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河

(長江支流嘉陵江在四川廣元的支流)

鎖定
東河,亦稱宋江、宋熙水、東遊水,古稱閬水,長江支流嘉陵江在四川省廣元市境內的右岸支流,位於四川省廣元市東部。源頭有二:東源,出自米倉山南坡南江縣上兩區戴家河壩,海拔2200餘米,過大壩至焦家河,經白頭灘入旺蒼境內陳家巖、鄧家地(檬子境)兩河口,流入寬灘河於兩河口匯幹河,穿英萃、正源至雙河,與西源鹽井河相匯。西源,鹽井河,又稱西河,源於米倉山北坡陝西南鄭黎坪以東松坪裏七眼泉,海拔2209米,經寧強縣毛壩河入旺蒼縣境麻線灘,經萬家、鹽井、國華、雙河與東源匯合。兩源相匯直向南下入蒼溪縣境,經雲峯鎮入閬中市境內境內文成鎮,於爛泥溝注入嘉陵江。全長264公里,流域面積5210平方公里 [1]  。平均比降約1.4‰。 [1-2] 
東河河水清碧,盛產鯰、鯉、鯽、鱸、鱖、鱉、鯢等。水資源豐富,有廣闊開發前景。比較大的水利工程有閬中段的羅家灘修建電航工程、陝西省寧強縣段的二郎壩引嘉入漢工程和卧龍台電站。 [3] 
中文名
東河
別    名
宋江河
宋熙水
東遊水
閬水
所屬水系
長江上游支流嘉陵江的支流
地理位置
四川省廣元市東部
流經地區
陝西南鄭,四川南江、旺蒼、蒼溪閬中
發源地
米倉山麓陝西南鄭、四川南江交界地區
主要支流
插江
深溝河
河    長
264 km
流域面積
5210 km²
平均流量
108 m³/s
河    口
閬中文成鎮五郎村爛泥溝(濫泥溝)

東河幹流概況

東河水系分佈 東河水系分佈
  • 旺蒼段
東河源頭有二:東源,出自米倉山南坡南江縣光霧山鎮戴家河壩,海拔2200餘米,過大壩至焦家河,經白頭灘入旺蒼縣境內陳家巖、鄧家地(檬子鄉境)、兩河口,流入寬灘河於雙匯鎮兩河口匯幹河,穿英萃鎮正源鄉至雙河,與西源鹽井河相匯。西源,鹽井河,又稱西河,源於米倉山北坡陝西南鄭縣黎坪鎮以東松坪裏七眼泉,海拔2209米,稱八道河,入寧強縣,始稱西流河,經寧強縣毛壩河鎮入旺蒼縣境,為鹽井河,經麻線灘,經萬家、鹽井、國華、雙河(雙匯鎮)與東源匯合。兩源相匯直向南下,經鹿渡、罐子、縣城、百丈、嘉川、張華等鄉鎮,入蒼溪縣境。東河在縣境內流長110公里,流域面積1370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19.37立方米/秒,縣城最大流量10300立方米/秒(1981年8月15日),最小流量6.04立方米/秒(1972年12月30日)。雙河至蒼溪段,可通5~8噸級木船。河水清碧,盛產鯰、鯉、鯽、鱸、鱖、鱉、鯢等。水資源豐富,有廣闊開發前景。 [4] 
西源上游陝西南鄭黎坪鎮段(八道河) 西源上游陝西南鄭黎坪鎮段(八道河)
西源上游陝西寧強縣毛壩河鎮段(西流河) 西源上游陝西寧強縣毛壩河鎮段(西流河)
西源旺蒼縣國華鎮鹽井河段 西源旺蒼縣國華鎮鹽井河段
西源旺蒼縣國華鎮鹽井河段 西源旺蒼縣國華鎮鹽井河段
東源南江縣光霧山鎮寬灘河(焦家河)段 東源南江縣光霧山鎮寬灘河(焦家河)段
東源旺蒼縣正源鄉段 東源旺蒼縣正源鄉段
東河干流起點旺蒼縣雙匯鎮段 東河干流起點旺蒼縣雙匯鎮段
東河干流起點旺蒼縣雙匯鎮段 東河干流起點旺蒼縣雙匯鎮段
東河旺蒼縣城(東河鎮)段 東河旺蒼縣城(東河鎮)段
  • 蒼溪段
東河從旺蒼縣張華鎮流入蒼溪縣橋溪鄉喻家嘴。迂迴流經東溪、田菜、石灶、土鯉、嶽東、文林、灕江、登高、歧坪、南陽、喚馬、張王、石門、元壩、金壁、中土等鄉,縱貫縣境腹部,至王渡鄉周家河流入閬中市境。縣內長189.5公里,為流經縣境第二大河。縣境河段河曲發育,漕道日淺,河漫灘多,為單皺河谷。河底由粗沙和卵石組成,兩岸台地分佈頗廣。喻家嘴至東溪河牀平均比降1.21‰,枯水期河水面寬40-50米;東溪至元壩河牀平均比降0.7‰,插江至元壩河谷呈“V”形,橫斷面呈階梯狀,枯水期河水面寬50~100米;元壩至王渡河牀平均比降0.49‰,兩岸山勢開闊,枯水期河水面寬80~150米。 [5] 
蒼溪縣灕江鎮段 蒼溪縣灕江鎮段
東河蒼溪縣元壩鎮段 東河蒼溪縣元壩鎮段
  • 閬中段
東河自東北向西南至袁家巖入閬中市境,過清泉、博樹、井溪、東興、文成五鄉,在文成鎮五郎村(濫泥溝 [5]  )注入嘉陵江,全長290公里,流域面積5353平方公里(《四川省志·地理志》稱264公里,流域面積5210平方公里 [1]  ,以上各縣市分段河長合計與此長度不合,以省志為準)。平均比降約1.4‰,流經閬中段全長34.5公里,其中與蒼溪共有河道長9公里。河牀大部份在第四系全新統近代洪積層上,呈“U”形河谷,河曲發育。沿岸有趙家壩、東嶽壩、白沙壩等較大的第四系沖積階地分佈,河寬在80~250米之間。 [2] 
閬中 文成鎮 東河 閬中 文成鎮 東河
東河匯入嘉陵江處 東河匯入嘉陵江處

東河水文特徵

東河蒼溪段水量豐富,蒼溪縣段多年平均流量104立方米/秒,年最大流量185立方米/秒(1964年),年最小流量26.6立方米/秒(1941年)。洪水期最大流速6.5米以上/秒(1981年),最大洪峯流量11100立方米/秒(1966年6月30日)。河水多年平均含沙量0.73公斤/立方米,多年平均輸沙量239萬噸,年侵蝕模數522噸/平方公里。自1950年迄今,洪峯流量達11000立方米/秒的有1966年、1973年,洪峯流量大於9000立方米/秒的有1956年、1958年、1963年、1981年,洪峯流量大於3500立方米/秒的有1955年、1962年。 [5] 
閬中市水文資料記載:東河實測年平均徑流量34億立方米,年平均流量為108立方米/秒,年最大流量為5740立方米/秒。1973年9月6日洪峯流量達11000立方米/秒,1958年3月29日實測最枯流量7.8立方米/秒。幹流上游受大巴山暴雨影響,支流雍河上游受九龍山暴雨區影響,每年汛期洪水頻繁,洪枯變化大。1973年清泉水文站實測最高洪水位為367.00米(凍結基面,下同),1966年實測最低水位高程為351.28米,水位變幅15.72米。洪水最大漲率每小時可達1~1.5米。流域內大部份地區植被較好,水土流失不甚嚴重。每年除漲水時期外,大多時間江水無色。實測多年平均每立方米水體含沙量為0.781公斤,洪期每立方米水體最大含沙量為13.6公斤,年平均輸沙量為239萬噸,年侵蝕模數為每平方公里522噸。 [2] 

東河主要支流

西流河,發源於陝西省南鄭縣黎坪鎮石馬山下龍潭,河源部分名為八道河,北流至元壩子折向西流,始名西流河。南鄭縣境內長55.7公里,流經元壩鄉,至五星鄉李家嘴入寧強縣,經水田坪鄉的潘家河,依次納芝草溝、冷水溝、小河等,西南流,從毛壩河鎮南入川境。寧強縣境內流長37.5公里,流域470.5平方公里。 [6]  南鄭縣境內控制流域面積326.955平方公里。其中10平方公里以上流域面積支流9條。多年平均流量為10.21立方米/秒,河道比降17.24‰。境內流域區人煙稀少,森林茂密。水能資源豐富,多年平均理論藴藏量達29997千瓦,可開發量17277千瓦,是全縣今後小水電站發展的重點地區之一。 [7] 
焦家河,又名廟壩河,系四川南江境內寬灘河上游焦家河支流。東源出陝西省南鄭縣喜神壩鄉南部的五里浸。西源在廟壩鄉王家園西部。縣境內控制流域面積78.4平方公里,流長14.8公里。其中10平方公里以上流域面積的支流2條。多年平均流量2.86立方米/秒。河道比降39.19‰。水能理論藴藏量為6698千瓦,可開發量為3065千瓦。流域內山高林密,人煙稀少。近期開發價值不大。 [7] 
焦家河。東河東源上源段,位於南江縣境北部。發源子米倉山南的戴家河。由東向西,流經大壩、桃園,在槐樹鄉出縣境。南江縣境內流域面積402.2平方公里,河道長53.2公里,多年年平均徑流量3.9億立方米,天然落差960米,河道比降18.1‰。 [8] 
柳溪河,源於蒼溪縣雙田肖家溝,由東向西,流經上店、文家河壩、巴巖店入旺蒼柳溪兩河口,東匯侯家河,曲折蜿蜒至郭家河、二里院、奉家院、梨樹埡等地,入東河。在縣境內流長15公里,流域面積23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0.50立方米/秒。可灌溉農田。
黃洋河,源於漢王山老龍池,由北向南,流經貓兒跳、黃洋峽、水大營、趙家壩、黃洋南壩、五峯,於洪江鎮入東河。流長38公里,流域面積114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2.50立方米/秒。可灌溉農田。
白水河,又名西河,源出麻英紅巖子仰天窩,由北向南,流經周家巖入白水,至快活、尚武、西河等,到嘉川梁家場匯入東河。流長32公里,流域面積249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5.00立方米/秒。沿河有機電提灌站19處,裝機100千瓦。流域為縣境糧油產區之一。
大地河,源出棗林苟家埡,由東向西,流經雷家溝入白水界,至朱家溝,南匯彭家溝水,到滴水巖,經回龍寺、龍潭子、喬家壩入白水河。流長12公里,流域面積12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0.22立方米/秒。可供工業、生活及灌溉農田用水。 [4] 
插江,又名鑿水,有地圖標註為硬頭河。源頭有兩支,一為雍河,源出雍河鄉甘家溝和雞叫寨,流經雍河月兒壩納月兒壩河,經龍王場至兩河口;一名橋河,源出廣元大南山南麓火把山韓家埡,流經衞子、新場、柏林、清水、文村等鄉,出廣元元壩區界,流入蒼溪縣境兩河鄉至兩河口與雍河合流,經三川、石門兩鄉,沿途納文廟溪、北溪,於插江口注入東河,全長68公里,河牀平均比降0.7‰。插江河谷狹窄,上游呈“U”形河谷,河段均為荒溪,落差較大;下游石門至插江口屬靜水河段。正常流量0.6立方米/秒,洪水期最大洪峯流量4000立方米/秒。 [5] 
深溝河,又名大坑河、橋河,源出白驛鄉太陽山,流經萬泉、譙壩、中和等村,沿途納方山解家溝水、二郎山韓家溝水、狐狸山鋪山埡水,於幹家橋流入閬中市方山鄉境。又西行流入蒼溪縣中土鄉,繞過青龍寺後名橋河,流經金壁鄉邊境納蘆溪水,於朱家浩注入東河。全長20.3公里,蒼溪縣境河段長10.9公里,流域面積50.2平方公里,落差81米,集水面積較大。 [5] 
鹽店河,源出縣東北高坡鄉境,流經肖家河,經兩河口納邊家溝水,於東溪鎮注入東河。全長8.9公里,河牀平均比降42‰,落差180米。 [5] 
紅花溪,源出南陽鄉秀峯村冬青山,流經四蠻寨、三江廟納李家溝水、范家溝水,於張王鄉境注入東河,全長7.7公里。 [5] 
九盤溪,溪水盤旋,勢如九折故名。源出六槐鄉鳳凰山,流經店子、元壩鄉納鮮家溝水,於馬家浩注入東河。全長9.5公里,集水面積32.5平方公里。 [5] 

東河治理開發

東河水庫工程

樂園水庫,又名桃園水庫。位於小新鄉、雍河鄉和旺蒼縣解放鄉交界處。可控集雨面積13.3平方公里。1976年四川省水電廳批准修建,設計石拱壩一座。壩高54米,總庫容1462萬立方米。乾渠長44千米,灌面4.09萬畝。國家審批投資869.7萬元,投勞826萬工日;用土方30.55萬立方米,石方112.91萬立方米。1977年1月動工修建。1979年四川省水電廳通知緩建,停止施工。當時已掘進隧洞947.6米,建管理房860平方米,備石料1.51萬立方米,完成土方1.17萬立方米、石方3.44萬立方米。其後只留一人看守工地。庫區所徵土地,由三川區公所與所在鄉簽訂耕種協議,恢復耕種。 [9] 

東河水電工程

1965年,東河公司在長灘壩新建1.2萬千瓦火力發電廠,旺蒼遂以東河公司供電為主,縣發電廠改為供電所。同年春,綿陽專區水電局提供技術,由縣水電局在木門小河口建連拱壩1座,安裝40型水輪泵1台,帶20千瓦發電機組1台,供東凡區場鎮機關照明用電。 [10] 
1966年10月,由國社合辦竟成水電站,總投資113萬元(其中國家投資57萬元),裝水輪發電機3組,容量1×250+2×200千瓦,至1973年元月建成投產,再於1977年進行技改,變手動調速為電動調速,有10千伏輸電線路55公里,低壓配電線路65公里,配電變壓器24台、1370千伏安,年發電量300萬千瓦時,年供電量80萬千瓦時,後聯入國家電網。 [10] 
1968年4月,國華公社小河大隊首建一座小流量、高水頭、衝鬥式水輪機小水電站。迄至1971年,全縣建成小水電站75個,裝機容量933千瓦。 [10] 
1984年11月23日,縣屬國營東河電站在立溪巖破土動工。設計水頭11米,引用流量3×12.5立方米/秒,裝機容量3000千瓦。預計3年竣工投產。 [10] 
石門電站,1975年經南充地區水電局批准,在插江石板灘建石門電站。由縣革委調集民工745人,修築9.6米高重力壩1座。集雨面積887平方公里,庫容42萬立方米。安裝ZD661-LH-120型水輪機,配TSL173/29-20型發電機,容量2×320千瓦。總投資160.21萬元。1979年7月建成投產後,併入地方電網運行。到1990年底,累計發電2158.67萬千瓦時,收入83.24萬元,盈利19萬元。 [11] 
硬頭河電站,1976年4月兩河公社調集民工260人修建硬頭河電站。投資24萬元,投勞8.1萬工日。修建引水渠2.8千米。可控集雨面積52平方公里。安裝CD26-WJ-65/1×7.5型水輪機,配TSW146-10P型發電機,容量200千瓦。1978年10月建成投產後,併入地方電網運行。年發電量48萬千瓦時。 [11] 
響灘子電站,1978年小新公社由國家補助15萬元,銀行貸款12.2萬元,於吊松巖修建響灘子電站,築2米高石壩1座,可控集雨面積70平方公里,修建引水渠2.27千米,引磨灘河水,集中落差120米。安裝CD-WJ-65/1×7.5型水輪機,直連200千瓦發電機1台。年發電量49萬千瓦時。1984年冬枯時,商購廣元工農水庫餘水發電,收入2.45萬元。 [11] 
橋河電站,1987年兩河鄉、兩河電站及縣水電局分別集資21.16萬元、14.14萬元、4.22萬元在插江橋河聯辦橋河引水式電站。集雨面積76平方公里,引水渠長1.38千米,集中落差26.5米。第一台機組選用HL/260-WG-25型水輪機,配SFW-S-49.3/30-6型75千瓦發電機,10月投產;第二台機組選用HL/260-WG-42水輪機,配SFW-W-74/29-6型200千瓦發電機,11月23日投產,與地方電網並聯運行 [11] 
卧龍台電站,位於陝西省寧強縣高寨子鄉戚家埡的西流河上,引用流量4.5立方米/秒,水頭252米,1989年建成,裝機容量2X8000千瓦。 [2] 

東河電航工程

羅家灘電航工程 羅家灘電航工程
羅家灘修建電航工程,在閬中博樹鄉、清泉鄉交界的東河,1984年7月完成初步設計,1985年11月25日,省計經委批准將羅家灘電航工程列入1985年省地電力基建計劃。當年,縣人民政府成立羅家灘電航工程指揮部,進行電通、水通、路通和平整地等前期準備工作,1986年3月30日正式動工。工程設計規模及主要建築有:重力溢流壩,最大壩高13.29米,壩頂長205米;衝沙閘2孔,孔口徑寬6米,高4米;船閘閘室長60米,寬10米,滿載吃水深度1.5米:有主廠房、副廠房、變電站、管理房。設計水頭7.67米,最大水頭8.79米,最小水頭6.88米,引用流量85.2立方米/秒(2×42.6),裝機2台(2×2500千瓦),總容量5000千瓦,年均發電量2290萬度。1986年動工,1990年投入運行發電,年均發電量1400萬千瓦時,總裝機量2×2500千瓦,主要以發電和航運為主。 [12] 

東河引水工程

二郎壩引嘉入漢工程,為天生橋蓄引發電工程梯級開發的第一期項目,系跨流域引水,即把嘉陵江流域西流河的水,通過渠道、隧洞等工程設施引入漢江流域的玉帶河中來,用以發電兼灌溉。位於水田坪鄉東河峽谷天生橋段,天生橋以上流域面積40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9.1秒立方米,平均徑流量為2.87億立方米。工程1975年12月開工,1989年國慶節前夕完成卧龍台電站引水到發電的全部工程,是年底正式發電。共開渠8350米,淨寬3米,高2.2米,全斷面片石砌護,明涵拱蓋,包括墊方3處,長290米;隧洞5處,共長4530米。其中,最長的跨流域白家埡隧洞長2047米。蓄水5000立方米的前池1座,壓力管直徑1.2米,長641米,567平方米廠房1座,安裝4000千瓦水輪發電機組2台。程第一期設計引用流量為4.5秒立方米,裝機8000千瓦,年平均發電量5000萬度。電站尾水注入玉帶河,不僅提高關峽電站發電水量,且增大下游漢惠渠水源,擴大其渠灌溉面積。 [13] 
東河閬中段兩岸建固定電力提灌站11處、22台,總裝機1133千瓦,可灌田0.49萬畝。1985年在羅家灘建5000千瓦的電、航工程一處。1949年後,該河段航道歷經整治,在24個險灘上築順水堤20處,丁壩2處,堵壩3處,護岸2處。到1981年洪災前,航槽水深由0.3米加深到0.5米,常年通航8噸木船,洪期還可通行小拖輪。1981年7月洪災後,航槽淤積嚴重,枯水季節只能航行3噸木船。 [2] 
參考資料
  • 1.    四川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纂.四川省志•地理志(上下冊):成都地圖出版社,1996:154
  • 2.    閬中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閬中縣誌(第一輪):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107-108
  • 3.    旺蒼自然環境篇  .旺蒼在線[引用日期2015-06-07]
  • 4.    旺蒼縣誌編纂委員會.旺蒼縣誌(第一輪):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102-104
  • 5.    蒼溪縣誌編纂委員會.蒼溪縣誌(第一輪):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118-120
  • 6.    第一節 地表水  .寧強縣誌[引用日期2021-01-11]
  • 7.    第一節 河流  .南鄭縣誌[引用日期2021-01-11]
  • 8.    《南江縣誌》編委會.南江縣誌(第一輪):成都出版社,1992:99
  • 9.    蒼溪縣誌編纂委員會.蒼溪縣誌(第一輪).: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441
  • 10.    旺蒼縣誌編纂委員會.旺蒼縣誌(第一輪).: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225-226
  • 11.    蒼溪縣誌編纂委員會.蒼溪縣誌(第一輪).: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444-445
  • 12.    閬中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閬中縣誌(第一輪).: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441
  • 13.    第三節 二郎壩引嘉入漢工程及卧龍台電站  .寧強縣誌[引用日期2021-01-11]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