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石古寨

鎖定
歷史悠久的東石古寨,位於龍江澳(東石港)北岸,鎮區西隅,古稱“畲家寨”,是漢武帝建武年間(25—27)閩中畲家族南遷的酋長住地。五胡亂華時,河南洛陽林尚書(諱開基,號西山),避兵禍帶了一批族人,從水路沿海南下居於寨之東,“東石”地名即由此而生,“畲家寨”也即改稱“東石寨”。隋開皇元年(581),隋文帝遣使開發夷州(台灣)派兵駐紮。《西山雜誌》稱此為泉南戍兵之始。有“江防要塞”之稱。
中文名
東石古寨
地    區
龍江澳(東石港)北岸
古    稱
畲家寨
稱    號
江防要塞

東石古寨古寨的由來

宋太平興國六年(981),太宗詔修天下城廓、寨墩時,東石寨以官銀大修。大修後的寨牆周長192丈,基廣1丈,高1丈5尺,石砌城牆上可跑馬。
明末,民族英雄鄭成功與為抗清復台在東古寨安營紮寨,在白沙村建“國勝城”,他招“五虎”“布九營”,把古寨作為整軍練武,籌糧籌款的一個重要基地。古寨頂300多平方米的平台就是鄭成功操練水師的指揮台。
鄭成功對東石人民的無私支援曾作詩鼓勵讚揚。其中一首寫道“秉元百萬獻軍需,耿耿丹心不郝無;更譽論岑楊二老,家貧願助一頭牛。”鄭成功親書“丹心”二字,命軍匠鐫於巨巖上以激勵將士。如今這渾厚蒼勁的陰刻丹心尚存在古寨石崖上。與朱熹弟子曾恕(宋淳熙年間進士)親筆“棣徑”橫匾交相輝映。

東石古寨景觀

登上東石古寨,眼前的景色相當迷人。絲絲海風夾雜着淡淡的檀香味,讓人神清氣爽。善男信女在夫子廟裏虔誠祈福,當然還有慕名而來的遊客。在這裏,硝煙戰火已經隨着歷史遠去,一切是那麼地和諧與安寧。腳下的龍江靜靜流淌,似乎要把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永遠地埋在歷史的深淵裏。

東石古寨發展歷史

晉江至今已經有1700多年的歷史。但是,在晉江東石有一個地方,卻號稱歷史卻比晉江更加悠長。這就是東石標誌性建築——東石古寨。
東石古寨位於晉江東石鎮區西側,瀕臨龍江,是一座有着近兩千年曆史的古寨。早在漢武帝建武年,也就是公元25年到27年,閩中畲家族南遷,來到東石這個地方,看到這裏景色宜人,便在這裏安營紮寨,住了下來。這裏便成了畲家族酋長的住地。古寨早在公元前就建起來了,當時叫做“畲家寨”,畲家寨是當時中原的畲人過來這邊建的,整個寨當時只是用石頭和柵木壘起來的。“畲家寨”就是“東石古寨”的前身。不過好景不長,畲家族人想在這裏安居樂業的願望並不能如願。永平年間(公元58-78年),漢明帝為了征服散居在閩南沿海的畲家族,派兵攻打畲族,最終,畲族被征服了,不得不被迫遷徙到閩東福鼎縣等地。
永嘉五年,也就是公元331年,爆發了 “五胡亂華”,史稱“永嘉之亂”,北方多個少數民族發動大規模叛亂,匈奴更是攻陷洛陽、擄走懷帝。此時北方兵災連連,一片混亂。當時的官員、百姓,為了避亂,紛紛南遷到相對安定的南方,這也就成形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中原人民移民的高潮。 當時北方特別是洛陽,兵災很嚴重。曾經有一林姓,叫做林尚書(林開基),是洛陽的尚書,當時就是從水路跑到了東石這個地方,他看到畲家寨是一個好地方,所以就在東石寨安家落户,因為當時東邊有一塊大石,叫做龍山石,所以“東石”的名字就是這樣來的。 從此,“畲家寨”也就改名為“東石寨”,而林尚書所帶來的族人也就成了東石的先民。
明末,鄭成功為了反清復台,藉助東石寨有利的軍事位置,在這裏安營紮寨,把古寨作為整軍練武、籌集糧餉的基地,所以當時的東石寨又叫做“鄭功寨”。順治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655年,清兵大舉來犯,鄭成功便派叔父鄭鴻逵拆安海城又修東石寨,並在寨頂築有水師訓操台,操練水師。“丹心”二字,據説是鄭成功寫的。
在順治十二年,因為當時清軍大軍壓境,戰事十分激烈,為了激勵士兵,鄭成功就寫了“丹心”二字,命人把它刻在石頭上,後來我們東石人就把這塊石頭叫做“丹心石”,它也成了東石鎮的標誌之一。

東石古寨旅遊

東石古寨位於晉江市東石鎮鎮區,北望晉南山嶽村落,向南虎視圍頭灣,與金門島遙相呼應。與東石寨相連的是佛門聖境大覺寺。據《西山雜誌》載,東石寨原是春秋時閩中畲家寨,隋·開皇元年(581年)重建。宋·太平興國六年(981年)重修,面積30多畝,寨垣高2丈,寬丈餘,東北及西北方向各有圓拱寨門,寨城上有雉堞城樓。歷代駐有千總、百總及都司。 300年前,民族英雄鄭成功率領義軍,在此安營紮寨、操兵演練,地處平整白沙灣海港、背靠岱山岩的東石寨成為明軍理想的水操台。小小的古鎮海村一時間旌旗飛揚、聲震環宇,令敵寇聞風喪膽、俯首稱臣。
景點類型:旅遊景點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
門票價格:免費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東石鎮鎮區全年 皆可旅遊,最佳旅遊季節一般為每年的4-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