥禪師航海抵粵,從惠州羅浮山往粵北傳教,途經東華山地界,因風此地境界非凡,佛光普照,山形地貌形似天竺靈鷲,於是便在東華山建起寺廟,取名“靈鷲寺”,後於唐景龍年間改稱東華寺,比南華禪寺稱名早258年,故有“先有東華,後有南華”之説。如珠岩石山聳起,兩巖並列相通,形如串珠,左巖有天然石巷幾十米,登左右兩巖望無際遠山,覽阡陌溪流,沐徐徐清風,令人心曠神怡,舒爽不已。

東華山風景區福建龍巖市景區

東華山風景區
東華山風景區(6張)
東華山峯巒疊翠,石峯攢簇,嵯峨千仞,雲霧常駐。舉頭遠望,在茫茫的霧海雲端,常可見到隱隱約約露出的一個個巍峨突兀的奇峯,彷彿像一望無際的大海中露出的一根根船桅,若明若暗,若隱若現。東華山密林幽境,古木參天、古藤凌空。漫步其中,那柔軟的天然地毯、潺潺的流水聲、懸掛如簾的高攀古藤使山林顯得那麼原始與古樸,令人歎為觀止,心曠神怡。 [2] 
東華山位於永定縣城東約30公里。主峯高1034米,為永定縣“第一名山”,以其得天獨厚的險、奇、峻、清、秀、麗的自然風韻而聞名於世。

東華山風景區山西運城市景區

東華山風光 東華山風光
東華山風景區位於山西省運城地區東北隅,中條山西北麓之絳縣縣城東南。公園總面積3771.6公頃,森林覆被率56.18%。相傳,東華山是小沉香“劈山救母”時,巨斧砍下,山峯開裂,一半留在陝西華陰縣,即名聞天下的西嶽華山,另一半飛越500華里,落到絳縣境內,則成為 今日之東華山,故西嶽華山東仞,華山西壁均為萬丈懸崖,遙遙相對,如今刀斧劈削印跡尚依稀可見。東華山山勢奇特、雄偉,坐南朝北,懷抱五嶺,酷似一巨佛尊,因此東華山以險得名,以奇成名。園內植物資源豐富,種類繁多,均為中條山植物區系,垂直分佈明顯,形成了無山不綠,林草茫茫,一天景各異,一年色不同的優美森林環境。公園內有季節性河流裏冊峪河,泉水16處,遍佈全境且水質清新,形成了溪水潺潺、泉水汩汩、山水如畫的壯麗景象。
東華山風景區不僅山奇水美,樹葱石秀,其人文歷史源遠流長,同樣名冠天下。在槐泉村古老的西坡上,有一座高達百尺的墳墓,這就是春秋時期晉國國君獻公之墓。在衞莊鎮下村的晉文公墓像一個古幽的山包一般,靜靜躺在綠蔭起伏的下村西坡上,此墓雖經歷了千年的風風雨雨,但至今保存完整,尚未發掘。
此外,太陰寺卧佛、白雲宮、老君樓等名勝依然散發光彩,引人們去尋訪、追憶。總之,東華山風景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文物古蹟繁多,景色迷人。是度假、療養、科研教育的好地方。
東華山風景區
東華山風景區(4張)
東華山來歷之説當屬神話,人們之所以稱其華山,主要還是因為它與西嶽華山有許多相似之處。東華山遊覽區方圓二十多里,主峯海拔一千七百餘米,奇峯九座,峻嶺十八,山勢巍峨,山道險峻,頗具西嶽挺拔的氣勢。閻王嘴是東華山著名的險道,在這裏攀援直上,舉步如登雲梯。眼前古壁陡峭,耳邊山風呼嘯,鳥鳴深澗,松濤澎湃,令人驚心動魄。老弱婦孺望而卻步,不少青壯也臨梯躑躅,其險路恰如西嶽一般。驚心崖是遊覽區的最後端,俗稱“斷頭崖”,這裏深澗陡然截斷山樑,崖壁直立,猶如鬼斧神工,俯瞰深谷,頭暈目眩,與西嶽“迴心石”有異曲同工之妙。東華山險似華山,但更有自己獨特的風貌。華山廟院位於東華山之頂,院內大小廟宇達十二處之多,諸如菩薩廟、娘娘廟、藥王廟、財神廟,應有盡有。這裏歷年香火旺盛,各路香客絡繹不絕。每年農曆三月初十至二十的廟會期間,這裏更是貢品如山,禱聲如潮。前幾年,今人又在華山廟院的下方新建了十二生肖神像,獨成小院,平添小景,亦可一遊。東華山景點眾多,且大多都附帶一個動人的傳説。山下的“神仙腳印”,一尺有餘,清晰地印在一片料腳石上。傳説當年廟會興盛,太上老君慕名前往而留此行跡。後山的石崖之中有一山洞,名曰“桃花洞”,傳説太上老君逛廟會至此,看到青山綠水,翠柳紅桃掩映着一座妙生洞府,遂題為“桃花洞”,並曾居住在此修煉仙丹。
東華山景物傳説多不可考,但有兩個真實的故事卻牢牢記在絳縣人民的心間。1934年4月25日,絳縣第一任縣委書記、革命先烈曹金海在這裏組建了河東第一支革命武裝——絳縣紅軍游擊隊,他們利用廟會發展隊伍,以華山廟院為根據地開展活動,與國民黨反動派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從後山通往山頂的唯一險道“通天壕”,也有一個血淚故事。當年在華山廟院駐紮着國民黨十五軍一個連的抗日兵力,據險而守使日寇正面久攻不下。大年三十晚上,鬼子在漢奸的帶領下偷襲得手,當時就是繞道從“通天壕”裏爬上去的。
東華山以險得名,以奇成名,天然景色隨處可見。蓮花山、饃饃籠、石獅震天橋等,形象逼真,姿態萬千。而懸空石柱和羣仙洞、白雲洞或以其雄奇罕見,或以其神秘莫測令人神往。懸空石柱直立於崖壁,高約三丈,像一株碩大的竹筍插入雲霄。柱旁羣仙洞洞雖不大,但壁石奇異,人、佛、雞、猴,各種形態,惟妙惟肖。白雲洞洞口開於半壁,洞外一塊平整的壁石,刻着一千零六十四年前古人的手跡,文字雖經風吹雨琳,但依稀可辨“天福三年”字樣。白雲洞因雲起名,每臨陰雨天氣,洞裏便噴出棉絮般的雲霧,緩緩升騰於洞頂,隱隱掩住洞口。此洞洞中有洞,深不可測,有些內洞至今無人敢貿然涉足,給後來者留下無窮的探險樂趣。
東華山是絳縣人民得天獨厚的寶山。因其海拔較高,每年六月猶有積雪藏陰。加之森林茂密、空氣清新、景色秀麗、甘泉凜冽,因而是理想的避暑勝地。後山樹木成林,前山山楂成串,每到漫山紅遍的金秋,河東到處是絳縣農民叫賣冰糖葫蘆的聲音。而在冬季,嶺上嶺下銀裝素裹,“梨花”朵朵綴滿枝頭,循着原始森林鹿、獾、豬、兔的足跡,獵取野味的快樂時時盪漾在獵手們的心間。
登泰山而小天下,登東華山則小晉南。站在華山廟院的高處放眼四望,真有胸裹河東十三縣的感覺。山的東、西、南三面峯巒起伏,猶如滾滾濤波簇擁着主峯東華山,而東華山則象一艘劈波斬浪的戰艦,山頂混元樓石塔便是戰艦的桅杆,向北俯瞰,華山廟宇像個扇柄,三龍六嶺象是扇骨,整個前山如同一把撒開的紙扇。極目遠望,田野連片,綠茵如畫,汾河玉帶在雲煙中明明滅滅,時隱時現,正所謂“雲連秦晉三千里,煙鎮汾河十萬家”。 [3] 

東華山風景區江西贛州市景區

清道光四年縣誌記載:該山跨石城、寧化兩縣,為南之祖。高萬仞,尖削天,頂建三仙祠,眺望兩城如斗大,該寺廟設施齊全,常住僧尼幾十人,常年香火旺盛,終年遊客,信徒不斷,也是盛夏避暑的好去處。 [4] 
東華山又名白水項,位於縣城東面,距縣城15公里,面積10平方公里,主峯海拔1148.9米,屬觀下鄉何坑村境內,公路直通山頂。原山頂有三仙廟,祀邱、王、郭三仙,為三仙祠,額曰:“高明配天”及“東華名山”建於明隆慶年間,當時為道觀,清代以後為佛寺,“文革”期間被拆毀,1979年,由石城縣屏山鎮幾位熱衷於石城宗教事業的好心人,牽頭籌資重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