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莞市可園博物館

鎖定
東莞市可園博物館位於廣東省東莞市莞城區博廈村西部,前身是始建於清朝道光三十年(1850 年)清代廣東四大名園之一的東莞可園,1998年9月11日,東莞市可園管理所更名為“東莞市可園博物館”;同年11月1日,舉行掛牌儀式。2008年4月22日,可園博物館新館舉行開館儀式。博物館佔地面積17900平方米。 [1-2] 
東莞市可園博物館是以可園園林建築為依託,收藏、展示、研究古典園林建築、嶺南畫派文物作品,傳播嶺南建築文化和嶺南畫派藝術的專題性博物館。有陳列展覽《嶺南傳統園林與民居》《居巢、居廉與可園》《莫伯治與嶺南建築藝術》及不定期更新的流動展覽,集收藏保護、陳列展覽、學術研究、藝術交流、文化休閒等功能於一體,是一座既具東莞文化特色、又富有現代氣息的公益性文化設施。 [2] 
2018年9月,東莞市可園博物館被確定為國家二級博物館。 [3] 
中文名
東莞市可園博物館
地理位置
廣東省東莞市莞城區博廈村西部
佔地面積
17900 m²
類    別
藝術博物館
投用時間
2008年4月22日
開放時間
逢星期二閉館(節假日除外),開放時間上午9:00-17:30
門票價格
古建築區門票為8元;綜合館區免費開放。
竣工時間
1850年(清朝道光三十年)
館藏精品
張嘉謨蘭石圖軸
級    別
國家二級博物館
所屬國家
中國

東莞市可園博物館歷史沿革

東莞市可園博物館
東莞市可園博物館(5張)
道光三十年(1850年)七月,張敬修辭職回鄉,修建東莞可園。
1949年10月,東莞解放後,東莞可園在土地改革時被分做農民住房。
20世紀50年代,東莞可園被改為博廈村敬老院。
1961年,東莞縣人民政府着手修復東莞可園。
1964年,由時任東莞縣委書記林若同志直接領導東莞可園的修復工作。
1966年初峻工,東莞可園正式對外開放。
1966年10月,“文化大革命”開始,東莞可園停止開放。“文化大革命”初期,獅子上樓台、拜月台和滋樹台被拆除。
20世紀70年代,東莞可園被改為華僑旅行社。
1979年,東莞可園管理所正式掛牌,劃歸東莞縣文化局管理。
1981年,東莞可園重新對外開放。
1998年9月11日,東莞市可園管理所更名為“東莞市可園博物館”;同年11月1日,舉行掛牌儀式。
2008年4月22日,可園博物館新館舉行開館儀式。 [1] 

東莞市可園博物館建築佈局

  • 綜述
東莞市可園博物館佔地面積17900平方米,有陳列展覽《嶺南傳統園林與民居》《居巢、居廉與可園》《莫伯治與嶺南建築藝術》及不定期更新的流動展覽。 [2]  東莞市可園博物館分設綜合館區和古建築區。 [4] 
  • 莫伯治與嶺南建築藝術
莫伯治,東莞麻涌人,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工程設計大師、嶺南建築學派的傑出代表。該陳列主要從莫伯治生平、嶺南建築與嶺南庭園的結合、現代主義與嶺南建築的結合、新表現主義的探索與嘗試以及晚年力作五個部分,全面展示莫伯治建築設計的理念與成就。 [5] 
  • 居巢、居廉與可園
可園留給後世的影響,既有精緻靈巧的古典建築,且因可園主人張敬修邀請著名的花鳥畫家居巢居廉在此寫生作畫而增加了深厚的文化、藝術內涵。張氏給“二居”提供了豐裕的的生活和幽雅的創作環境,從可園中孕育出來的“居派”繪畫藝術因居廉桃李滿門而發揚光大,使可園成為嶺南畫派的重要策源地。 [6] 
  • 嶺南傳統園林與民居
該陳列是嶺南地區首個以“嶺南傳統園林與建築”為專題的基本陳列,主要包括髮展歷程、嶺南園林與嶺南建築三部分。它汲取了最新科研成果,以照片、線描圖、模型等為主,輔以滿洲窗序列等200多件嶺南特色的建築構件以及嶺南建築掠影、虛擬可園、知識問答等科技互動項目,全面展示嶺南園林藝術與古建築藝術。 [7] 

東莞市可園博物館建築特色

  • 綜述
東莞市可園博物館古建築區的東莞可園在三畝三(約2200平方米)土地上,亭台樓閣,山水橋榭,廳堂軒院一應俱全。園林佈局高低錯落,曲折迴環,空處有景,疏處不虛,是嶺南園林之珍品。 [2]  園林古建築有草草草堂、雛月池館與窗、壺中天、可亭、可軒、問花小院、環碧廊、雙清室、邀山閣、擘紅小榭、博溪漁隱、湛明橋、正門、滋樹台、可堂。 [8] 
  • 草草草堂
草草草堂
草草草堂(4張)
草草草堂為園主人張敬修作畫和休息之所,並非一間草堂,亦非草草了事所建,是張敬修為紀念自己的戎馬生涯而命名的,同時告誡自己:一個人的品行和辦事,不能草草輕率。他回憶在廣西等地打仗時説:“偶爾飢,草草具膳;偶爾倦,草草成寢;晨而起,草草盥洗,草草就道行之。” 大概意思是説,餓了隨便吃點東西,困了就睡,早上一起來簡單梳洗一下就出發了。但他認為:“人之不可草草,草草者,苟且粗略之謂,人宜戒焉。”所以“餘戒之而榜之以名堂。” [9] 
  • 壺中天
壺中天
壺中天(1張)
中國古建築講求好意頭、四周房屋滴水到中間,是聚財的意思。這裏環境清靜幽雅,當年主人邀上三五個文人雅士聚座一起,聊天、品茶、下棋,又可欣賞可園建築藝術,看看精美的檐板上的雕刻繪畫,以及樓道的扶欄、檐角,再聽聽樓上傳來的樂曲音韻,十分可人、舒適。後人寫了一副對聯:園小無窮景,壺中別有天,就很好的概括了它的精妙之處。 [10] 
  • 雙清室
東莞市可園博物館雙清室 東莞市可園博物館雙清室
雙清室的命名,取“人境雙清”之意。此廳平面呈“亞”字狀,結構奇巧,四角設門,便於設宴活動。傢俱、鋪地和門、窗花均摹似繁體亞字形,故又稱亞字廳。
嶺南庭園慣用的套色玻璃畫,在這裏得到了普遍採用。它採用紅、藍、白、黃相間的十字形窗心,色彩繽紛,使室內外景物增加光影的變化。玻璃上還刻制有居巢的字,更顯示其名貴,也説明園主人與居巢有深厚的情誼。 [11] 
  • 滋樹台
滋樹台
滋樹台(1張)
滋樹台是一個有磚欄而沒頂的小台。滋樹台,位於庭園中心,平面呈方形,青磚砌築,上面有欄杆,東面有步級可登,是種植蘭蕙的地方。
台名取源於屈原詩名:“餘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滋和樹都是種的意思。蕙蘭均屬宿根花卉,多年生常綠草本,品種繁多,統稱為蘭。以季節分,春有春蘭、夏有蕙蘭,秋有建蘭,冬有墨蘭。
張敬修常説自己“性喜蕙,繪者蕙,植者亦蕙”。滋樹台就是種蘭花的台子。張敬修的父親字九畹,他建此台亦有紀念父親的涵義。張敬修築滋樹台,當然也用以自稱“下野回鄉”,仍有高尚品格的意思。 [12] 
  • 可堂
東莞市可園博物館可堂 東莞市可園博物館可堂
可堂是全園的主體建築,三開間,坐北朝南,為園主起居之處,同時也是張氏家族喜慶宴會的地方。 [13] 

東莞市可園博物館館藏文物

東莞市可園博物館綜述

東莞市可園博物館藏品有(清)居廉《十二花神》冊頁、(清)居巢《花籃圖》斗方、(清)張敬修《盆蘭圖》堂幅、(清)居慶《花卉圖》扇面、(清)居巢《春花圖》扇面、(清)張嘉謨《三秋圖》軸、(清)張嘉謨《蘭笠圖》軸、(清)居廉張嘉謨《靈芝蘭石圖》軸、(近代)伍德彝《花卉壽石圖》軸、(清)張嘉謨《蘭花圖》四屏、(清)居廉《牡丹蜂蝶圖》扇面、(明代)張穆《駿馬圖》小品、(清)居廉《牡丹蜂蝶圖》扇面、(清)張嘉謨《蔬果圖》冊頁、(清)居廉《牡丹蝶石圖》條幅、(清)居廉《牡丹蜂蝶壽石圖》條幅、(清)居廉《花鳥四屏》條幅、(清)張嘉謨《蘭石圖》扇面(淺淺青蛾淡淡唇)、(清)張敬修《蘭花圖》團扇、青釉帶頂陶井、(明)石雕門墩、(元)石雕“蒙古人”柱、印花篦紋陶雞舍、紅四君子紋玻璃格心、曲尺式陶屋、(清)康熙五十二年鐵鐘。 [14] 

東莞市可園博物館主要文物

主要文物
文物介紹
文物圖片與名稱
(清)居巢《花籃圖》斗方
絹本設色
尺寸:28*625px
作品小析:畫面中繪花籃一隻,藍中乘滿鮮花,藍中鮮花綻開,濃葉淡花,相互映襯,此圖佈局嚴謹,用筆簡潔,設色清秀雅緻,格調疏朗清香。 [15] 
(清)居巢《花籃圖》斗方 (清)居巢《花籃圖》斗方
(清)居慶《花卉圖》扇面
紙本設色
尺寸:53*650px
款識:咸豐戊午暮春。奉鼎銘姻親叔大人法繪,女侄居慶。
作品小析:畫中海棠一株,花卉以撞粉描繪,花色淡雅,用筆較工整細秀,設色清淡,雖略顯拘謹,但頗能傳達花秀潤嬌豔的清致 。 [16] 
(清)居慶《花卉圖》扇面 (清)居慶《花卉圖》扇面
(清)居巢《春花圖》扇面
金箋設色
尺寸:53*600px
題識:太守尋花不惜命,徵《雅》搜《騷》出性情。年年老圃覓山礬,惆悵風前數花信。避地同君石井村,萬木前頭一樹春。海棠豐豔韻差遜,山桃粗俗籲非倫。離枝桂葉狀果似,問名頗怪方言顛。不因蹤跡竄荊棘,冰玉那識江梅昆。如瞻歲新逢幽人,自媚冷抱回冬温。按圖縱失賞詎謬,的爍已少空山鄰。平生我亦百花帶,粉泥君摹惲派。移根還擬載藍輿,乞與明窗水仙配。丁巳(1857年)冬同鼎翁太守仁弟至石井,偶見野花一種,狀似山礬,土人名曰“春花”。疑是鄭聯之訛。為君既寫其狀,囑予賦詩記之,將以就正博雅雲,居巢並志。
鈐印:白文方印“梅生書畫”
藏印:朱文方印“鄭祖蔭珍藏印”
作品小析:畫面佈局嚴謹,枝葉繁茂,鮮花綻開,濃葉淡化,相互映襯,此圖用筆簡潔,設色清秀雅緻,格調疏朗清香。 [17] 
(清)居巢《春花圖》扇面 (清)居巢《春花圖》扇面
(清)居廉《牡丹蜂蝶圖》扇面
紙本設色
尺寸:34*52釐米
題識:壬午秋九月為蘭甫仁兄大人鑑正,隔山老人居廉。
鈐印:白文方印“古泉父”。 [18] 
(清)居廉《牡丹蜂蝶圖》扇面 (清)居廉《牡丹蜂蝶圖》扇面
(清)張敬修《蘭花圖》團扇
絹本墨筆
尺寸: 24*650px
題識:習之三兄大人屬。日麗參差影,風傳輕重香。此唐太宗詠蘭詩也,秋日偶暇,聊錄其意。伯裕。
鈐印:白文方印“德甫之印” 朱文方印“伯裕書畫”
作品小析:畫中葉用重墨為之,花之墨色稍淡,均融入了書法的筆意,圖中繪有蘭花垂葉,蘭葉瘦勁,濃淡相交,交迭穿插,其姿態婀娜,充滿生意。 [19] 
(清)張敬修《蘭花圖》團扇 (清)張敬修《蘭花圖》團扇
(明)石雕門墩(石雕石獅)
尺寸:高54釐米,寬85釐米,一對。
藏品介紹:門墩前半段飾高浮雕石獅紋,左雄右雌,側卧式,蟾蜍身,豬鼻長嘴,頭微昂,捲髮。雄獅尾巴自然收放於右後肢旁,左前足爪地,右前足玩耍繡球;雌獅右前肢支撐頭部,左前足輕撫1小獅,左後肢彎收抓頭搔耳,身上爬卧1小獅,臉部亦親觸1小獅。雙獅威猛不足,温順有餘。座內側淺刻海棠花形開光,飾以花卉紋,正面亦淺刻花卉紋、款識。三級。徵集於廣東中山三鄉,可園博物館藏。 [20] 
(明)石雕門墩 (明)石雕門墩

東莞市可園博物館文化活動

東莞市可園博物館活動建設

2018年6月21日,東莞市可園博物館報告廳舉辦《管中探幽——尺八藝術》名家講座 。 [21] 
2019年5月29日,東莞市可園博物館報告廳舉辦《文化養生與養生文化》免費講座。 [22] 

東莞市可園博物館學術研究

東莞市可園博物館館編書籍有《東莞可園張氏家族詩文集》《可園博物館》《東莞可園張氏家族書畫選》《可園藴秀》《印象可園》。 [23] 

東莞市可園博物館所獲榮譽

2018年9月,東莞市可園博物館被確定為國家二級博物館。 [3] 

東莞市可園博物館機構設置

東莞市可園博物館設有館長、副館長、辦公室、園林古建管理部、保管部、羣工部、陳列部、保衞部。 [24] 

東莞市可園博物館參觀信息

  • 地址
東莞市可園博物館位於中國廣東省東莞市莞城區博廈村西部。
  • 門票
古建築區:可園古建築門票定價為8元;綜合館區:實行全年免費開放。 [4] 
東莞市可園博物館導覽圖 東莞市可園博物館導覽圖
  • 開放時間
逢星期二閉館(節假日除外),開放時間上午9:00-17:30。 [25] 
  • 交通
可乘坐東莞公交X20路在可園站下,步行42米便可抵達。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