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方黑山羊

鎖定
東方黑山羊,海南省東方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1] 
海南黑山羊飼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具有遺傳穩定、適應性強、耐粗飼、抗逆性強、合羣性強等特點。據《海南之最》等書籍稱,東山羊(屬黑山羊)飼養繁殖始於明代,飲崖間泉水,息於巖峒中。據傳早在宋代,海南東山羊就列為皇室貢品,民國時代,南京政府也將其列入“總統府”膳單。東方黑山羊毛多呈黑色,少數為麻色及褐色,體格結實健壯;肌纖維細,肉質細嫩,肥而不膩,羶味極小。 [1] 
2022年2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批准對“東方黑山羊”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2] 
中文名
東方黑山羊
品質特點
多呈黑色,少數為麻色及褐色,體格結實健壯;肌纖維細,肉質細嫩,肥而不膩,羶味極小
產地名稱
海南省東方市
地理標誌
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批准文號
國家農業農村部2022年第532號公告
批准時間
2022年2月25日

東方黑山羊產品特點

  • 外在感官特徵
東方黑山羊毛多呈黑色,少數為麻色及褐色,體格結實健壯;肌纖維細,肉質細嫩,肥而不膩,羶味極小。 [1] 
  • 內在品質指標
東方黑山羊水分≤78.0%,蛋白質≥16.0%,脂肪≤5.0%。 [1] 

東方黑山羊產地環境

東方黑山羊地形地貌

東方市地處海南省西南部的北部灣畔,地勢東高西低,由東南向西北傾斜,東南部為山地和丘陵,西北部為平原和台地。黑山羊本具好動性,喜登高,善遊走,攀爬能力強。產地區域內多山、坡陡,地形地貌使得東方黑山羊長期在山高坡陡的山地地形中活動。 [1] 

東方黑山羊氣候情況

東方市屬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旱濕兩季分明,日照充足,年平均氣温24°C至25°C,日均日照時數最多達9.5小時,全年日照2056小時以上,季風特性明顯,光熱資源豐富,利於境內豐富的牧草資源的生長。東方市年均降雨量1150毫米,全年蒸發量達2596.8毫米。 [1] 

東方黑山羊土壤特徵

東方市土壤pH值為5至7,土壤類型多樣,土深厚肥沃,適宜各類作物生長,為黑山羊的飼餵提供了基礎。 [1] 

東方黑山羊水文特點

東方市主要河流有昌化江、南開河、感恩河和東方河等10餘條,農田灌溉水水源充足,水質優良,能夠滿足生產灌溉需求,水資源為東方黑山羊提供了飼養環境。 [1] 

東方黑山羊歷史淵源

東方黑山羊
東方黑山羊(4張)
海南黑山羊飼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在海南特定的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條件下,經勞動人民長期選育而成。據《海南之最》等書籍稱,東山羊(屬黑山羊)飼養繁殖始於明代,飲崖間泉水,息於巖峒中。據傳早在宋代,海南東山羊就列為皇室貢品,民國時代,南京政府也將其列入“總統府”膳單。 [1] 
1999年,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開展種草舍飼海南黑山羊工作,東方黑山羊使用品種即為海南黑山羊。 [5] 
2018年9月,國家知識產權局核准了東方市畜牧獸醫科學研究所對於“東方黑山羊”的地理標誌認證。 [4] 

東方黑山羊生產情況

2018年,東方黑山羊出欄3.02萬隻,佔全省出欄量3.57%;東方黑山羊年末存欄4.11萬隻,佔海南省存欄量5.97%。 [4] 
2020年,東方黑山羊存欄量21783只,年出欄量73000只,羊肉年產量2920噸。 [3] 

東方黑山羊產品榮譽

2022年2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批准對“東方黑山羊”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2] 

東方黑山羊地理標誌

東方黑山羊地域保護範圍

“東方黑山羊”農產品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為海南省東方市,轄八所鎮東河鎮大田鎮感城鎮板橋鎮三家鎮四更鎮新龍鎮天安鄉江邊鄉、華僑經濟區,共計10個鄉鎮191個村、1個華僑經濟區。地理座標為:東經108°36′46″-109°07′19″,北緯18°43′08″-19°18′43″。 [1] 

東方黑山羊質量技術要求

  • 質量控制技術規範
質量控制技術規範編號:AGI2022-01-3497。 [2] 
  • 特定生產方式
產地選擇與特殊內容規定
選擇標準化牧場,牧場建設地點、標準:①符合防疫衞生要求、環保要求,②符合牧場建設標準,③採光充足,④通風、排水良好、糞污資源化處理利用。 [1] 
品種選擇與特定要求
選擇體格大,健康無病,生產性能高,種用價值大,系譜清晰,親本生長繁育指標良好,具有明顯東方黑山羊體型特徵的山羊,品種為:2006年列入農業部畜禽遺傳資源的海南黑山羊。 [1] 
生產過程管理
(1)種羊選擇:種羊引進後在隔離場觀察飼養45天,檢疫合格後轉入生產羣,配種的同羣公母羊不能有近親關係,種羊適宜初配年齡為:公羊10月齡,母羊11-12月齡,雙胎,採取自然交配。利用年限公羊4至6年,母羊7至8年。
(2)飼料管理:放牧飼料以補飼青貯料和精飼料為主,適當補飼牧草、秸稈類農副產品,放養時吃百草。
(3)飼養管理:採取放養與圈養相結合的方式。
放牧管理:根據放牧地區植被和地理條件合理分羣,農區一般每羣30止以內,牧區和丘陵山地一般60只以內,配種公羊和母羊比未1:30。以晚出晚歸未原則,早上太陽出來露水散去出牧,雨天不放牧。
圈養管理:上午下午各飼餵一次,中間或晚上補飼精料一次。用水盆、水槽和自動飲水器讓山羊自由飲水。
種公羊管理:每羣5至6只,配種期公羊單獨飼養,每隻公羊喂飼草5至6千克,精料250至400克。配種期公羊增加精料量,並添加優質牧草和胡蘿蔔等飼料,精料增減要逐漸變化。要加強運動,每天5小時以上,每配種4天休息1天。
種母羊管理:配種期母羊包括剛斷奶的母羊和初配母羊每羣20至25只,每隻日喂飼草3至4千克,精料150克。母羊採取自然交配。配種後17至24天觀察母羊是否再次發情,對再次發情母羊應補配。配種期的管理重點是加強抓膘,使母羊發情整齊,受胎率高。
妊娠期母羊管理:每羣20至25只,每隻日喂飼草3至4千克,妊娠前期2個月日喂精料150克,後期3個月喂精料200克。喂料定時定量,避免山羊受驚應激發生流產。哺乳母羊管理:每羣10至15只,每隻日餵養3-4千克,母羊產後3天內,少喂精料,每天飼咋喂100克,1周後逐漸過度到日喂精料200至300克。產前或產後母羊注意防止便秘。
育成羊管理:4至5月齡的育成羊每羣20至25只,6至8月齡的育成羊、肉羊和後備母羊每羣20至25只,後備公羊每羣10至15只,根據體格和健康情況隨時調羣。 [1] 
疾病防治
①每月定期消毒一次,在羊場和羊舍入口設消毒池並定期更換消毒液。人員進入生產區需更換工作服,並消毒後入場。每月一次對羊、羊舍噴霧消毒。對產後5天母羊、2月齡羔羊各驅蟲一次,種公羊和育成羊春秋季各驅蟲一次。根據要求定期進行免疫接種。
②發生疫病或疑似疫病時,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和GB16548有關規定及時處理,對可疑病羊應隔離觀察、確診,對有使用價值的病羊隔離飼養,治癒後歸羣管理。對羊場糞便等污染物進行無害化處理,應符合GB18596的規定。 [1] 
活羊運輸與屠宰加工
運輸:商品羊運輸前,經動物防疫監督機構根據GB16549及國家有關規定進行檢疫,合格方可運輸,運輸車輛在運輸前後應消毒。屠宰加工:生長到8月齡以上即可屠宰,屠宰平均體重20千克以上。屠宰時做到完全放血,整體修割整齊,沖洗乾淨,無病變組織,無傷斑,無浮毛,無糞污,無凝血塊等。 [1] 
生產記錄要求
所有養殖户或養殖場都要建立養殖檔案,要求有生產記錄,繁殖記錄、月動態表、飼料、飼料添加劑和獸藥使用記錄,消毒記錄,免疫記錄,診療記錄,防疫監測記錄,病死無害化處理記錄,產品銷售記錄等。檔案記錄保存2年以上。 [1] 

東方黑山羊專用標識使用

地域範圍內的東方黑山羊生產經營者,若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地理標誌,必須向登記證書持有人提出申請,統一採用產品名稱和農產品地理標誌公共標識相結合的標識標註方法(東方黑山羊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組合標註形式)。並承諾規範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
(1)符合下列條件單位和個人,可以向登記證書持有人申請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①生產經營的農產品產自登記確定的地域範圍;②已取得登記農產品相關的生產經營資質;③能夠嚴格按照規定的質量技術規範組織開展生產經營活動;④具有地理標誌農產品市場開發經營能力。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應當按照生產經營年度與登記證書持有人簽訂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協議,在協議中載明使用數量、範圍及相關的責任義務。
(2)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人享有以下權利:①可以在產品及其包裝上統一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東方黑山羊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組合標註);②可以使用登記的農產品地理標誌,進行宣傳和參加展覽、展示及展銷。
(3)農產品標誌使用人應當履行以下義務:①自覺接受登記證書持有人的監督檢查;②保證地理標誌農產品的品質和信譽;③正確規範地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
(4)地理標誌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應當建立質量控制追溯體系。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證書持有人和標誌使用人,對地理標誌農產品的質量和信譽負責。
(5)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偽造、冒用農產品地理標誌和登記證書。
(6)鼓勵單位和個人對農產品地理標誌進行社會監督。 [1] 
參考資料